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

2014-03-21黄晓丽赵亚洲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吐温米勒马克

黄晓丽,赵亚洲

(1.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106;2.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092)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

黄晓丽1,赵亚洲2

(1.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106;2.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092)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混合身份认同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小说家和幽默家。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经说:“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1〕。在马克·吐温众多的短篇小说中,与更有名气的《百万英镑》《加利维拉县声名狼藉的跳蛙》和《三万元的遗产》相比,《他是否还在人间》无疑是其小说中一颗被海草覆盖的珍珠,其光彩需读者仔细品味后方能绽放。故事简单真实,其中所传达的哲理发人深省。讲述了一个画家“被死亡”之后,他的作品价值扶摇直上之事,讽刺世人对于艺术的某种势利态度,极其平实幽默的叙述中饱含着哀怨和暗讽。

认同(identity)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人们主要从认同的机制特征、认同的功能、认同的行为特征、认同的动力机制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和解释。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青睐。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阐述对象,它与文学批评紧密结合。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小说中的几位主人公。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为生活所迫,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最终陷入混杂身份的困境〔2〕。

一、自我身份认同的转变

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是个人对自己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自我认同与性别、种族和民族身份、宗教、能力、职业、爱好等因素密切相关,是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评价等指标的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3〕。

小说中的4个青年人是克劳德·弗雷尔、卡尔·包兰日尔、法朗斯瓦·米勒以及自称为史密斯的有钱人。根据史密斯的讲述,在还是非常年轻的画家时,他们在法国的乡村随意漫游,到处写生。4个人有同样的爱好和抱负,很快便成为密不可分的朋友。他们又穷又快乐,“我们那股快活劲儿就像那股穷劲儿一样,也可以说,那股穷劲儿就像那股快活劲儿一样”〔4〕。那时候的4个人自信、乐观,虽然他们觉得自己的画“价值确实是大得很、高得很”,可没人愿意出钱买他们的画,其中一幅名为《晚祷》的作品连8法郎都卖不到,在饥饿时他们还后悔没把这幅作品拿去换白菜。后来4人已经是山穷水尽,村里的人不肯再赊给他们东西。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认为这“都是些好画,比得上欧洲任何一个人的作品——不管他是谁”。

从自我认同方面看,4人对自我评价很高,他们的自信、自尊并没有受到影响。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相信自己的能力。然而,自我认同的另一个因素——自我实现发生了变化。自我实现是美国现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最先提出来的。他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个人实现是个人的最高价值〔5〕。也因此,“自我实现”是很难做到的。而4个年轻人计划如何谋生时,已经认识到,署上他们名字的作品是很难卖到好价钱的,即使画作具有较高的价值。于是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如果能给它们安上一个鼎鼎大名的作者,那一定能卖到了不得的价钱。为了不再挨饿受穷,他们提出了一个致富计划。卡尔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有许多艺术家的才华都是一直到他们饿死了之后才被人赏识的。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太多了,我简直敢于根据它来创出一条定律。这个定律就是:每个无名的、没人理会的艺术家在他死后总会被人赏识,而且一定要等他死后才行,那时候他的画也就身价百倍了。”于是通过抽签,他们决定由法朗斯瓦·米勒成为即将一举成名的人。由于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他们对自我产生了怀疑,否定了自己,因而自我认同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社会身份认同的转变

社会身份认同(social-identity),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6〕。泰弗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7〕。

几个年轻人本来是快乐却又贫穷的,“不管风霜雨雪,日子老是过得怪有劲的”,后来遇到了志趣相投的法朗斯瓦·米勒,4人的日子还是乐不可支。他们穷得不像话了,连萝卜也吃不上。4个人成了忠实可靠、互相疼爱的朋友,简直是难分难舍。他们在一起拼命地画,作品越堆越多,可就是很难卖掉一件。虽然生活窘迫,画作也无人问津,他们的日子仍是痛快极了。

两年后的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走投无路。克劳德说:“简直是大家联合起来给我们过不去哩。我把整个村子都跑遍了,结果就是我说的那样。他们根本不肯再赊给我们一分钱的东西了,非叫我们先还清旧账不可。”他们坚持自己的作品与世界最伟大的作品相比也不差,却遭到整个村子的抵制,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满足。米勒也意识到大家的困境:“这可真叫我们垂头丧气。每个人都满脸发白,一副狼狈相。这下子我们可知道自己的处境实在是糟糕透了。”卡尔提醒大家:“真是丢人!你看这些画:一堆一堆的,都是些好画,比得上欧洲任何一个人的作品——不管他是谁。是呀,并且还有许多闲逛的陌生人都是这么说——反正意思总差不多是这样。”

社会身份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快乐贫困的画家变成窘迫沮丧孤芳自赏的画家,更糟糕的是在遭到村民们的冷眼后,他们开始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越发不自信,甚至一致同意通过谋划一场假死并到处虚张声势来提高米勒的知名度,最终达到致富的目的。

