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地下工程的损害
2014-03-20段乐斋
段 乐 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2)
1 1966年邢台地震(中)
1.1 地震概况
邢台地区位于河北省南部。该区西部为太行山及其山前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洪积冲积平源,地势平坦,海拨高程在20~100m之间。主要河流为滏阳河,由东南向北东横贯全区。1966年3月,邢台地区接连发生强烈地震。3月8日晨5时29分,于北纬37°35′,东经114°55′发生6.8级地震,震中在隆尧县马兰、任村一带,震源深度10km,震中烈度Ⅸ;3月22日16时11分及19分,在相距不远处,即北纬37°53′,东经115°05′,又相继发生6.7级及7.2级地震,震中在宁晋县东汪镇一带,震源深度10km,地震烈度Ⅹ度。
这几次地震使该区30个乡的350个村严重受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地震引起地形地貌变化,地裂缝和喷水冒砂普遍,地裂缝成带状,滏阳河畔裂缝很多,裂缝上、下错动。最大冒砂水直径达1.2m,冒出的泥砂厚达1.3m。
1.2 地下洞室损坏情况
邢台地震使邢台煤矿地面烈度达Ⅶ度左右,邯郸煤矿地面烈度为Ⅵ度左右。据震后调查,地面与地下对地震反映明显不同。地下破坏与地面相比要轻的多,并且随着矿的深度增大,地震影响速减。地震造成的工程受损为:
(1)邯郸牛儿庄矿。地面共有房屋3 950间,破坏22间,裂损471间。宿舍屋顶烟囱约有40%遭受破坏,大多数顶部掉落砖瓦,洗煤楼墙面裂缝,宽0.7~0.8cm,长10余m。而地下矿井副井东北角支柱倾斜3cm,主井架向南倾钭1.6cm,顶板冒落两处,伤6人。副井70层钢架的料石鼓出,第14至15层间1.5m宽、2m长的范围内料石变形,顶板压力增大,致使207对支撑架中的173对产生裂缝,裂缝最宽达0.6m,10对折断。矿井涌水量增大一倍,并有11处冒水。
(2)邯郸蒋树矿。地面共有房屋2 510间,破坏95间,裂损215间。地下巷道裂50余条,顶板冒落多处。裂缝宽0.2~0.3m,长4m。顶板压力增大,压倒10对水泥支柱。
(3)邯郸羊渠河矿。地面共有房屋4 669间,破坏243间,裂损1 482间。矿井下有20多条裂缝,一处冒顶,一处巷道壁变形,一处钢架压弯。裂缝最长达14m,宽0.2~0.4cm。
(4)邢台媒矿。3月8日地震时,张宽矿主井筒出规了三条环形裂缝,并向外喷水。井下76m处的裂缝喷水范围达3.4m远;131m处的裂缝喷水范围达1~1.5m远;134m处的喷水范围达0.5m远。总水量比震前增加20m3/h。3月22日地震时,地表混凝土房顶与砖墙脱离,铁工房隔墙、机电房门头裂缝,缝宽58cm,山墙外倒。砖房3 000余间,裂损65%。农村砖房2 000余间,倒塌3%、破坏30%,普遍裂损。地下情况,在距地表300m左右的井下,大部分人感觉到地震,局部坑木支护的横梁掉下,并有折断。
2 1975年海城地震 (中)
2.1 地震概况
海城县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北部。该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西部为河流冲积、滨海沉积的平原区。属郊城~营口地震带的北段。据历史记载,16世纪以来曾发生过14次5级以上的地震。1975年2月4日,在诲城、营口一带发生了7.3级地震,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该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现代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在地震烈度Ⅶ范围内,有城市三座、县城11个,人口834.8万人。据统计地震破坏城镇房屋508万m2、农村民房86.7万间,各类管道和线路169万m;桥梁2 000余座;水利设施700多处;喷砂埋盖农田180km2。经济损失约8.1亿元,人口伤亡达18 308人,其中死亡1 328人。
