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2014-03-21金丽红屈春慧
金丽红 屈春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各种弊端。针对语文教学的时弊,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呼吁:要把语文课上出纯正的“语文味”来,呼唤原生态语文、本色语文。下面从五个方面说明语文课应充满“语文味”的重要性。
一、追求本真语文,上出语文味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那种省略了沉静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热热闹闹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语文课,形式花哨、内容苍白,以貌似厚重的说教取代文字品读,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离学生真实的生命太遥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能说会道善写,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博士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引导他们意兴盎然地走进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得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章熊老师也说:“学生语文学得好,是教师‘引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工夫不是花在读文章上,而是花在记老师的这套分析上。”
语文课确实需要安排一定的读书、思考时间,须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贵自得”的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大胆地把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讲解和繁琐的训练,遏制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只有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活动,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只有安静地学习、思考,才能把“语文味”融进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二、关注文本阅读,咏出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解放学生的心灵,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里飞翔。
章熊老师还说:“与其让学生听乏味的讲解(甚至误导),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让学生学会读书和思考,教师少讲点,学生多想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文学家莫言说过:中学阶段培养语感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的确应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有体验地品读,才能让学生将文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内涵品味出来。
三、品味揣摩语言,嚼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张定远先生说过: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必须在品析语言文字上下工夫。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进行赏析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直接省略了学生对文本语言以及思想内涵的品味过程,忽视了对文本自身的挖掘。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围着中考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唯分是图,太过功利化。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体味和揣摩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何品味呢?我们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抓住关键词语来品味
如《社戏》中的“拔” “点” “磕” “退” “架”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双喜、阿发们的聪明,动作的娴熟老练和急于去看戏时的心情。“为什么当着阿发的面,对阿发家的豆也要‘偷?此处的‘偷与平常的‘偷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明确:非贬义,这是小伙伴间纯洁的友情和热情好客,一家的客人便是大家的客人,此处的“偷豆”却“偷”出了淳朴、童趣、真诚和无私的友谊。
2.抓住重点语段来品味
如朱自清的《春》结尾处的三段,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新、美、力,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再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重点抓住四次“流泪”的描写,文章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怜爱,更主要的是“我”对父亲的悔恨与自责,是作者在充分理解父爱之后愧疚心理的自然流露。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
3.创设情境,通过仔细推敲来品味
如讲授传统的爱国名篇都德的《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那令人心碎的告别场面极富悲壮色彩。诠释这一画面需要较好地运用体态语言,在动作上、情态上、言语中,复活、再现人物。特别是韩麦尔先生说:“‘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特写镜头像一尊雕塑,把韩麦尔先生在向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告别时内心的极度痛苦、欲言又止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他悲愤和不屈的精神。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模仿其合适的动作,养成慢嚼细品的良好习惯。
四、巧用多媒体,守住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必要的读书、思考和讨论时间。教师应明确:多媒体再好,也不可过多过滥地使用,应把握好它的尺度,要符合适当、适量的“双适”原则,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田”。
放眼我们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滥用多媒体的现象,看似“光彩照人”,具有“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其实是让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一部分教师患上了多媒体依赖症,上课如不使用多媒体,便无所适从,忘掉了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本末倒置。适当放慢语文教学的进度,其实是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品读、涵泳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这样的慢,慢得有价值。
五、保持板书传统,写出语文味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板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零板书”。毫无疑问,课件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形式多样、字体美观、整齐划一、色彩鲜艳,更重要的是可节省板书的时间,但是最完美的课件也无法取代传统的板书。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任何预设的课件内容与课堂教学实际都不会完全一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拘泥于多媒体课件,而应该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这样看来,即兴板书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板书的书写具有示范作用,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的,尤其是语文课。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功底,“三字一话”(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必须出彩。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课上、课下模仿教师的板书,所以课堂上的板书不可或缺。爱和责任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课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接受良好的教育。
总之,语文课堂要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田”,切忌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应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功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舞台,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参考资料:
1.顾之川《道而弗牵,开而弗达》,《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
2.章熊《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3.却咏梅《莫言:阅读带我走上文学之路》,《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6日。
4.张静《“语文味”才是语文课堂的真味》,《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年第1期。
5.石小甄《让语文课回到原点》,《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年第1期。
7.丁卫东《把语文教学节奏慢下来》,《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