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页岩气革命的中国脚步
2014-03-21毕夫
毕夫
从中国古老传说中的钻木取火,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出现;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煤炭的大量使用,到“一战”以后石油的井喷式开发,社会经济前行的车轮总在能源形态的更替与升级中获取源源不断的能量。特别是当被称作新近百年能源史上最伟大事件的页岩气惊现于世,并在过去十年中以全新的力量改写美国能源行业生态,进而将美国推到世界头号天然气生产大国的显赫位置时,作为页岩气储量老大的中国也看到了能源革命的诱人前景,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阵容和气势向页岩气挺进。
美国坐上了快车
如果说美国人埃德温·德雷克在1859年于宾西福尼亚州的泰斯维尔小镇打出了被美国自诩为“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而未被俄国、中国所接受的话,那么,得克萨斯人乔治·米切尔凭借水压裂技术的突破,在1980年代初实现页岩气的正式大规模开采却是国际上不得不公认的事实。而在此之前,美国人对页岩气勘探已经持续了近200年历史,只是让乔治·米切尔所没有想到的是,页岩气的商业价值到今天招来了全球性的关注目光,而且美国将页岩气勘探开发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所谓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页岩层中,以吸附或者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其化学成份以甲烷为主(占90%或者更多)。国际能源情报署(EIA)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技术上可采的页岩气达185万亿立方米。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页岩气不仅储量丰富,而且供气稳定,正是如此,页岩气被认为是最后一类走上开发舞台的油气资源,而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被称为“一百年来石油天然气工业最重大的事件”。
相比于亚洲和欧洲国家页岩气动辄藏于3000米之深的地下并且坐落于高山峡谷之中而言,美国页岩气多分布于广阔的平原地区,且蕴藏深度在2000米之内,其开采成本和作业难度要小得多。另外,美国有210条天然气管道,超过48万公里,覆盖每一个主要市场和页岩气区,从而大大减少了页岩气开发的前期投入,夯实了页岩气开发的市场基础。不仅如此,美国掌握了从气藏分析、数据收集和地层评价、钻井、压裂到完井和生产的系统集成技术,特别是含气量测试、水平井的钻井完井和水力压裂等开发页岩气的三大核心技术目前皆已成熟,由此显著拓展了美国页岩气的开采面积和深度,同时加快了规模化作业的进程。
在经过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苦苦折磨之后,美国自卡特总统以来的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研发,使得页岩气在美国全面商业化的脚步不断提速,而且经过多年探索,美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页岩气产业的政策体系。如联邦政府对参与页岩气开采的企业给予约0.016美元/立方米的财政补贴,相应的州政府给予不超过0.05美元/立方米的财政补贴,而且没有时间下限。与此同时,政府还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页岩气开采的过程中来。
页岩气的喷薄而出强烈改写了美国能源市场的传统格局。10年之前,美国页岩气产量仅占天然气总量的1%,而目前该比重已上升到37%。根据EIA的预测,到2035 年时,美国46% 的天然气供给将来自页岩气。重要的是,页岩气的价格优势以及清洁高效的环保特征必然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形成直接冲击。因此,EIA发布的最新能源展望报告指出,目前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已缩至32%,天然气消费比重由原来的20%扩大至32%。而且随着页岩气产量的迅速提高,页岩气将取代煤炭而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美国第二大能源资源。
重塑全球能源市场的结构性生态已经成为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必然性结果。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页岩气产量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同时带动美国传统天然气和原油产量的节节攀升。据EAI预测,到2015年,美国将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到2017年,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当然,页岩气的革命性意义并不仅发生在能源市场上。一方面,伴随着新老能源自给能力的增强,美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正在逐年下降,其中过去5年美国天然气和石油进口量分别下降32%和15%,而一旦从能源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之后,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将更占主动。另一方面,页岩气开发的大规模进行带动了美国相关产业的链式投资,与此同时,页岩气产量的增加不断拉低了能源价格,进而赋予了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正面能量。
储量大国的尴尬
美国在页岩气领域铿锵的开发步伐以及诱人的市场效益无疑对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刺激。国人也坚定地相信,在广袤的国土之下不可能找不到如同美国那样丰饶的页岩气资源。因此,历经近乎10年全国性的调研与勘探,中国页岩气的家底与地图也逐渐浮出水面。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报告显示,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 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1万亿立方米,超过美国的24.4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居世界首位。美国人的预测更为乐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表的《世界页岩气资源:美国之外14个地区的初步评价》,全球技术上可采的页岩气资源储量中,中国拥有3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9%,美国占13%,欧洲占10%。
厚实的家底令中国决策层在攒紧拳头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按照国务院出台的《页岩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页岩气要实现探明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开采量达到65亿立方,且到2020年页岩气开采量达到1000亿立方。这意味着,相比于“十二五”期间而言,“十三五”时期的页岩气产量要放量增长15倍以上。与此同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天然气生产能力年均增长为10.5%。
然而,理想照进现实可能面临更多的坎坷。根据全球著名的能源研究咨询机构哈丁歇尔顿集团的研究,一个页岩气开发项目成功的几率一般只有10.8%,而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报告,2012年中国各地共计钻探页岩气井84口,其中仅两口井有气,而且还不是经济气,失败率近乎百分之百;2013年,全国共实施各类页岩气钻井130口左右,其中实验或勘探井129口,具有商业价值的基本为零。同时,国土资源部内部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201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约3000万方,2013年预计可达2亿方,算上2011年的开采量,最近三年我国实现页岩气开采还不到3亿方,距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65亿立方开采目标有着惊人的距离,而且试图在余下的两年时间中赶超剩下的开采任务几乎没有任何可能。endprint