平原区砂土液化是这次地震的一个突出点,发生喷砂冒水地区达3 000km,由此导致河岸滑坡、桥梁破坏、排灌站倾斜及地下管道破坏等。一般基岩上的震害比覆盖层上轻。坐落在覆层较薄山坡上的房屋受害较轻,坐落在山下冲积层上的受害较重;余震观测也表明地面加速度在后一种情况比较大。
2.2 地下洞室
(1)隧道工程。该区有铁路隧道和人行隧洞各一条,两隧道相距4km。前者位于地震烈度Ⅸ,后者位于Ⅷ区。铁路隧道全长310.7m,隧道围岩为风化页岩和风化白云岩,无水属Ⅲ~Ⅳ类围岩。全洞均采用压注水泥砂浆加固。洞口挡墙采用现浇素混凝土。震后调查,隧洞未遭到破坏;人行隧道,长约400m,围岩为完整的石灰岩,属Ⅴ类。净宽3m,围岩(积土层)厚34m,断面为马蹄型,衬砌厚20~30cm,洞口为挡墙,均为混凝土浇筑,估计约有一半洞长无衬砌。震后未发现损坏。该两条洞说明,埋深较大者,只要不穿过断层或流砂等不良地质地段,洞身部分在Ⅸ度区,即是不衬护,遭地震破坏亦很轻微。
(2)矿山地下坑道。据震后调查,坑道埋深愈浅破坏就愈重一些;坑道外许多房屋倒塌破坏,而坑道内只有轻微损坏。如2月16日,5.6级余震时,坑道外有破坏,而坑道内作业的工人未感觉到地震。岩石坑道内的破坏要比坑道外轻,其抗震性能较好。
(3)地下井的情况。该区有不少水井,埋深为40~1 200m,震后调查,除下辽河地区靠近渤海的油井和气井有些损坏外,其余所有井没有损坏。水井口用地上式泵房者严重破坏,而采用地下式泵房的,泵房破坏较轻微。所有的破坏及变形,都限于地表及其附近,而且很大程度上与软弱地基有关。地下井的震害则说明深层土的地形变化小于表层。一般讲,井体越向地下,地震对其影响越小。
3 1976年唐山地震(中)
3.1 地震概况
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境内,人口达百余万的工业城市——唐山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路南区,震源深度约11km,有明显的断裂贯通全区。市区大都为地震烈度高达Ⅺ度的极震区,地面建筑物普遍倒塌,幸存者甚少,震害遍布唐山外围十余县,波及百余公里的北京、天津、秦皇岛等重要城市。环绕唐山的道路、桥梁及公用设施严重损坏,交通梗阻,讯息不通,供应断绝。在唐山东北45km的滦县发生了7.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在天津市宁河县发生了6.9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在局部地区加重了震害。唐山市地下有规模宏大的煤矿和众多的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种类多、分布广、延伸长、埋深有浅有深,构成一个立体的地下工程网,天津市地面以下的市政、人防和地铁工程稍密,在唐山大地震后,留下了丰富,真实地下工程震害现象,亦为地下工程的抗震能力提供了一次检验。
3.2 开滦井巷工程
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己有百年的开采历史,矿区东西长约45km,东北部宽约10km,面积达65km2。矿区有7个生产矿,和一个即将建成投产的矿,这8个矿全部为大型矿。井田走向最长的达10km,最宽达4.5km。面积最大的为36.6km2。开采最大垂直深度1 000m以上。煤田成煤于石炭二迭系,呈一向钭构造,两翼不对称,上覆冲积层厚度由数米到数百米,最厚达620m,可采煤层最大厚度达23m。各矿井正常涌水量为0.11~1.43m3/s。矿区处于唐山地震的Ⅸ~Ⅺ度区。震后调查,地表附近的井壁衬砌混凝土剥落,井壁内鼓,深处地下锚喷支护,没有明显损坏。
3.3 车辆巷道及交岔点
唐山矿共11个水平运输巷和19个巷道交岔点,最大跨度为8.9m,埋深638m,处于夹有煤层的页岩中,围岩较破碎。采用钢筋网砂浆锚杆喷150mm厚的混凝土支护,震后检查完好无损。
3.4 地下洞室
所有洞室未遭到损坏,虽有许多洞室被水淹没,但排水后大多完好无损。且洞内设备亦未遭到损坏。
3.5 大巷工程
大巷是指各个开采水平的运输及通风巷道。断面形状多为半圆拱或三心拱,支护形式有锚喷、混凝土砌圈。这类巷道一般均选在比较稳定坚硬的岩层中,受动压影响小,平时维护也较好。部分大巷由于穿越断层,局部洞段处于松软破碎的岩层或煤层中,有的大巷施工质量较差。震后在排出矿井积水后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巷基本完好,无显著震害,只是局部洞段出现拱顶裂缝、下沉、剥落、挤裂、脱顶、墙体内鼓、开裂和底鼓等现象。
