APP下载

关于"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研究与实践

2014-03-22吴丽芸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贴关心行为习惯

吴丽芸

一、研究背景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而当今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蜜罐里,接受的完全是父母、长辈、亲朋好友的爱,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挫折,只知接受,不懂回报。如家长每年都会给孩子过生日,但却很少有为父母过生日的。这些在爱河中泡大的孩子们,缺少了一份对同伴的关心,对长辈的关爱,对父母的理解与尊重。加之改革开放下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宣传媒体的渗透,也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贪图享受,盲目追求,极端自私,使学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善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良好品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即:使学生不仅接受父母的爱,更懂得回报爱,在活动与实践中感受"真爱。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思路是通過大量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父母,尊重父母,体贴父母,把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生人格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探讨。我们要紧紧抓住起始年级的有利条件,形成培养学生关心、尊重、体贴父母良好行为习惯的阶梯式教育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3班。

我们准备用三年时间来完成这个课题的研究实践,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

三、研究的原则

1. 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原则。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陶行之老先生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我们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既是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又是教师们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应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成长。同时对家长也要教育,完善家长的自身素质,促使家庭中形成民主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

2. 参与性原则。

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学生参与性原则,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达成共识,自觉执行,形成习惯。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按照学生的认识,运用学生自定的计划,逐步实施研究实践的完成。

3. 一致性原则。

教师、学生、家长对研究实践的目的、意义以及目标要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要保持行动的一致性,特别是赢得家长的支持,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关心、尊重、体贴"的含义,并付诸于行动。

1. 通过有关的图片、故事给孩子们直观的感性认识。

2. 设置情景对孩子进行关心、尊重父母的教育。

3. 组织小型的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孩子对"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理解、认识。

4. 与家庭配合共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尊重、体贴"。

5. 明确“关心、尊重、体贴”的含义,突出教育重点:关心、尊重、体贴。

6.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家长的引导,制定出一日生活"关心、尊重、体贴"的习惯条例。

7. 开展"关心、尊重、体贴"的系列教育活动。

8. 开展教师研究、实践的培训活动。

9. 进行家、校结合的研究和探讨。

要达到的目标:懂得"真爱"的意义,分阶段培养学生"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

四、 研究方法

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

辅助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对一些数据的分析,为研究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利用一些图片、故事、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不同的学生对“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三、采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教育。即:实践中注意发现典型人物,及时跟踪访谈,树立典型,并进行个案研究。

第四、设置不同层次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参与,从中观察学生的不同表现,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五、以此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或讲故事活动,以树立学习的榜样,更加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

第六、组织实践活动,考察学生对这一良好习惯的运用。同时纠正学生此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

第七、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以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以至取得预想的研究实践效果。

五、研究价值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形成健全人格,而健全人格必须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因此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就是要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低年级的阶梯式养成教育模式,从而使养成教育更具科学性,操作性更强;使学校德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少年儿童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健康人格,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学会做人。

六、实施方案

1.要有科学性,教师要研究教学方法并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2.要有计划性,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

3.要有指导性,教给孩子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行为表现方法。

4.要有示范性,(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给孩子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5.要有长期性,在给孩子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场所的同时反复巩固。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我们将通过实践法、示范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已达到研究实践的目的。准备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初期: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的“关心、尊重、体贴父母”内涵是什么,然后由学生讨论"关心、尊重、体贴父母"包括哪些方面,最后归纳总结出具体“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行为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关心、尊重、体贴父母"的表现行为目标。

中期:在实践中制定出相关的行为规范制度、评比制度、激励制度等,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不断摸索研究实践的经验,调整研究实践的计划,确保研究实践的顺利进行。

后期:总结教师研究实践中的个案积累,实践随笔的交流整理,学生行为榜样的评选,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实践作准备。

七、预测研究成果

编写"学会关心、尊重、体贴父母"课题研究实践报告。

猜你喜欢

体贴关心行为习惯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关心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午睡与关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