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现实困境

2014-03-22梁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梁欢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着重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实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获得较多物质财富、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内在精神生活越来越缺乏,生活在一个信仰意识淡薄,甚至是无信仰的时代。因此,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实条件又给这项工作造成了一定困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经济下的物质“绿洲”和精神“荒漠”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发展历程的伟大创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和物质财富,精神追求逐渐淡化、弱化了。对物质生活的关注本是自然而然的,可是,如果只注重物质生活,把追求物质财富当作唯一动力和目标,“在暂时创造物质绿洲的同时,也必然会伴随出现精神的荒漠”。

市场经济造成的这种局面,不断冲击着现代人的信仰追求:一是利益意识的强化导致精神追求的功利化。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利益意识,金钱至上论也随之流行开来,与物质利益无任何联系的信仰便被抹煞了。这种只重视利益而忽视信仰追求的社会现实,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是不利的。二是利益目的个体化导致信仰追求歧异化。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导致利益追求的个体化,个体化的追求难以产生共同的社会追求。缺乏共同的社会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共同信仰就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同。三是经济理性导致个人利己主义。经济理性倡导以自我为中心,极容易忽视社会、国家利益,导致个人利己主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成社会大众的个人信仰,就需要打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藩篱,使之得到沟通。而经济理性的泛化,导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断层成为事实的存在,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进步伐将受到阻碍。

二、党内腐败现象下的政治热情消褪

腐败是与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背道而驰的行径,它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也不可避免影响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信。因为在信仰马克思主义与信任共产党之间,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

党内腐败,大大挫伤了人们的政治热情,导致个人与国家疏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腐败是以牺牲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政治热情。一旦人们的政治热情消褪,个人与国家也将慢慢疏远,最终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信仰。

党内腐败,弱化了党的精神感召力,进而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主要是通过党的精神感召力实现的。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地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可增强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但腐败造就的巨大反差,将引发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质疑。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也将逐渐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

三、多元文化下险象环生

文化的传播,使得各种文化形态不可阻挡地涌入我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互碰撞,人们的思想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不再困囿于自己狭小的空间。但是在对外界缺乏过多了解的情况下,外来文化的一瞬间涌入,容易使人们觉得困惑、彷徨,就如我们第一次来到超级市场,会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及独立的个人意志还未完全形成,面对日益复杂的外界环境,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走向错误的边缘。

大众文化传播的无主体性导致价值意识模糊。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总是将各式各样的信息一并投向人们,其中不乏有一些无用的。这种忽视受众主体性和价值需要的传播方式,极易导致受众价值判断力的弱化,对大量的信息只是止于感觉到,既不反思也不批判,长此以往价值意识也就越模糊。大学生正是信息洪水的主要受众,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在浩瀚的信息世界里其信仰世界的建构将会面临巨大困难。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充实自己,也可不受时空限制,通过诸如微信、微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存在诸多隐患,网络的开放性为西方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有利契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肆鼓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标榜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从而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动摇。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网络的虚拟性掘起了自由的空间,但却极易埋葬道德和良心,引发社会问题。

四、高校信仰教育环节的薄弱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却未深入人心,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普遍存在走“进”而不走“近”的状况,这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一是高校信仰教育中教书与育人的断层。这导致教育者片面注重“教书”即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而对“育人”即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使命感、责任感出现了很大的弱化。二是片面强调理论灌输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缺乏说服力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在灌输这一方法下,大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其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解不够深刻,无法真正接受、内化并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导致片面追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率。这种教育倾向极易导致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虚无飘渺的、无用的,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来得实在。即使怀揣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无法解决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进而促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持否定态度。四是教育者自身政治素养不高,不能树立良好的榜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应该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注重师者的自身形象,而当前情况下一些教育者自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3]顾相伟.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文化建设略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铁的信仰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