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当代儿童歌曲的文化特性
2014-03-21马木提江依明
苏 秦 马木提江·依明
(新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当代儿童歌曲的文化特性
苏 秦 马木提江·依明
(新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儿童歌曲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与教育意义。新疆特殊的地域民族环境孕育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儿童歌曲,并在音乐文化中得以体现。本文在搜集和整理新疆当代儿童歌曲的基础上,从文化视野反观新疆当代儿童歌曲,对其文化特性做出阐述。
新疆 儿童歌曲 文化特性
新疆音乐历史悠久,从古代岩画上的西域乐舞图到如今的音乐史诗,从汉乐府到唐朝大曲,从胡角横吹《摩柯兜勒》到木卡姆大型歌舞套曲,从箜篌、琵琶、龟兹古乐到如今的热瓦甫、纳格拉、麦西来甫,可以证明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有着优秀丰富的音乐历史文化。唐代十部乐,其中西凉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高昌乐、康国乐、天竺乐全是西域音乐。此外,设于乐署而未列入十部的西域乐还有于阗乐、伊州乐等①。
乔建中先生曾经说:“存在决定意识。”孕育文化的各种地理环境,给人类文化打上了不可磨灭的自然印记而成为一种地域的文化生态现象。换句话说,生存在一定地理环境中人们的心理方式、文化性格或多或少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②。法国人H.A丹纳有句名言:“精神文明的产物和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③。
新疆儿童歌曲作为整个新疆民族音乐生态的一部分,在新疆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流动着。作为新疆音乐文化和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新疆民族文化的诸多符号。丰富、多元的文化成就了五彩缤纷的新疆儿童歌曲,使它绽放在民族音乐的百花丛中。时至今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不断冲刷撞击历史长河中的儿童歌曲,没有足够重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使其重新完整,并梳理其脉络,让它们继续在音乐文化的历史河流中前行。
1.新疆当代儿童歌曲与跨地域文化
古代新疆称“西域”,古代西域地处东西文化交流荟萃的要地,是两河、地中海、北印度和中国中原四大文明交汇地和传播中介。西域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流行,各种外来文化奔涌而至、碰撞融合。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新疆音乐文化受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和欧洲大小调音乐体系并存的音乐文化体系,展现出无穷的繁荣、多元和魅力,不论从调式、节奏、肢体方面,还是题材、体裁、文化内涵方面,都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包容性和多样性很强。
以哈萨克音乐为例,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原因,哈萨克的传统音乐带有欧洲音乐体系的音乐成分,但同时又受中国音乐体系的影响,同时带有五声、七声调式的特点,显示出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现象。如哈萨克民歌多用七声音阶,但有时旋律进行中却具有五声性特征,民歌和器乐曲的调式常使用do、sol、re、la为主音的四种调式,有别于欧洲音乐常用的大小调体系;旋律常用重复模进和展开的手法,常用带副歌的二部曲式,与欧洲旋律运动形态和结构原则相似。以下为《冬不拉之歌》的旋律:
从旋律看,音阶由五个音,即do、re、mi、sol、la构成很典型的五声调式,在中间还出现xi,即变宫。所以可以看出,哈萨克儿童歌曲中具有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因素。从结构看,典型的二部曲式,结构清晰规整,句法很对称。
以下是《冬不拉之歌》的副歌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五声音乐调式的特点:
受中亚文学、音乐的影响,新疆的维吾尔、乌兹别克等民族的音乐也蕴含着阿拉伯音乐特质,在调式、音阶等方面有很多交融之处,这一特点在许多儿歌中都有体现。阿凡提的故事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可谓家喻户晓。阿凡提智慧幽默、善良机智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他的故事传遍整个阿拉伯、中亚地区和新疆地区,许多伊斯兰国家都十分崇拜这位智者并将其视为自己民族智慧的象征,以至于已经不能确定他真正的国籍。《小毛驴》记述的就是这位骑着毛驴、周游四方的阿凡提的歌曲。