与常规油气开发相比,页岩气的投入成本可以用巨大来形容。研究表明,一个储量规模为10万亿立方英尺(约2831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气田,总共需要钻井3000口,其中美国一口生产井的钻探成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中国则为人民币7000-8000万元。因此,我国要实现2020年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的开采量,需要钻探十万口井,相应的总投入在1万亿元以上,年均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而从目前来看,2013年中国页岩气的开发投入只有70亿元不到,庞大的资金需求与缺口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参与开发的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相应技术的短缺和不成熟是构成中国开发页岩气资源的又一重大瓶颈。在页岩气开发的三大核心技术中,中国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系统性的成套技术还远未形成,特别是水平钻井和多段压裂两项核心技术,与国外公司保持着相当大的差距。如分段压裂技术,北美单井水平段分段压裂一般可达30段-40段,最多可到60段,而中国一般只在8段-10段,至于水平钻井技术,虽然已在煤层气领域应用,但应用比例非常小。由于我国页岩气资源多分布在地下3000米甚至是6000米左右,在缺乏相应技术支撑的情况下,不仅开发周期长,而且成功机率很低。资料显示,美国可以用30天钻好一口页岩气,而中国则需要60-90天。
开发中的竞与合
从两年前启动首轮招标到一年前掀开第二轮招标,人们从官方逐渐敞开的政策口径中看到了中国政府招鸾引凤的急切性情与诚恳姿态。与首轮招标过程中国土资源部仅仅拿出了四个区块并且主动邀约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国有企业参与招标不同,第二轮招标官方一下端出了20个页岩气区块的探矿权,同时声明凡在我国境内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且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最终,与只有六家企业中标的首轮招投标结果相比,第二轮中标企业达到了16家,其中有两家民营企业中标。经过两轮招标,国家提供的页岩气开发面积达3.1万多平方公里。
两轮招标的成功,让市场对第三轮招标充满了突破性期待,即国国土资源部很可能拿出一些资源品质好的页岩气区块出来招标,即使是招标区块在国有石油巨头们的“重叠范围“内。因为,按照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政府将首先鼓励石油公司优先勘查开采其区块内的页岩气,而如果石油公司不勘查开采的,在不影响石油、天然气勘查的前提下,另行向其他投资主体出让页岩气探矿权;与此同时,如果石油、天然气勘查投入不足,前景不明朗但具备页岩气资源潜力的区块,国家将依法要求石油公司退出区块,设置页岩气探矿权。
的确,与石油、天然气采炼由中石油、中石化等一手遮天完全不同,国家在页岩气开采上向非国有企业打开了一个口子,这一创新之举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能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客观地判断,目前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覆盖面积,还是开采能量,抑或是出气规模,以中石油、中石化等为主体的国有能源企业在页岩气市场上依然会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来自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石油以四川长宁、威远和云南昭通等区块为重点,已建成了两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其中,长宁201水平井获得高产,成为我国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水平井。无独有偶,中石化则在四川盆地陆相勘探,四川盆地海相以及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取得突破,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目前已实施页岩气钻井26口(水平井17口),完钻23口(水平井15口),其中重庆涪陵的水平井获得11万方的高产量。
然而,由于受到自有技术薄弱的制约,而欧美石油公司又掌握较为成熟的页岩气勘探、分析和开采等集成技术体系,因此,目前国内企业更多地只能采取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发页岩气,而产品分成合同(PSC)则是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式。据悉,中石油与荷兰皇家壳牌签署的页岩资源开发协议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根据协议,双方将设立合资企业,主要在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据悉,壳牌已将其全球气化业务部、全球非常规气与煤层气中心搬到了北京,而且这是除美国休斯敦之外,壳牌在全球的第二个以非常规天然气为主的全球技术与研发中心。除壳牌之外,中石油还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签署了联合研究协议,共同进行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研究;中石化也与康菲石油签订开发四川盆地綦江区块页岩气的联合研究协议。另外,中石油还与BP公司签订了联合开采页岩气的协议,与RPC公司签署了互派页岩气压裂技术培训协议,而且欧洲第三大能源公司法国道达尔与中石油、中石化的合作协议也处于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除了签订PSC合同,国际油气专业服务商也在探索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路径。资料表明,斯伦贝谢等四大国际油服公司完全掌控着旋转地质导向等核心钻井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可以将水平井钻井时间减少50%。正是如此,寻求与全球油服商的合作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选择。据悉,斯伦贝谢前不久已购入国内企业安东油服4.23亿股股份,占股本20.1%。双方未来将在在钻井、储气库服务及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项目领域中展开合作,并将有计划地加快开发页岩气项目的进程。
拓展政策的支撑空间
自从20年前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中国的进口块头形象日益膨胀。资料显示,据国家能源局预测,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升至60%。问题的关键在于,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10年中劲升306%,中国为此付出的进口成本非常巨大。值得重视的是,在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的同时,中国已沦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日均石油消费与国内产量差额为630万桶(高出美国6万桶),未来进口依赖不减反增。显然,寻求页岩气这一替代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必须指出,在目前我国一次性能源使用构成中,煤炭消费占到70%,石油消费占18%,能源消费的畸形结构格外突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传统天然气资源的替代能量非常有限。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077亿立方,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由于供给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天然气只能寻求进口,其中2013年进口天然气将达到43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上升至29%。与石油价格呈现数百倍的高涨一样,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0年中也一路飙升,而为了减轻居民消费负担,国家支付了至少400亿美元的补贴,财政压力十分巨大。为此,加大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与供应力度,已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核心命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