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空白” 灵动课堂
2014-03-22林芳
林芳
摘要:课堂上,教师巧妙运用文本中的“空白”,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教材的空白美,体味生成的空白美,则能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走进文本、从而与文本、与作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让课堂灵动起来。
关键词:空白;教材;生成
一、挖掘教材的空白美
1.体味语言的空白美
人物的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同时也体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中常出现人物的语言不完整的情况:有的因某种原因欲言又止、有的是因为被打断、有的是因为生命垂危时无法说下去……由此造成语言的空白。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李大钊的言语突出表现他处事沉着,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法庭上见面时,“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教学时,我借这一“空白”创设情境:如果李大钊这时要对“我们”说些话,那么他会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得有情有理。
2、领悟心理的空白美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于行为节奏,感情抒发,详略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作者不可能连篇累牍地写出人物心理活动。因此文中形成了“部分心理空白”,这种“空白”只是作者在文章创作写法上的一种安排,抓住人物描写的心理空白点进行训练就能丰满人物形象。
3、凸显插图的空白美
小学语文中的有些插图,粗看似乎与课文内容没有联系,但如果我们深究课文就不难发现,这些插图具实是编者精心设置的故意为读者留下了插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空白。如教学《荷花》时,我出示文中的文字:“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展开想象:蜻蜒飞行时有哪些快乐?小鱼昨夜又做了一个怎样的好梦?在大胆的想象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他们的发言精彩纷呈:
生l:蜻蜒告诉我它在飞行中遇到了许久不见的好朋友。
生2:蜻蜓还告诉我它飞行的本领更强了。
生3:蜻蜓告诉我它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
同时我又让学生由图想开去:假如“你”就是一朵荷花,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到身边告诉你什么?有的说:“小青蛙凑到我的耳边呱呱呱地叫着,告诉我捉虫时的快乐”,有的说:“小鸟从我的身边飞过,叽叽喳喳地叫着,告诉我夏天里的收获。”接着引导孩子们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么多的小动物又会怎样赞美眼前的荷花呢?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瞧,那洁白无暇的荷花仙子多像下凡的仙女呀!”“看,花骨朵上晶莹闪耀的露珠,不正像仙子颈上的珍珠项链吗?”许多学生不仅用上了课文中的描写荷花、荷叶的句子还自创了不少优美的描写荷花的句子呢!孩子们在观察中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互相启发、相互激励从而达到了“是处无画便是画、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教学境界。
4、生发结尾的空白美
好的文章就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为了达到言虽尽意未止的效果,许多文章结尾处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时,教师提出激发学生想象的问题:假如你是作者,你未写出的话会是什么呢?
二、捕捉生成的空白美
1、美化板书的空白美
板书是微型教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很多老师十分重视板书设计、追求板书的醒目、精练完整,但很少老师在板书中设计“空白”,让学生去填补。其实在教学中如有意识设计板書“空白”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时,我先以“?”的形式出现,如何解决这个问号,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请学生上黑板上来美化我的板书——填补两个动词(破坏、保护)这样不仅使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还受到美的熏陶,进入美妙的艺术境界。
2、巧抓疑问的空白美
第斯多惠曾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在课堂上捕捉生成中的“动态空白”的艺术,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理。如我在教学《春雨的色彩》的过程中,有一只小手突然举起来,打断我的教学——“老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全班学生顿时沉寂了,同学们渴求的眼睛齐唰唰地投向了我——他们在等待我给予正确的答案。“同学们,春雨其实是……”我正准备告诉他们,但欲言又止了。此时为何不听听孩子们的意思呢?“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你们自己想想看!”我把这个“空白”留给了他们,学生们用不解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不过教室里马上又沸腾起来了,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老师,我知道。
——老师,我来告诉他。
生:“春雨是红色的,因为春雨落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生:“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春雨淋在柳枝上,柳枝就绿了。”
生:“春雨是黄色的,因为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生:“春雨是无色的,因为我们每次看到的春雨就是透明无色的。”……
多么富有独到见解和想象力的对话啊!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在这个小小的“空白”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探索,这不正是我们新课标理念落实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
在阅读时,努力挖掘作品的空白之美,让孩子们充分领悟作者的良苦用心;在课堂中充分地捕捉生成中的空白点,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无声之境,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灵性、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