我骑上那小毛驴乐悠悠/歌声伴我乘风走啊乘风走/哎,亲爱的朋友们/谁说我们不相识/我来替你分忧愁/只因世间事不平/我把世界来周游
《阿里巴巴》是一首不论从调式还是内容方面都与阿拉伯文化有很多联系的儿歌,歌词是这样的:
阿里巴巴要去哪里/他去寻宝藏/寻宝做什么/分给贫穷的人/好人你要提高警惕/路上可能会遇到大盗/阿里巴巴,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要做什么/帮助贫穷的人们/把贪婪巴依捉弄得落花流水/让暴君也懊悔/不要怕,勇敢的人要动脑筋/你一定会打败大盗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中国古代称阿拉伯为“天方”。《天方夜谭》是中东地区广大阿拉伯人民、波斯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很早就在阿拉伯地区的民间口头流传,但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才基本定型。阿拉伯文化对新疆文化影响很大,包括文字、宗教等,都属于同一体系。由此可见中亚文化对新疆儿童歌曲的影响及辐射,孩子们在歌声中懂得了善良、智慧、变通、同情和帮助。
新疆很多地方都有《阿莱巴郎木》④(摇篮曲),但版本有所不同,内容与曲调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都是节奏舒缓、曲调安静,下面是一首和田地区的《摇篮曲》⑤,其旋律中的mi-fa-sol-la四音列,在调式旋律上与阿拉伯音乐中的四音列有着非常类似的地方⑥,舒缓平和的旋律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2.新疆当代儿童歌曲与草原游牧文化
新疆草原文化是西域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代新疆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创造的一种游牧文化。它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新疆天山山脉以北、阿尔泰山脉以南的广大北疆地区。新疆草原文化地理中的文化区可分为汉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和蒙古族文化区三种类型。它们以游牧民族文化为主线条,经过游牧民族之间、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扩散,达到了草原文化交流、创新的目的,然后经过相互整合,最终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疆草原文化,在语言、宗教、交通、牧业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草原文化景观。
哈萨克儿歌《我的冬不拉》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游牧民族的生活风俗,体现了哈萨克草原文化的点点滴滴:
热爱草原的是骏马/热爱蓝天的是彩霞
我是哈萨克的儿子呦/我爱我的冬不拉
小阿妹跟着我一起唱/咿呀呀咿呀呀/采来了野菊花
阿妈跟着我一起唱/烧干了锅里的甜奶茶
阿爸跟着我一起唱/大嗓门吓得小鸟儿飞走了/小鸟飞走了……
草原、骏马、蓝天、彩霞、冬不拉、野花、毡房、奶茶、豪爽的父亲……这一切勾勒出一幅草原哈萨克牧民生活的美丽景象。马和歌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在这首儿歌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到草原游牧文化中,人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形态,也可以感受到朴素的民风,和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可以反映出哈萨克少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快乐的童年。
3.新疆当代儿童歌曲与绿洲农耕文化
天山是西域南北地理的分水岭,由此形成南农北牧格局,决定了天山南北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天山还是南北不同文化的分水岭,我们关于把天山以北地区的文化叫做草原游牧文化,而把天山以南地区的文化称为绿洲农耕文化。天山以南的生态环境与天山以北迥然不同,气候相对温暖,天山的雪水融化成河流,有水流过的地方便形成了绿洲,大大小小的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边,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自东向西分布着若羌、楼兰(鄯善)、且末、精绝、抒弥、于闻、皮山、莎车等国;自塔里木盆地北缘自西向东分布的是疏勒、姑墨、温宿、龟兹、乌垒、尉犁、焉耆、车师(高昌)诸国。
绿洲的居民在古代多以半农半牧的方式居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绿洲居民逐渐走向定居生活,他们开垦农田、挖渠引水、挖井抽水,形成了特有的绿洲农耕文化。绿洲农业从播种到收获,都必须精耕细作;农具必须精心制作;生活总是精打细算。精细的绿洲农耕生产生存方式产生了精致的文化。体现在对建筑的追求、生活器皿的精巧、服饰的巧夺天工上;文化也以一种高雅的审美旨趣显现在乐舞中;文化还是一种信仰的虔诚、手艺的娴熟及生活的智慧。
