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记知人,扣文解题
2014-03-20高天友
高天友
综观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题总体特征是守正出新,平稳中略有变化,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在选材上,文体较为多样,主要有人物传记、散文。但人物传记仍占主流位置,即使所选为散文,但也多为写人记事一类,如天津卷《姚敬恒先生事略》、河北卷《廉希宪事略》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也是“人物传记”。可见,写人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还是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备考2014年高考仍须充分重视。
2013年文言文阅读比较特殊的是,有的试卷选材虽是人物传记,但却避开正史正文,另辟蹊径。如江苏卷“李丰”(约660字),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中的裴松之注引《魏略》。湖南卷更为特殊,两则材料都选自裴松之的注,其中一则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约430字),主要是引述《诸葛亮传》中的传文,评述73字;其二为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中的一段(约250字),两则材料构成了互为补充性的解读语境。由这两套试卷可知,为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力避撞车,命题者的选材已经不限于《史记》、《汉书》之类的正史正文。对此,应考者只有夯实基础,增强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如何读通读懂一篇人物传记(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呢?下面模拟江苏卷,特别是湖南卷,选取实例来谈谈如何解读文言文中的人物传记类文本。
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刘)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勃海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待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绍军之败也,土崩奔北,师徒略尽,军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丰在此,不至于是也。”绍谓逢纪曰:“冀州人闻吾军败,皆当念吾,惟田别驾前谏止吾,与众不同,吾亦惭见之。”纪复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绍于是有害丰之意。初,太祖闻丰不从戎,喜曰:“绍必败矣。”及绍奔遁,复曰:“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孙盛曰: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
这里选编的文言文语段虽然出处不同,但却可以构成互文性解读语境,可以看成是一篇人物传记。阅读的步骤如下:
一、通读以“明记”。人物传记,顾名思义,要明白所传何人,所记何事,通读之后可以明白所记内容。上述材料的传主是田丰,所记田丰之主要事迹有(按选文顺序):①说(袁)绍乘太祖(曹操)自东征(刘)备,袭其后;②绍不许,丰举杖击地叹息;③恳谏(袁)绍南征,“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④绍军既败,自料必死,果然被杀;⑤年少丧亲,居丧尽哀;⑥(官)迁侍御史,因“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乃弃官归家”;⑦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⑧劝绍迎天子,绍不纳;⑨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⑩太祖闻丰不从戎,喜曰:“绍必败矣。”
二、“明记”以“知人”。即在明白所记之事的基础上,了解所记之人的思想性格作风等。由上述所记之事,可以看出田丰的思想性格:(1)权略多奇,博览多识,足智多谋(可由所记①③⑧⑨⑩看出);(2)有知人之明,却不善自保(可从④看出);(3)为人忠孝,嫉恶如仇(可由⑤⑥⑦看出);(4)忠诚耿直(“亮直”),直言贾祸(可由②③⑥看出);(5)志向远大,富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可从⑦⑧看出)。
能“明记知人”,基本就读通读懂文章了,也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评价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及对作品社会价值作出准确的判断了。对应考题,就是能够应付“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
三、扣文以解题。即在整体把握、明记知人的基础上,扣紧文本,处理好“题”与“文”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传记是对人物生平事迹作真实记录的文本,高考文言文的考查点主要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包括特殊句式的掌握)、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这些都要求考生在阅读传记时,能够明记知人,理清选文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和感情、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及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等。但在解答实词、虚词及翻译句子时,一定要把它们放在文中考虑,顾及其宏观和微观语境,并且要融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如“笑不至矧”的“矧”,有些冷僻,但结合具体语境及我们自身的体验,也是不难推测其语义的。既然传主是“少丧亲,居丧尽哀”,肯定不会开怀大笑,我们平时也会说某人笑不露齿,所以根据具体语境可以断定这个“矧”与牙齿有关。再如“师徒略尽”,前面有“绍军之败也,土崩奔北”的句子,可以断定这与今天的“师傅和徒弟”没有关系。它是古今异义词,只能与军队、士兵有关。句子如“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这是历史学者孙盛评价田丰的话,君臣并举而分说,其中“伯”通“霸”,古代也常指管理一方的长官,如方伯、州伯;“后”字(千万不能望文生义),也是“君”的意思,古代天子和列国诸侯都称“后”,如后羿(上古夷族的首领)、后稷(周的先祖)等。李密《陈情表》里有“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如果对文言字词讲得细的老师会讲清楚这两个字的语义的。所以,句子看似有难度,但其实仍然体现了高考文言文“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特点。endprint
【实战演练】
(以下题目根据上面的文言文语段设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笑不至矧 矧:齿龈。
