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2014-03-20洪晓楠
王 路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
一、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全球化首先指的是经济全球化。随着历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全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全球化的研究内容,从而使文化全球化这一术语及对其的相关探讨出现并流行起来。文化全球化具有两种层面的含义,作为结果的全球化与作为过程的全球化。作为结果的全球化是指不同文化共同体在交往过程中文化共性不断扩大,逐渐消除文化之间的地域界限,形成一种有机文化体系的趋势。作为过程的全球化是指不同文化在日渐紧密的交流与对话中,表现出文化融合、摩擦、冲突多方面混合共存的过程。作为结果的全球化与过程的全球化相互依存,只谈结果或者只谈过程都不是对全球化的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既是结果又是过程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只能产生于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不是自文化产生就存在的。
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文化全球化随之产生。经济全球化开始于18世纪末期工业革命的兴起,所以文化全球化真正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后。文化全球化自工业革命之后开始逐渐产生并平稳发展,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才进入文化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时期。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完全确立起来。全球范围内高效率机器化生产模式的广泛确立与资本的循环流动和向外扩张,正式开启了全球文化的普遍交往,文化全球化就此形成。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与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强烈增长需求。经济的增长需求刺激技术的改造升级,技术的革命创造了新的生产力,打造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前景,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突飞猛进地增长。国家间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形成又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起来。二战之后,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与资本运作迅速发展起来,商品开始出现全球化消费的现象。国家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的缩短,文化交往伴随着商品全球消费开始全球范围的蔓延。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纸浆造纸术、机械印刷机的发明,电报、电话、无线电的问世,缩短了文化交往所需的时间,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往与传播。此外,一批国际组织的建立也成为推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国家电报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联盟的成立以及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系统的创立。
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全球化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在这一阶段,“国际分工由垂直式发展为水平式、综合式,不断深化,加强了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1]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全球各个民族国家在文化交往的速度、频率、空间等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兴起也大大地促进了文化全球化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得到某些国家支持的跨国公司通过海外输出的方式,向他国进行大众文化产品的倾销,使人们在此种文化产品的熏陶中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为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最大动力应属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实现了文化的零距离传播,同时大大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成本与费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文化全球化实现了更深远的发展与更重大的影响。
(二)文化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西方强势文化的全球化
全球化,准确地说是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紧密的经济关系、频繁的贸易往来以及全球运转的资金链条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深入渗透与交流。但这种交流并非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其实质是对经济全球化中各种势力,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价值关系的体现,表现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等。
文化帝国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以传播、销售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为手段推行的文化价值扩张,目的是将全球文化构建成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同一文化全球化模式。以美国出版业为例,1984年,美国图书出口总额为6.43亿美元,到了1993年,美国出口图书就高达到16.98亿美元,10年中翻了两番。1998年美国图书出口占世界图书总出口量的21.8%,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美国图书的出口额每年呈递增态势,2006年美国图书出口总额增幅2.8%,2007年美国图书出口总额增幅为9.6%,出口总额高达 21.3亿美元。这些带有宣传美国生活方式、文化内涵乃至政治制度的图书制品,传播到世界各个国家,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人们在阅读之后,对美国的文化、风土人情、饮食生活、乃至其宣传的民主、法制与人权产生不可遏制的向往与崇拜。移民、留学首选美国,汉堡薯条要吃麦当劳,比萨饼必胜客的最正宗,三明治除了赛百味没有其他选择。除此之外,《超人》《蜘蛛侠》《美国队长》等好莱坞英雄主义大片风靡全球,以超人为代表的英雄主义形象深入人心。当代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多以此为标准,曾经为我国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抗日英雄却被遗忘在脑后。大量事实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界研究的控制。这意味着他们在强化自己的“文化全球化”战略,“其战略目标在于瓦解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独立自主的文化价值观。”[2]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将以西方价值观作为普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企图将文化全球化变成同一文化的全球化。
