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发展

2014-03-22毕硏笃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名师教学质量建设

毕硏笃

一个仅有710万人口、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弹丸小国,为何却是世界高科技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一群身无分文的难民,何以在6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50倍的经济增长奇迹,硬是把马克· 吐温笔下一片“满目凄凉”的土地,变成了全球最有活力的国度?这些是美国学者丹·塞诺和以色列学者索尔·辛格在新书《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中抛出的问题。

翻开世界地图,以色列处在一块不毛之地上,背靠地中海,土地贫瘠,没有石油,连水都匮乏,生存可能随时有问题。面对险恶的自然生存环境,以色列人自强不息,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领域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积聚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实力。从以色列的存续和发展之道来看: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建设如此,对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对薄弱学校的应对策略,我们至少可做如下的工作:

一、标准建设是发展基础。

进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标准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均衡化问题,从而顺利推行就近入学政策。这一点许多年前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所证实。例如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末采取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标准化和均衡化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如我国目前因薄弱学校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系例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是提高薄弱学校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学校建设标准的法律规定,使每所农村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提高质量是立校之本。

当前,社会衡量一个学校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最终都体现在教学质量这一标尺上。薄弱学校一定要尽快跳出这样的恶性循环圈:教学质量差→学生厌学、流失、教师不安心、社会评价差→教学质量更差。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薄弱农村学校的当务之急,立校之本。

素质教育更深层次的要求就是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只有把‘视质量为生命的承诺落实在行动中,把教学质量的压力传递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员工,并把它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教育教学的创造力,将教学质量与学校生存和发展、个人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努力使质量意识逐步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以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良好的声誉,并不断地追求卓越,学校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我经常用 “狮子要不停地奔跑才能捕捉到羚羊,羚羊要不断地奔跑才能不被捕获”等寓言警示学校及教师的生存状态。使得“忧患中生存,危机中发展”成为学校及教师们的生存观;“同心同行,共创双赢”成了学校的发展观;“学校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大家的追求;“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成了师生们的尊严;“认真只能做对,用心才能做好”成了统一的工作信条。

三、名师辐射是“蝴蝶效应”。

“设备好,不如教师好,大楼多,不如名师多”。莱芜市莱城区启动“校际联盟”的举措,打破一个学校教师的身份,按照市區确定教师的身份,让教师在一定的区域内流动起来。 “名师迁移”的办法,把部分“名师”调到新建的学校或薄弱学校去任教,用“名师”之实引领调入学校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又用“名师”之名引领一部分生源合理转移,从而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教学指导,极大地调动了薄弱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现在,交换名师工作为学校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老师教风发生变化。名师成为了“道德模范”,以他们作为考核、评价本校教师的标准,使得教风大大提高。二是老师心态发生变化。名师大气的“风范”、开阔的境界,对学校没有要求,对待遇从不计较,是为人师表的榜样。三是老师教学能力发生变化。通过名师的引领作用,使得本校老师懂得以什么方式教学生,如何对待学生,提升了本校教学管理水平。四是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名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距离感,这种融洽的关系传播开来,使学生以接纳、欣赏的态度喜爱本校的老师。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

四、文化特色是强校之道

“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所学校要留住优秀的教师、留住片内的生源,除了有良好的教学质量,还必须创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学校的真正魅力在于它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它别具一格的精神氛围和执着的办学追求。例如我校依托崇德·尚雅的文化建设思路,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入手,四位一体,营造“雅境”、培养“雅师”、 浸润“ 雅生”,引领雅言,规范雅行,推行雅制,鼓励雅作,培养雅趣,努力使校园生活成为了师生的“尚雅之旅”。学校建立了强大的学校文化,使每一个师生员工无时无刻都置身于这种强大文化取向的氛围中,积淀在每个当事人的心灵深处,流贯于每个人的周身血液,外显于做人方式及思想中,并悟化成习惯,规范人的精神取向,保持持久的感受、深刻的影响,学校焕发出了持久的发展动力。

事物发展是不平衡的,薄弱学校与先进学校的差距是明摆着的,然而在很多方面却需要与先进学校进行“公平”的竞争。党和政府正在通过各项措施,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的管理者不能够坐等靠要,而应该积极寻求一条符合本校发展的道路,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在不断缩小与先进学校差距的同时,圆满完成当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这一渐进的过程中,薄弱学校才有可能实现质的跨越。

猜你喜欢

名师教学质量建设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寒露
浅议"名师"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名师读意林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