B.逢纪惮丰亮直
亮直:忠诚耿直。
C.师徒略尽 师徒:士兵。
D.皆当念吾 念:想念。
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绍辞以子疾/②不如以久持之
B.①初,绍之南也/②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
C.①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②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
D.①而决成败于一战/②数谗之于绍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田丰“权略多奇”的一组是(〓〓)
①田丰说绍袭太祖后。②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③博览多识,名重州党。④劝绍迎天子,绍不纳。⑤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⑥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
A.④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东征刘备,后方空虚,田丰劝袁绍趁机袭击曹操,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坐失良机,田丰为此深感可惜。
B.田丰深知曹操善于用兵,实力虽不如袁绍,但不可轻视。因此,建议袁绍打持久战,派出奇兵,声东击西,让敌人疲于奔命,民不安生,从而夺取胜利。
C.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自己实力强大,无需跟对手旷日持久耗费时间,其次是认为田丰的极力劝谏,有损自己的威望。
D.晋代历史学家孙盛认为,田丰为人足智多谋,可与张良、陈平相比,且忠心耿耿。可惜侍奉的是一个昏庸的主子,他应该离开袁绍,择主而事。
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
译文:
(2)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
译文:
(3)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
译文:
【参考答案】
1.D (同情,怜悯)
2.B (前“之”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后“之”,代词,代田丰。A.以:均为介词,用,拿;C.而:连词,表转折关系;D.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译为“在”。)
3.B (③说的是田丰的博学多才,很有名气;⑥是曹操的话,是间接表现田丰的“权略多奇”。)
4.C (“其次是认为田丰的极力劝谏,有损自己的威望”不正确。原文“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即认为田丰的竭力劝谏,是有意散布失败情绪扰乱军心。)
5.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
6.(1)袁绍大军溃败后,有人对田丰说:“(这下子)你一定会被大将军看重了!”[“或”、“见(表被动)”、句子通顺各1分。后句译为“您一定会被大将军重用了”亦可。]
(2)田丰听说您大军败退,拍手大笑,非常高兴被他说中了。[“退”、“拊”、句式通顺各1分。后句译为“高兴他的话应验了”亦可。]
(3)所以君主贵在能审察(识别)人才,臣子重视估量君主(是否贤明);君主如能重用忠臣良将,那么霸王之业就会兴隆,臣子侍奉昏君,那么就会招来灭亡之祸。[“贵”、“尚”意动用法,“伯王”、“暗后”各1分,句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建安五年(200),太祖亲率大军东征刘备。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曹操后方空虚偷袭他的大本营许昌,袁绍以儿子有病为由而加以拒绝。田丰走出屋后,以手杖连连击地,痛心地喊道:“遇到这样一个难得制胜良机,却因婴儿闹病而白白错过,可惜啊!”太祖兵至徐沛,把刘备打败。刘邦逃奔袁绍。袁绍率大军南下之初,谋士田丰曾劝谏他说:“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他的军队数量上虽比我们少,但切不可轻视,不如从长远打算与他对峙。将军您凭占据险要的山河地势,拥有四个州的土地和百姓,您可以对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对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操练兵马,然后选出一些精锐部队,编组几支奇兵,在曹军不备的情况下轮流出击,骚扰河南地区。曹军救援右边则击其左翼,救援左翼则又攻其右边,如此连续不断,使曹军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宁和从事生产,我军不需大动干戈而敌军已疲惫不堪了。用不了两三年,曹操便会拖垮了。可眼下将军您放着深思熟虑的长远大计不用,却要倾全力决战于一役,万一这一仗打不赢,您可是后悔莫及了。”袁绍不听,田丰再三规劝,力谏不可轻率出兵。袁绍大怒,以为田丰是有意散布失败情绪扰乱军心,于是下令给田丰戴上刑具囚禁起来。等到袁绍大军溃败后,有人对田丰说:“你的预言果真变成现实,这下子大将军会更加看重你了吧!”田丰叹气道:“如果袁公打了胜仗回来,我倒是能够活命;如今他大败而归,我大概必死无疑了。”果然袁绍回到邺城后对左右的人说:“当初我没有听从田丰的劝阻,现在果真要被他耻笑了。”于是传令把田丰杀掉了。
田丰字元皓,是巨鹿人,也有人说他是渤海郡人。田丰容貌奇伟,权变的谋略多出人意料。年轻时父母去世,居丧期间他非常哀痛,(三年)守孝的时间虽然过去了,但他笑时从不露齿。博览群书,富有见识,在地方上名声远播。开始被征召到太尉府,被举荐为秀才,升迁为侍御史。宦官独揽朝政,英雄贤哲被陷害,田丰看到这种情况便辞官回乡。袁绍起兵讨董卓时,用谦卑的言辞加上优厚的礼物招揽田丰。田丰因为汉室处于危难之时,立志扶正补救,于是就答应了袁绍的召请,袁绍任命他为别驾。田丰劝袁绍迎接汉献帝,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袁绍后来用田丰的计策,平定了公孙瓒。逢纪忌惮田丰的忠诚耿直,多次在袁绍面前诋毁田丰,袁绍于是逐渐憎恨田丰。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土崩瓦解,士兵损失殆尽,军士捶胸顿足哭着说:“假使让田丰在这里,我们绝不会到这个地步。”袁绍对逢纪说:“冀州的人们听说我军失败,都应该同情我,只有田别驾先前劝阻我,肯定与众不同,我也惭愧看到他。”纪又趁机说:“田丰听说您大军败退,拍手大笑,非常高兴被他说中了。”袁绍从此有了杀害田丰的意思。当初,曹操听说田丰没有跟随在军中,高兴地说:“袁绍必败无疑了。”等到袁绍大败而逃后,曹操又说:“假使袁绍用他的别驾计策,也许胜败还不可预料呢。”孙盛评论说:看田丰、沮授的计谋,即使张良、陈平也不能超过他们。所以君主贵在能审察(识别)人才,臣子重视估量君主(是否贤明);君主如能重用忠臣良将,那么霸王之业就会兴隆,臣子侍奉昏君,那么就会招来灭亡之祸:存亡荣辱,常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田丰知道袁绍将会失败,一旦袁绍失败,那么自己一定会被处死,却甘冒杀身之祸来尽忠臣的规劝,表明积极建功立业的人做事,是不考虑自己的死活的。诸侯的臣子,都要根据道义来考虑去就问题,何况田丰并非纯粹是袁绍的臣子呢?《诗经》说:“发誓离开你,到那快乐的地方去。”说的就是要离开乱邦,到有道之国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