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公开质疑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认为文化帝国主义不存在原初形式,存在的只不过是在不同语言的内涵中,对它的不同解读。汤林森的这一观点无非是站在美国立场,在全球范围内肯定和推广美国文化,为美国文化的全球扩张进行的辩护与开脱。虽然不能将世界文化打上美国化的标签,但是事实表明,“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人们不得不把美国文化与本土文化当成共存的现象看待。”[3]谈到文化全球化,最应该警惕或许不是民族主义问题,而是另一种倾向。“文化和民族与流行或传统文化的形式是一致的,而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在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逐出并取而代之。美国文化已渐渐成为他们界定全球化文化的真正核心。”[4]
2.多元文化的全球化
虽然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交流的不平等与西方的文化霸权,但不可否认,文化全球化更包括多样文化的存在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除了自身文化以及耳熟能详的优秀文化外还存在着多种各异的文化。
伴随全球贸易的密切往来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文化不可逆转的趋势,正确认识文化视域下的全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真正的文化全球化应该是多元文化间的互动,即不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融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震惊学界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决定了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主旋律,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矛盾。将文化全球化视为美国化、西方化、同质化是错误是片面的,文化全球化应该是不同民族文化共存且相互对话与融合的过程。文化的融合仅仅是文化全球化的一方面,更加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碰撞。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必然是对某种符合民族生存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反映,具有特殊的价值及存在的合理性,不应该被任何一种文化所取代。不同文化间的深入了解与持续对话会暴露自身文化的不足以及与它文化的差异。承认、肯定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接受与认可,更是对民族文化的维护与保障。只有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文化才能共存发展于相互尊重与和谐的氛围中。正是这种基于多元文化共存状态下的民族文化差异性不断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的差异性使我们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弊端以及异质文化的精华,文化自身具备的能动性不断推动民族文化汲取异质文化养分,实现民族文化的优化升级。通过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来实现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进步,使民族文化更加生意盎然,更加生机勃勃。充满交流与摩擦的文化全球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优胜劣汰与推陈出新,其结果不仅达到本族文化的自我相对优化,同时也实现了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文化创造。中国文化的发展恰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文化以自身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特性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不仅自身没有被取代,相反创造出更有活力的文化,使中华文化不断被发扬光大。
萨义德在其著作《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对文化帝国主义批判后提出了“共同文化”观点,他倡导一种文化交流和多元共生的文化话语权力观,换言之,他提倡的是多元文化立场下的文化对话,既有认同也有冲突。总的来讲,在众多文化全球化现象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最主要的表现。其中冲突与融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的冲突中包含着文化的共存与融合,文化的融合又必然存在文化的冲突,正是在冲突与融合不断交织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的整合。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力寻求不同优秀民族文化间的交汇点,以实现不同文化存在下的和谐发展。
(三)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通过梳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分析文化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文化全球化产生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 (资本、劳动力、技术、商品等)和市场机制超越本民族或国家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内流通、配置与组合。”[5]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基础,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发展动力与传播手段。首先,经济全球化完成了劳动力、生产资料、商品、资本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经济的全球化需要跨国企业的工作人员与相关组织在世界不同地点的分公司从事本职工作,并时常会变更工作地点与环境。属于不同民族、国家的工作人员在全球广泛而快速地流动,有利于促使各民族国家文化间的进一步交融。再次,经济全球化中全球性问题的激增,有助于刺激人们共同价值与意识的形成。最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一步发展,为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先进的物质媒介。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文化全球化得以产生。
