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与出路:聚焦我国教师文化研究

2014-03-22李晓雯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理论文化研究

李晓雯

进入新世纪,“文化”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与此相关,教师文化作为教育革新的关键和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乃至学校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出教师文化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教师研究的基本思路。

教师文化研究问题对策思路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文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焦点。与此相关,教育是社会活动的重要领域,文化问题自然引起了教育学者的关注,由此产生了对教师文化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师文化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以系统梳理为基础,指出我国教师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我国教师研究的思路和策略。

一、目前我国教师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教师文化的研究,准确来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十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师文化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我国教师文化研究在教师文化的内涵、特点、类型和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步。目前,我国教师文化研究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但总地说来,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和系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化

教师文化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其专业发展乃至学校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教师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说法。有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等等。另有学者把教师文化看作是一种组织文化或群体文化,它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与表现,还有学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理解教师文化。

2.田野研究、实证研究较少

方法在文化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的实证研究虽然有些,但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和价值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归纳分析尤其是文化研究特别重要的“田野研究”较少。如关于教师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基本是在意义探讨和建设途径的理论思辨上,缺少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证研究。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很可能与多数研究者没有实际开展教师文化建设的决策权和实施权,而有决策、实施权的人对建设什么样的教师文化和如何建设教师文化又心中无数有关。由此看来,需要加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建设者的结合,这样才能使理想的教师文化建设早日成为现实。

3.微观层次的研究比较薄弱

目前,我国教师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或中观层次,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薄弱。其中,宏观和中观层次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文化现象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学校管理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课程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而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薄弱,至少在研究成果中比较少见——这种情况不容忽视。

4.研究的视野较为单一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教师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的研究质量尚待提高——不少文章重复别人的观点,很多文章大同小异。目前的研究视野或模式,首先,大多是从揭示教师文化内涵开始;其次,对教师文化分类;再次,揭示教师文化特征,再到教师文化建设。与此相关,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的广度也不够,人们对中小学及大学教师的文化研究较多,而对其他教育类型的教师文化研究,关注不多,力度更是明显不够。

二、改进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的对策思路

1.加强教师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

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教师文化的理论研究,是教师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重大的影响。教师文化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教师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作用于现实的课堂教学,并且关系到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从以往的研究来看,研究者从不同视角阐释“教师文化”的内涵,由于教师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使教师文化定义出现了过于宽泛的局面,甚至出现了相互重叠的现象。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对教师文化的重新审视成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如何拓宽教师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当前我们首先需要重视的。

2.重视实践取向教师文化的研究

教师文化的研究,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两种价值取向。以往我国教师文化研究,往往倾向于在书斋里进行思辨的理论探究,热衷于对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局限于提出一般性的“美好”建议。但是,对教师文化的实践研究却少有兴趣,缺乏对复杂但真实的教师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致使“制造”出来的研究成果颇多,但真正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却十分稀少。教师文化研究的实践取向,就是需要研究者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入教师活动的现场,倾听一线教师的的呐喊,在教师的职业文化生活中挖掘研究课题,多在操作策略层面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3.提高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教师文化无处不在。教师是教师文化研究和建设的主体,但如今教师文化研究的现状却主要以教师理论研究者为主,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教师文化研究和建设的主体中来,使微观层面的教师文化研究更具真实性和具体性。基于教师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可以从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方式等入手,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处事方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教师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教师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实现教师文化跨学科整合性研究

现代科学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教师文化研究,是一个关涉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复杂领域。与此相关,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因其重视通过方法论移植在渗透中推动科学发展而成为教师文化研究的必然诉求。我国教师文化研究若能借助跨学科整合性的研究,把教师文化问题纳入到一个多学科平台上进行,不仅能为我们理解教师文化现象提供基础性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而且能开阔教师文化研究的视野,克服单一研究视角带来的教师文化研究的缺陷和盲点,有助于教师文化研究的深化和理论体系的建构。

综上所述,我国教师文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呈现出积极探索的局面。由于来自社会、学校、研究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教师文化的研究与理想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理性审视将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葛金国,吴玲.教师文化通论[M].合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2]孟凡丽,李斌.我国教师文化的研究:盘点与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2007,(03).

[3]孟宪乐.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坚持理论创新
年味里的“虎文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