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洛阳建设成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2014-03-21刘永刚郭振华
刘永刚++郭振华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
十几年前,《洛阳市城镇体系规划》中首次将洛阳定位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区域副中心城市地位。
在外界看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区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建立起有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是区域副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作为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如何强化区域合作,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带动力和辐射力?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
“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包括四层含义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把洛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陈雪枫:这段时间,不少人一直比较关心洛阳市委、市政府会提出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对此,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洛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把洛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包括四层含义,即要把洛阳建设成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和开放创新城。
“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就是要让洛阳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稳居中原经济区第二位次,始终与郑州呼应发展,保持对其他城市的领先优势,区域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实现这个目标,洛阳有基础,有优势,也有机遇,其优势将会更加突出:洛阳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目前已形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洛阳是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600余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万名,科技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洛阳境内资源丰富,文化、山水、生态等资源优势处于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地位。
洛阳是工业大市,要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这样才能达到产业为基、产城互动。洛阳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通过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全面向信息工业化突进,全面发展绿色制造、互联网制造、智能制造、个性制造,以及石化、煤化结合延伸产业链,完善提升光伏产业链,发展分布式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升级有两大任务,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存量,新兴产业是增量,之所以强调要“提速增量、提质增效”,目的就是带动存量和增量升级。
《中国经济周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作为洛阳经济的基石,洛阳工业经济如何加快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陈雪枫:当前洛阳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稳增长仍然是洛阳的当务之急,洛阳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已经认准和即将决定的事情,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提速增量与提质增效的有机统一,加快打造洛阳经济升级版。
对洛阳而言,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尤其要依托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企业集群和高素质的企业家集群。这是因为,当今的经济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一旦形成集群,就可以更好地强化专业分工,集聚要素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基于此,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4431”重点产业行动计划,也就是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石化、煤化四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三大优势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石油化工主营业务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主要业务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两至三番;旅游业总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现代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三番,金融业当年融资新增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特色高效农业实现总产值300亿元,占农业的比重达85%以上。
国企改革是洛阳发展的关键一步
《中国经济周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洛阳在国企改革上有哪些思路?
陈雪枫:目前洛阳全市共有中央、省、市三级国有工业企业62户,累计上缴税金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不到规模以上工业的40%和30%。这充分说明国有企业为洛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企业体制机制不活导致的低速低效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已成为困扰洛阳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给洛阳破除体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企改革是洛阳发展的关键一步。
对洛阳国企改革,要把握五点指导思想,一是变管国企为管国资;二是变国有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投资公司,除特殊产业外不再经营某一个产业;三是国资投资的重点是公益事业和安全、国防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比如拖拉机、轴承等竞争行业;四是国企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是纯国资、国有独资等,主要的形式是混合所有制,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五是国资的红利归全体人民。
洛阳也将从各个方面努力,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先清除掉洛阳内部的国企改革发展障碍,以促进经济发展。
洛阳要真正“经得起打听、
经得起比较”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一个内陆城市,近年来,洛阳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变化?
陈雪枫: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城市,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时代所谓的“相对优势”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留下的印记挥之不去,洛阳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还习惯于故步自封,结果造成了洛阳的开放度不高、发展的新鲜动力不足。
对此,洛阳要发展就要有更强的开放意识,放开眼光看世界,看到外面的变化,看清自身的差距,更加虚心、更加主动,更快更多更好地利用先进的东西来弥补自身的短板。当前,尤其要大力实施开发带动战略,通过开放招商引项目、引资金、引装备、引技术、引人才、引管理、引机制、引理念,有效破解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
同时,洛阳还需要有更强的拼抢精神。有多好的项目,就要有多好的政策和服务,洛阳人要多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让洛阳的环境真正“经得起打听、经得起比较”。尤其是着力打造诚信洛阳,有诺必践、违诺必究,绝不能轻诺寡信、言而无信,影响洛阳经济社会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