经济全球化拉紧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距离,使地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由于生活在地球村的成员自身实力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成员之间不平等的对话。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拉紧国家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的不平等。当今时代,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依靠的是文化话语的霸权,其与以往军事政策相比,一大特点是将文化的输出与贸易与科技的输出结合起来,在与他国进行贸易往来、高端科学技术传播的同时认可其文化,使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企图以西方的价值观念来主导整个世界。将世界文化发展为美国化、西方化的这一行为其实质可以归结为文化帝国主义。所谓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基于优势的物质条件之上,运用经济和政治的力量,宣扬和普及自身文化的种种价值观、行为模式、制度和身份,使他国国民成为顺民,心甘情愿服从帝国主义的阶级利益。”[6]萨义德在其代表作品《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批判锋芒直指美国,他认为领土侵占与军事打击的帝国主义已不再可能,取而代之的是在文化领域中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殖民,以及“通过文化刊物、旅行以及讲演等方式逐步地赢得后殖民人民。”[7]以美国电影产业为例,美国电影的生产量只占全世界的小部分,但其上映收入约占全球各大院线收入的70%。自1991年起,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在10年中增长近一倍,并且其票房的大部分来自海外票房。2004年,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总票房达到255亿美元,其中156亿700万海外市场票房收入远远将95亿3000万的国内票房收入甩在身后。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带来的文化全球化获利的仅仅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文明。
网络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书信、电话等原本最主要沟通方式逐渐被网络超越,人们利用电话、手机等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语音留言、信息发送等,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即时联系。网络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结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朋友,通过交谈可以对各个不同形态的文化有所了解与认识。并且网络技术被应用在文化传播领域,有着以往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在此意义上,网络技术推动着文化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
二、文化经济化的趋势
(一)文化经济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趋势也日趋显现,文化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孕育而出。在国外,文化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新的交叉学科,并且发展地相对成熟完善。文化经济在我国属于舶来品且研究相对较晚,文化经济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理论学术界。文化经济理论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经济与侠义的文化经济。广义的文化经济主要探讨文化对于经济的意义,文化经济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文化对于经济发展作用与影响。侠义的文化经济主要探讨的是以文化资本为主导,以产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服务提供的新型经济业态。狭义的文化经济是本文展开文化经济化论述的主要层面。
文化经济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归为萌芽期、发展期与成熟期。文化经济发展的萌芽期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这一时期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传统消费规模相比之下十分弱小,文化资本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兴资本。与此同时,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提供水平息息相关的传播媒介改变原本相对落后的状态,得到发展与壮大的传播媒介为文化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在文化经济的萌芽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各国都将和平共处作为发展的主旋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世界产权组织的建立以及签订的一系列保护文化艺术作品与表演者、制作者的公约,都为文化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环境。伴随两次工业革命,与文化传播有关的新工具也相继问世,印刷机的问世、留声机摄影机的发明都为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是文化经济的发展期。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成果使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脱离了只追求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状态,文化产品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大众消费出现了多文化倾向,并呈现出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的明显趋势。”[8]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享有的特权,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宣告到来。“文化受众的广泛性决定了传播方式的变革,文化的大批量生产成为时代的选择,”[9]即文化产业形成并飞速发展。此时的文化产品成为批量生产并为多数人共享的商品,文化转向产业化趋势,并成为提高大众生活乐趣的源泉。随着收音机、刻录机、电影摄像等技术的出现,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出版、电影、音乐、剧院、旅游等一系列新兴文化娱乐产业,比较具有知名度的有EMI百代唱片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西蒙和舒斯特公司等。一时间,文化产品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已经成形。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地商业化,以其独有的特点和爆炸式的传播速度,催生文化经济飞速发展。除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以及移动电话与电脑的融合所引领的“数字化”浪潮,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88年,美国电影、电视、音乐、出版等行业第一次超越农业与制造业,成为美国出口第一行业。“同年,日本娱乐业仅电子游戏机的生产经营收入就已超过日本汽车工业产值。”[10]文化产业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说明文化经济形态已经发展成熟。
(二)文化经济化的具体表现
1.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基本成为了文化经济的主要形态及代名词。文化产业,顾名思义,是文化与产业复合而成的产物,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复合,其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事生产活动并创造价值是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作为物质生产实践产物的文化,同样具有此种特征。因此,文化就其自身而言,既是文化又是产业。