《葡萄园的小古丽》体现了维吾尔小姑娘追求美的天性,也映射出吐鲁番地区绿洲农耕的真实场景,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的形态、味道,还有主人劳动丰收的喜悦,是一种细致的描写,也是绿洲文化的写照。
八月葡萄甜甜的呐/娇艳欲滴鲜鲜的呐
我是葡萄园的小古丽/人们都说我是小主人的呐
我是葡萄园的小古丽/人们都说我是花仙子的呐
哎来来来来来/我是葡萄园的小古丽/人们都说我是花仙子的呐
《哈密瓜熟了》同样是一首描述劳动场景的歌曲:(歌词为译文)
我们的姑娘眼力好,能采草原千种花/如今数不清的哈密瓜,密密麻麻好像天上星
为啥哈密瓜这样大?天山清泉浇灌它/为啥戈壁滩收成好?科学种田现代化
又甜又香的哈密瓜,又圆又大的哈密瓜,亚克西,亚克西
歌中提到了草原,可以看出当地居民有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又提到天山清泉,映射出天山脚下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引雪水浇灌农田;还提到戈壁,这是新疆特有的风景,戈壁与绿洲形成鲜明对比,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反映出天山儿女顽强的精神;最后提到“科学种田现代化”,则很清晰地体现出新时代的印记。这首新时代的歌曲反映了国家在新时期科学生产、科技富农的政策,能够感受到边疆人民对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写照。这首歌曲充分体现了儿歌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缩影。
4.新疆当代儿童歌曲与益智、童趣文化
童趣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宝贵的财富。其主要特点就是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民间儿歌大多都符合儿童的年龄及身心特点,且极富有生态的、润物细无声的益智作用。大人们尽情发挥出各自的智慧,使虽然不能进入学堂接受正规学习的孩子仍然能通过世代相传的儿歌受到一定程度的益智培养,得到富有童趣的儿歌游戏体验。这类有益智价值的儿歌在整个民间儿歌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星期之歌》中唱道:(歌词为译文)
星期一翻着跟头就来了/星期二蹦蹦跳跳也来了/星期三踏着步子走来了/星期四接着也来探望了/星期五安静的来了/星期六奔跑着跟上/星期天自己来了/星期一又和它做朋友了……
这是让孩子记住日期的顺序,同时理解数字在生活中如何应用,但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像童话一样让孩子唱出来,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且带有很强的角色游戏的特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收到益智效果。
很多民间儿歌除了有益智作用,还特别具有童真和童趣。童真、童趣是儿童文化的本质。如《我的小鸡》描述的是孩子们看着小鸡逗趣的情景:
叽叽叽,我的小鸡/叽叽叽叽,可爱的小鸡/你这毛茸茸的身体,是将来的大母鸡/在这绿油油茂盛的草地,可以随意自由的游戏/啊,我的小鸡,我的小鸡。
孩子们一边学着小鸡的叫声,一边和它在草地里游戏,并且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充分体现了孩子的童真和童趣。
孩子们在玩乐之间很自然地唱唱跳跳,通过唱歌召集同伴,讲述游戏规则,描述游戏过程,分享游戏快乐。如《TAKKA TUKKU》(译音,意为小朋友数脚丫的游戏)就是这样的:(歌词为译文)
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玩TAKKA TUKKU/我们一起玩猜谜语/我们是快乐的儿童/来吧,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
童谣《捉迷藏》也体现了游戏规则。歌词大意:(歌词为译文)
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捉迷藏/大家先来比数数,看谁最慢会落后
落后的人先来找,你可不许耍赖皮/你们可别小看它,它是个锻炼的好游戏
这些充满童趣的童谣体现了孩子聪明机灵、活泼快乐的性格,小伙伴们在同伴的陪伴下学会了和人相处,找到了同伴的认同,找到了自信与快乐,歌声拉近了孩子的心灵距离。
5.新疆当代儿童歌曲与时代文化
当代新疆不乏一些优秀的创作,包括本土音乐者和国内作者的作品。一些运用少数民族曲调和民歌改编而成,另一些则融入新疆音乐元素创作而成,总之都带有新疆音乐特点。如新疆新生代维吾尔歌手艾尔肯的作品《石头剪子布》,就反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为了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他们努力学习,却为今后前途迷茫,这首歌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带来的影响。
妈妈叫我去读书,好好学习要刻苦/考试要考一百分,长大才能有前途
老师叫我去读书,门门功课要突出/考试要考前十名,大学才有通知书
