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

2014-03-21

中国设备工程 2014年4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作业

(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

何志华,肖 彪,黎远中

(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其安全运行与有效管理对安全生产、员工生命安全起着特殊而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进行阐述。

多晶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管理

在新能源多晶硅生产企业中,特种设备数量多且广泛分布于各装置车间,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有着特殊而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种设备管理主要包括使用运行管理、作业人员管理、技术管理、事故管理、档案管理、检验与检验费用管理以及维护维修管理等。

以下对多晶硅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进行探讨。

一、特种设备重点分布情况

在目前多晶硅工艺生产系统中,特种设备重点分布在还原与氢化工段、CDI工段、精馏工段、TCS工段、冷氢化工段,数量众多。

还原与氢化工段重点特种设备有多晶硅沉淀反应器、氢化反应器、TCS/TET蒸发器与压力罐、起重机械;CDI工段与精馏工段重点特种设备有氢气变压吸附塔、分馏与精馏塔、物料换热器与压力罐;TCS工段、冷氢化工段重点特种设备有TCS反应炉、冷氢化FBR反应器、分馏塔与精馏塔、物料换热器与高压罐、液氯与氯气换热器。

另外还有、燃煤与燃气锅炉。

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1.使用责任

应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日常安全检查和培训计划等。

2.登记注册

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在投用后30日内在当地质量监督局办理使用登记手续,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投入使用。设备的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编号,由办理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编写,使用登记证要在特种设备年度审查合格期内有效。

3.维护检查

对特种设备实行三级检查。第一级:操作工点检;第二级:车间设备专工巡检;第三级:生产部专业人员专检。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检查,以确保提前全面发现与解决各方面的潜在隐患。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应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存在严重隐患与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特种设备应进行报废,并在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注销手续。

4.检验计划与年审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每类特种设备检验计划,并按期向检测机构报检,制定年度特种设备检验费用计划作为全年的费用预算。

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更情况,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年审,对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年度审查。

5.压力容器运行管理

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运行管理,重点是压力容器的运行管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平稳操作。防止压力与温度频繁变化,防止容器超载。

(2)运行监测。加强对运行中压力容器运行参数的监测,确定参数标准范围,制定出规范的运行记录,详细记录设备仪表的有关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温升、液位等。

(3)对压力容器运行状态的检查项目见表1。

表1

(4)紧急预案。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单位有关部门停运。

①工作压力急剧变化、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②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③安全附件失效;

④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⑤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⑥过量充装;

⑦容器内介质液位无法控制;

⑧压力容器与管道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等。

对于检查到的重大缺陷与紧急缺陷,立即组织人员定出解决方案并立即处理。

(5)运行记录。对关键岗位的设备,在生产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运行参数作完整的记录,每班将设备状况、有无故障、检修内容全部记录在运行日志中,并每班交接,持续记录。

6.闭环管理

(1)各单位职责和任务分工明确,环环相扣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和创造更大效益,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2)运行管理PDCA循环。对整个运行管理采取PDCA闭环管理,流程见图2。

图2

在进行闭环管理的过程中,检修完毕及时填上消缺时间、消缺人、消缺结论,最后验收人员签字,闭环结束。环路:运行人员发现注明于《点检记录》中体现设备所处的状态—详细的缺陷内容填于《设备缺陷记录》中集中体现—检修单位人员检修记录于《检修验收记录》,检修合格则此缺陷就封闭,未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就不能封闭。按期把记录归档于公司设备部门,按此环路能查到每一环节状态与过程详情。

7.动态监督管理

无论企业还是政府监督机构,都要依法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动态的台账,通过计算机接入当地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以便进行信息化管理。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1.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国家法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使用单位按特种设备作业项目和作业级别统一组织申报、培训取证、考核、复审换证的管理工作。

2.作业人员分类

根据本企业内部的特种设备种类划分作业项目如下。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作业级别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低及中压容器、第三类低中压容器等。

(3)压力管道操作人员。

(4)锅炉操作人员,作业级别为II类司炉工、III类司炉工、IV类司炉工,锅炉水处理人员。

(5)电梯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人员。

(6)起重机操作人员,起重机机械维修与电气维修。

(7)特种设备焊接人员。

(8)带压堵漏作业人员。

(9)电梯操作与电梯安全管理。

(10)机动车辆司机。

3.人员培训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对人为因素,应通过培训教育来纠正,促使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措施,按章作业。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专业培训并做好记录。

需要编制特种设备年度培训计划,与年度培训费用计划作为年度费用预算,进行计划性管控。

四、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1.建立档案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是以“购置、安装验收、使用、定期和不定期检验、维修、报废”等方面为基本内容整理和建立档案的综合过程管理,尤其是每台压力容器生产运行活动过程的全部历史记录,每台都建立特种设备维保档案,它是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种设备档案内容

包括设备购进时的产品出厂文件、设备安装施工资料、安装监督检验报告或证书、使用登记证或登记卡、日常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定期自行检查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检修验收记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验报告,如报废的特种设备需把监察部门的报废证明文件纳入档案,使设备档案管理真正地融入设备购进、安全使用全部过程。

首次检验时,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证书、起重机械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电梯安装监督检验报告与注册登记文件因数量多,需对应纳入每台特种设备档案中,专门分区妥善保管,以备后续定检专项审查。

3.动态管理

使用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要进行安全检查,对每台在役特种设备及时记录、反馈设备运行情况。档案管理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健全设备检修验收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定期的检验报告及记录等,以不断更新特种设备档案内容,使档案与运行同步,让特种设备档案为设备使用和维护与检修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4.管理体系

建立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及时掌握特种设备运行状况、检验维修情况,使建档和管理相结合,以利于正常生产,为企业增加效益。

五、特种设备检验管理

1.检验种类

多晶硅领域的特种设备主要检验种类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安全阀、叉车与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压力表的定期校验。

2.安装管理

特种设备安装与施工时应提前告知,需由有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安装后由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出具安装监督检验报告或压力容器安装(就位)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3.检验计划

制定特种设备的年度检验计划,可在特种设备总台账中列出相应设备的检验日期,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的特种设备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检验管理

检验应在设备停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在线检验需评估安全可行性与检验项目的完整性,并申请在线检验。

检验前需出具详细检验方案、不同位置采取不同措施和检验方法、人员计划与工器具计划、检验周期与各装置的检验先后顺序等。企业内部的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应与政府检测中心人员紧密配合协作,不越项、不漏项地完好进行。

为使特种检验顺利进行,应提前准备定检设备的资料:产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使用说明书、历年检验报告以及维修与改造资料等建档资料、压力容器图纸与使用登记证以及压力容器注册登记表。

5.安全阀检验

有毒有害工艺管路上的安全阀校验需提前作好安全防护方案,不能拆卸而具备在线校验条件的安全阀,在装置不停止生产与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在线校验,以适应新工艺连续生产需要。

6.后续工作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合格后,用检验报告或检验证书与相应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下次检验的更新手续。

各类特种设备的检验费用也是后续工作的一部分,应根据国家检测部门的文件申报处理。

7.法律法规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需熟悉本行业国家的法律、规则与规定,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特种设备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GB150固定式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与《电梯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不同地方的政府监督部门在国家法规基础上实行地方法规。多晶硅生产厂内的特种设备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六、结语

特种设备管理由各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工艺负责人配合,车间主管主抓才能更好地实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1] 郭金华.建立设备闭环式设备管理维护模式[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S1.

F273

B

1671-0711(2014)04-0028-04

2013-11-18)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检验作业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西部特种设备网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作业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