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段式”训练 在“有声”课堂里养成语感
2014-03-22邢春燕
邢春燕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已被弱化。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当重视朗读教学,应积极开展重音设计和训练、停顿设计和训练、语速设计和训练、语调设计和训练,通过三段式朗读训练,在“有声”课堂里养成语感。
关键词: 三段式;朗读训练;中职语文教学
走进中职课堂,已很难听到“朗朗书声”;离开朗读,就很难谈得上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制约了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形成。朗读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文句、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已心,如出于已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语感就逐渐积淀养成。
日本就非常重视朗读教学,日本语文教学专家西尾实就倡导“三读法”,在日本语教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前苏联的语文教师也十分重视表情朗读,认为这是发展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的修养手段。
日本东北大学川曷隆太教授研究发现: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口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因此正确地认识朗读教学,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非常必要。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实践了三段式朗读教学模式,收效很好。
第一阶段:朗读词语 注重发音和节奏
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是由不正确的词语朗读合成的,进行字词朗读训练,是扫除朗读障碍的基本方法。
1.开展词语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读好中重格式,读好轻声音节、读准四声调值,要读得响亮、清晰,有节奏,有美感,换气恰当,轻松自然。如“美丽、开放、认真”等词语的朗读,就要按照中重格式朗读,“狐狸、爸爸、回来”等词语的朗读就要读好轻声。
2.开展词组朗读训练。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的、地、得”词组和叠词的轻声和弱化音节,如“灿烂的阳光、说得好、高高兴兴地”等词语,要求读得响亮、清晰、有节奏,不吃字,不漏字,不急躁,不拖音。教学中还要准确把握好变调,教师要认真作好示范朗读,并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发音不准确现象,使学生的朗读语音准确,语气语调自然流畅,打好普通话朗读的基本功。
第二阶段:朗读课文 注重展现情景
准确地将文字材料的思想感情、形象意境表达出来,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在这个创造过程中,除了分析、理解作品外,还要把握思路、体会情感、展现情景。因此,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开展不同形式的训练。
1.开展重音设计和训练。如指导学生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2.开展停顿设计和训练。如指导学生读出下面语句中的
停顿: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3.开展语速设计和训练。(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4.开展语调设计和训练。如指导学生读出下列语句的语调: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朗读训练时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一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如此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和指导,学生易于接受。
第三阶段:文体朗读 注重区分风格
朗读训练可以根据记叙性、议论性、抒情性和说明性等不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不同的朗读风格。
记叙性文章的朗读时提醒学生注重渲染气氛,要做交代脉络,塑造人物。议论性文章朗读时提醒学生要连贯流畅,应注意声音明亮清晰,而且是毫不犹豫,表现坚决,应该使用明亮的音色,在发音时,要使自己的发音器官肌肉紧绷,这样声音就不至于显得拖泥带水。用重音语句表现议论,朗读时运用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等因素逐步推进到结论的出现,一步步带着听众走向结论。 抒情性文章朗读时提醒学生做到娓娓动听,要用中等的速度,柔和的音色,一般用拉长而不用加重的方法来处理强调重音。说明性文章朗读时提醒学生在声音的高低、快慢和节奏、频率等方面做到无太大变化,只用轻度对比来冲淡“机械、呆板、平淡”的感觉,同时把握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关联词语,以增强其系统性和有机联系。
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奠定牢固的基石,消除语文教学中“内容多,节奏快,效果差”的状况,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它特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