4 2008年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涉及面特别大,由汶川—都江堰—成都—北川等地,地震中心在汶川县城映秀镇。地震破坏力度特大,波及范围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地震摧毁了房屋、公路、桥梁,无数生命被掩埋于废墟之中。映秀镇全部被掩埋,成了一堆废墟。在映秀镇附近,岷江上游有太平驿、福堂水电站,下游有紫坪铺水库,映秀周围有:映秀湾、渔子溪一级和二级水电站。地面建筑物全被摧毁。几座水电站地下工程,建筑物基本完好,如太平驿水电站地下调压井,内径30m、喷锚厚度20cm,完好无损。其他几座水电站的隧洞和地下厂房内的人员及设备没有损失,特别是人员无一伤亡。
5 日本地震损坏情况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境内及近海经常遭受地震,自有文字记载的416年间的地震以来,在1 500多年内,平均每年有十多次破坏性地震发生,近百年来平均每年约发生7级以上地震一次。日本地震分为太平洋侧、内陆和日本海侧三个地震区带,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太平洋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严重灾害。
(1)铁路隧道震害情况 震后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铁路隧道震害概况
(2)水电站地下工程震后动态特征。日本电力开发公司(EPDC)拥有11个地下水电站,根据日本的地震特征、地质条件、地下洞室尺寸及其维护条件等,在三个电厂内装设了地震监测系统,用以观测地震运动。监测结果反映:①洞壁受临近岩体位移的制约,洞壁和临近岩体表现为整体;②地下洞室边墙的位移在某种程度上可根据岩体的位移来计算;③洞墙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震中距;④在某些地震中,水平运动使边墙呈现出非平行特征。⑤地下位移的峰值,相当于大地能谱的2%~3%。
日本虽是多地震国家,但据“日本山岭隧道技术规范及解释”称,“日本隧道受到重大震害的实例还没有。日本过去受地震破坏的隧道几乎都是洞口或洞口附件发生变形、崩塌,其原因是因地震造成洞口附近滑坡,岩体崩塌而产生挤压所致”。
(3)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特大地震,日本以及世界一些国家都受到了损害,地震、山体滑坡、核电站污染等,余震级别亦很高,近期难以平息。但对地下工程未见报道,从其救灾情况的图片中可以看到铁路隧道中火车正常运行, 从未听到地下工程有损害的报道。
6 美国地下工程
美国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如1906年旧金山发主8.0级地震、1952年克恩发生7.6级地震及1971年圣佛南部发生6.6级地震,近百年来发生破坏性地震己达20余次。美国专家预言,到2025年沿加州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会再产生一次灾难性地震。
(1)1966年4月18日旧金山西部发生8.3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Ⅺ度,地震造成七八百人死亡,损失8000万美元,供水设施破坏损失4亿美元。旧金山系统中有三个主要水库。震后调查,蓄水库、土坝和一个混凝土坝都保存完好。
(2)1954年12月1~6日内华达州发生了7.1级和6.8级两次地震,该两次地震值得注意的有:①断层破坏对震中烈度影响大,两条断层破坏处震中烈度为Ⅹ度,但结构破坏仅达Ⅶ度;②这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近距离内未引起破坏,但在300km的远距离加州省府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1940年和1979年地震。1940年5月18日发生了7.1级地震,1979年10月15日的6.6级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对水渠破坏严重。