“空间是强有力的社会隐喻”,空间的转换喻指身份的变化,但主体身份的意识转变往往与空间转换不同步,从而造成人物的身份焦虑和困惑〔8〕。马克·吐温把两种生活境况进行了对比,贫穷而快乐,对应的是富有而苦闷。离开村子以后,其他3人四处奔走,最后聚集到巴黎,在那里宣布了米勒的死讯,并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再看故事开篇提到的地方——里维埃拉区的门多涅,那是一个幽静的地方,人们可以单独享受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蔚蓝的海。那里清静、纯朴、安闲而不讲究排场,因此富人们不爱去那里,也就缺少了那煞风景的喧嚣、扰攘,以及奇装异服和浮华的炫耀。空间反映了身份,穷人与富人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从小村子走入大都市,从穷人到富人。这不仅是空间的变化,还是身份的转变。无论好坏,只要是知名艺术家的作品,那么它们就是价值高的。人们畸形的审美观扭曲了艺术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卑微的个体身份、社会身份就淹没在畸形的主流文化大潮当中〔9〕。

三、混合身份认同

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认同的转变中,出现了第三种身份认同。从个体认同到集体认同,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这类过程动态地描摹了身份认同的嬗变机制。在更广泛的含义上,身份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我们称此独特的身份认同状态为混合身份认同(hybrid-identity)〔10〕。

追求艺术绝非易事,很多时候,甚至是无果的。为了改变生活状况,他们开始了诈死成名的计划。他们认定只要其中一个人死了(当然不是真的死去),他很快就会出名了。他们也做了很多准备:被选定的米勒开始大量地画画,习作、草稿或者随便涂上几笔,而另外3个人在这期间到处为米勒造势,故意装成人人都知道法朗斯瓦·米勒的样子,而这位“名家”身体状况似乎令人堪忧。在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他们宣布了米勒的死亡。最具讽刺的是隐匿了身份的米勒出席了他自己盛况空前的葬礼,他还帮忙抬自己的棺材。葬礼后米勒的画价钱一路看涨,那幅差点被拿去换大白菜的《晚祷》以2 200法郎的高价被卖掉。他们的计划成功了,4个人不再是可怜的穷小子。米勒换了身份,他的新名字叫做席奥斐尔·麦格南,成了里昂一个很阔的绸缎厂老板。但是我们再来看看他的状况,富有的他快乐吗?“他简直是孤单得很,因为他老是显得那么苦闷的样子,无精打采,从不跟谁谈谈话。”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米勒没有能够实现自己作为画家的价值,甚至为了保守秘密,他变得孤独抑郁。不难想象,其他3个人即使生活富裕,可是遭受内心的煎熬,又能好到哪里呢?4个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贫困与富有之间进行了选择,正是个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的体现,他们选择了富裕,放弃了梦想,更放弃了自我。

史密斯在他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前曾讲述了一个关于囚鸟的故事:有个小孩在笼子里养了只小鸟。这鸟儿唱出美妙的歌来,可是没有人听,没有人理会,后来鸟儿死了,小孩给这小鸟儿举行了隆重的葬仪。与这个故事前后呼应的是4个年轻人为米勒举行的葬礼,虽然他们总算没有饿死,也没有把他们应得的报酬装到别人的荷包里去。葬礼暗示4个人的梦想从此被埋葬,他们无人赏识的命运仍是不可避免的。从此他们再也不能画画,曾经快乐逐梦的青年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为了保守秘密而痛苦不堪的富商,他们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

四、结语

马克·吐温以他犀利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阴暗、腐朽的一面。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个主题更值得我们去探讨。就像小说里的4个人,虽然他们活着而且富有,但他们并不快乐。他们在追求财富和名利的过程中抛弃了梦想、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他们还活着,可精神已经死了。《他是否还在人间》反映了马克·吐温的哲学思考,他用一个看似夸张却又真实的故事告诉读者: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能迷失自我,否则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自我实现的过程固然艰辛,能够走出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的选择误区,才能克服混合身份认同的焦虑并确立身份。

〔1〕FISHKIN S F.A Historical Guide to Mark Twai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47.

〔2〕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65.

〔3〕BONG M,CLARK R E.Comparis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elf-efficacy in academic motivation research〔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9,34(3):139-153.

〔4〕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M〕.张友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21-129.

〔5〕亚伯林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1.

〔6〕GIDDENS A.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35.

〔7〕TAJFEL H,TURNER J C.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ur〔M〕∕WORCHEL S,AUSTIN W G.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 1986:7-24.

〔8〕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4-60.

〔9〕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37-44.

〔10〕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1):21-27.

(责任编辑 党红梅)

The Issue of Identity in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HUANG Xiaoli1,ZHAO Yazhou2
(1.College of Busines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6,China;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

The study on American writer Mark Twain's short story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can be started with the issue of identity, especially the four young artists'self-identity,social-identity and hybrid-identity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three aspects.Millet fakes his death,and changes his name.Even though he lives as a rich manufacturer,he loses his self-identity.The former happy young man who loved painting and was full of dream has gone.He lives with his hybrid-identity of loneliness and agony.Although he is physically alive,he is mentally dead.

self-identity;social-identity;hybrid-identity

I106.4

A

1672-2345(2014)01-0037-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08

2013-05-17

2013-11-02

黄晓丽,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吐温米勒马克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马克明篆刻
王子与贫儿(上)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
解读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