文化产业的形成意味着文化的商品化,即日渐繁多的文化种类以越来越高的程度融入经济活动中,文化由意识形态、精神文明领域向物质的、世俗的领域扩张,愈加具有物质商品的形态。伴随着经济元素的注入以及产业化的发展,原本唱歌、跳舞、体育运动等单纯的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了激光唱片、话剧演出、影视表演、演出经纪代理等新兴的娱乐传媒行业以及NBA、斯诺克、方程式赛车等商业体育联赛。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已涵盖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用品等九个行业。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周边辐射的其他行业,例如与休闲娱乐相关的时装、美容彩妆行业,与网络建设相关的软硬件生产与研发以及广告、咨询服务业、教育培训等其他行业。由于具有经济效益高、发展速度快、低耗能、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点,文化产业已成为多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1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产值的25%,相比2005年增长5%;英国文化产业产值占 GDP总产值的7.8%,相比2005年增长2.8%;日本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产值的15%,相比2005年增长8%。除此之外,全美最具有经济价值的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日本最具有经济价值的400家公司中,81家是文化企业。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文化产业大国,自1996年开始,版权产品超越了农业、汽车、工业等传统产业,其拥有的三大电视巨头以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生产基地——好莱坞使其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40%。我国的电影市场也不甘示弱,2009年中国在境外举办中国电影展100次,其中国产影片578部,47部国产影片销往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高达35.17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创造,同时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起点、新动力。
2.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
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济与文化逐渐展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即经济与文化之间界限消失,彼此互相交融,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性力量,文化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显现,以文化产业不断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社会中的文化取向日渐明显,经济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持续增长。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具体表现为: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的双向互动。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文化与经济二者之间互为辩证地存在。任何文化都是对一定生产方式的反映与表达,经济内容的变动势必影响文化的表达与作用。当今,经济形态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文化自身具有的经济功能愈加得以发挥。另一方面,作为物质生产成果的经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意义,因此,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
所谓文化经济化是指经济发展中文化因素的经济功能不断得到展现,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关键性因素。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参与的不断增加,文化生产与管理中市场手段的引入,经济元素的参与使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文化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文化经济化的最直接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形成,在文化经济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截然不同的清洁无污染的新型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使文化自身所具备的商品属性释放出来,使文化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新模式,同时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与机遇,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文化含量将是决定企业商品价值的关键性因素。”[11]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广告等一系列行业愈加注重产品中的文化含金量,只有不断优化产品才能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欲望,才能实现产品的自身价值。
所谓经济文化化,简单来说,经济产品中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强,文化内涵愈加丰富,文化含量日渐增高,经济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中大量文化理念地注入,文化已然成为关乎经济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商品的包装、推广、销售、广告设计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原本单纯的经济、管理行为,随着文化因素更多地融入市场经济,在商品生产、企业管理领域衍生出设计文化、营销文化、广告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管理文化、品牌文化等一系列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新事物。例如,属于商业、服务业的饮食、酒水、茶叶等行业,随着文化产业与网络信息平台的推广以及经营理念管理者的精心打造,逐渐形成了耳熟能详的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谈及北京烤鸭、狗不理包子、火锅,想起的是拥有美食王国的中国;谈及红酒,想起的是拥有众多世界红酒品牌的法国;谈及茶文化,想到的是以茶道文化文明世界的日本。可口可乐被打上美国文化的标签,钻石则被赋予象征永恒忠贞幸福的意义。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商品实际的使用价值、实用性与功能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取决于其品牌形象、设计理念、视觉品味等因素。企业推广产品的热销程度,不仅取决于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高低,而且取决于产品的策划方案、营销理念、广告设计以及企业自身知名度、信誉度等诸多因素。商品的文化含量与文化附加值成为决定商品价值的重要成分,文化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就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越强。商品的文化内涵已成为衡量其经济意义与商业价值的重要标准。