(4)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州发生了8.3级地震,震中在安科雷奇市东约120km海边,震源深度约20km,死亡125人,损失3亿多美元,该次地震特点:①地面变形大,海底隆起达10m,陆地多处下沉数米,海啸范围广;②强震动周期持续时间长,估计震动周期大于0.5s,持续时间达3min左右;③液化引起的震害严重;④震中区地震烈度分布零乱。
该次地震引起的滑坡、地面下沉和海啸给铁路路基、桥梁造成极大损失,修复工程进行了两年,耗资2 200万元。但对于隧道震害极轻,不影响正常运行。
(5)1952年7月21日在克恩县发生了7.6级地震,地表断裂至少长22km,震源深16km,8月27日发生了5.8级的余震,该次地震特点:①断层破坏对震中烈度有影响;②破坏有积累效应,如7月21日对城市破坏严重,而8月27日1次5.8级的余震,对诚市破坏却更加严重;③无筋砖结构震害重,而采用配有竖向筋者震害就轻得多。
7 必须高度重视强震对地下工程的影响
地震时对地面工程造成的严重破坏是众所周知的,而对地下工程的破坏如何呢?过去由于地下工程所受的损害也较低,所以人们对地下工程的抗震重视、研究的程度相应地低于地面建筑。但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广泛应用了地下工程,促使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其成果甚少。根据上列资料看,虽然人们在强震区修建了不少地下工程,但是仍须高度重视,建议充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地质工作,搞清高边坡的稳定问题、砂土液化等地段,并应尽量避开,若不能避开时,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如傍山隧洞应尽量靠山体内部,保持有足够的覆盖厚度,洞门设计除考虑滑坡的影响外,并应考虑地震滑坡后堆积物的超载和堆碴堵塞洞口等;
(2)查明地下工程所遇到的断层的活动特性,如活动方式、断层长度、活动速率等,借以推断断层在工程使用期内是否会发生地震及可能的震级、产生的错动量,从而对地下工程提出避开、设防或按一定规定进行加固;
(3)对需要设防的断层带,可采取反拱使断面闭合、衬砌与围岩之间必须进行灌浆,不许留有空腔,采用柔性好的钢筋网或钢纤维喷混凝土支护措施,以适应大的变形;
(4)在地下工程所跨越的活动性较大的断层上,应布设专门的监测系统,监测断层活动情况。加强正常的维护工作,在地震将要发生时,对地下工程的运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和减轻损失;
(5)隧洞及地下厂房交通洞的洞口、明洞、洞口段、浅埋隧洞、偏压及不良地质段,均应采取整体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对软弱围岩亦应进行加固措施;
(6)对洞内支护,宜采用柔性大的支护,并采用吸收振动能量的粘滞性材料进行回填,使衬砌与围岩密贴,形成整体,增加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地下工程本身都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只要充分考虑和利用地下工程有利的条件,在强震区(烈度≥Ⅵ)对地下工程加强维修,发生地震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坏。
8 对瀑布沟地下工程提出一些建议
(1)地下工程中所有的衬砌与围岩之间必须进行回填灌浆,回填灌浆形成的水泥结石,应能使围岩与衬砌成为整体结构,满足传递抗力的要求;
(2)地下厂房的顶拱与边墙,应加强与围岩的连接,以防巨震脱开;
(3)洞口、特别是地下厂房交通洞口,不应布设建筑物,洞口附近的边坡,特别是高边坡,应进行加固,加固深度应大于卸荷带深度;
(4)在巨震时,出线井虽设有电梯、楼梯等、井口有启吊设备,遇地震时,必要关闭电源,电梯停用。井口安全不能保证,故竖井不能作为安全通道。因此建议利用施工支洞,另设一安全出口;
(5)对于地下厂房的关键洞段,要进行固结灌浆,加强岩体的整体性;
(6)对坝前河道右岸的拉裂体,除加固外,应设置监测仪器,加强监测,一旦遇有特殊变化,必须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