背上我的大书包,重点外语和算术/为了做个好孩子,每天走在上学路
小鸟叫我去唱歌,小猫叫我去跳舞/我给它们说抱歉,作业太多没工夫
石头剪子布,剪子石头布/考试成绩很突出,才叫有前途
石头剪子布,剪子石头布/考上大学难道是唯一的出路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成长,经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在当代经济社会的浪潮中,新兴事物、激烈竞争、压力,逼迫着孩子们开始思考人生、观察社会,每一个时代的儿歌都会被烙上时代的印记。
儿童歌曲一般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以孩子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心理特点歌唱孩子们的认知世界。不论是民间儿歌还是创作儿歌,都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诞生的,都具有文化的典型意义,能深刻地体现地域文化的特性。
新疆当代儿童歌曲来自新疆民间文化,和新疆人们的生活、劳动、习俗紧密相连,在表现儿童这一群体的共性外,还体现出地域民族文化特性。新疆儿童歌曲如同一朵美丽的花,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内涵,带着特有的文化符号,开放在祖国的西北。愿这朵民族之花能够常开不败,不断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注释:
①宋博年,李强.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12.
②拉采儿.人类地理学.转引自乔建中.土地与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61.
③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转引自乔建中.土地与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261.
④阿莱巴郎木,维吾尔语。“巴郎木”意为“我的孩子”,“阿莱”是哄孩子入睡的助词。这一类曲亦可被称之“摇篮曲”,在全疆各地的维吾尔聚居区都有流传,但除了“阿莱,巴郎木”这句衬词外,词曲都各不相同.
⑤该曲乐谱来源于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M].中国ISBN中心,1994:165-167.
⑥徐荣坤.阿拉伯调式点滴——访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心得[J].中国音乐学,1994,1.
[1]宋博年,李强.丝绸之路:音乐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12.
[2]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M].中国ISBN中心,1994.
[4]乔建中.土地与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5]李成.浙江民间儿童歌曲的文化特性[J].文艺争鸣 ,2011,6.
[6]戴虎.哈萨克舞蹈艺术与草原文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11,4.
[7]徐荣坤.阿拉伯调式点滴──访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心得[J].中国音乐学,,1994.1.
[8]丁晓莉.论哈萨克族民族音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9.
[9]肖学俊,韩芸霞: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类型及策略[J].人民音乐,2012,2.
[10]阚耀平.新疆草原文化区域系统研究[J].人文地理,1999,3.
[11]李成.多元文化整合视阈下新疆绿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0.
[12]宋玉红.传统与当代的碰撞——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J].人民音乐 ,2012,2.
[13]杨芳.西域乐舞影响下的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遗存——以龟兹乐舞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1.
1.新疆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儿童发展与教育中心招标课题《新疆儿童歌曲资源库的构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BT1210。
2.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课题《新疆当代儿童歌曲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NU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