(三)文化经济化产生的原因
通过梳理文化经济化的发展历程,文化经济化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物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文化经济主体利益的驱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越高的需求层次所包含对文化需求成分越多,当人满足生理需求后开始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呈阶梯式增长。在手工业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尚且不能得到满足。两次工业革命后,机器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社会财富大量积累,欧洲首度出现相对来说比较富裕的劳动大众,有能力不光只是照顾需求,而可以从欲望角度来对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这证明只有当生产力足够发达以致物质消费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产生精神消费的欲望。
伴随物质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大众的经济收入提升以及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引起劳动大众对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人们对多样化文化的需求是驱动文化经济化产生的直接原因。人总是处在一定的发展中,总是追求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当物质条件得到满足时,才会表现出对精神需求的强烈渴望。满足这一切需求意味着文化产品消费的开始,有需求才会有生产,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更意味着生产的起点。因此,代表大众需求的电影、音乐、出版、摄像等的一系列文化娱乐产业开始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同时期,EMI百代唱片、时代华纳、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文化产业巨头企业相继崛起。
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也是市场经济,有市场必定有竞争与利益的存在。“文化企业是文化市场的竞争主体,是文化经济的微观基础,”[12]也是文化经济利益主体。文化企业与其他企业性质不同,不能单纯追求企业经济利益,而是寻找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企业必然不会放弃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文化企业的生存依靠文化产品的交换来实现产品价值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文化企业把握大众对于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力求实现产销对路,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以品种、质量、数量的优势,满足劳动大众的需求,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与利润。正是文化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三、文化网络化的趋势
(一)文化网络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大潮异军突起,其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与规模席卷世界。激增的互联网用户与飞速扩展的使用领域,预示着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谈到文化网络化必然与网络文化的脱离不了关系,文化的网络化传播造就了网络文化。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大规模风靡全球,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媒介、新工具,在文化网络化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应运而生。文化网络化更倾向于文化依托互联网进行交流与传播的表现趋势,而网络文化则是指在基于互联网技术上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的总和。网络文化更加追求实效性、情感的表现、以及语言的幽默、诙谐。
对于文化网络化的研究,可以从网络与文化两个角度结合起来去理解。认识到网络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产生的影响,同时更注重网络对于文化内容的改变与文化模式的转型。文化网络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WEB1.0和WEB2.0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不仅提高了处理速度与容量,同时减小了计算机原本庞大的体积。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工业领域、科研领域以及家用领域。20世纪90年代,伴随World Wide Web的诞生,互联网的应用得到普及,开始进入了WEB1.0时代。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注重文化信息的共享,以商业公司为重点将之前网络上没有的人类文化知识通过商业力量放到到网上。处于WEB1.0时期的文化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点击浏览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的文化信息内容,仅仅体现了多元性、开放性、技术性、虚拟性等特征。进入 WEB2.0后,与 WEB1.0相比有很多改进之处,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更加注重交互性,信息由之前的共享演变为分享。在WEB2.0模式下,用户分享很容易实现,用户可以不分时间、地域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户以兴趣为聚合点形成符合自己兴趣的社群,用户活跃度大大提高,并且平台的开放度也得到了提升。基于WEB2.0环境下的文化网络化,更加凸显其交互性与开放性,文化的创作者同时也可以是文化的接受者,急剧扩张了文化的影响力,使网络化的文化成为大众每日生活的必需品。
(二)文化网络化的具体表现
1.数字化成为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
20世界90年代,计算机与互联网开始大规模的兴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娱乐活动得以丰富,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网络作为新兴的文化载体,其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传统文化载体的优势已经渐不明显,文化网络化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图书馆数据库。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图书文献、报纸期刊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手段。查阅资料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图书馆以及借阅室订阅购买的期刊文献,不仅查找繁琐,而且信息量有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程序软件的升级换代,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文化的存在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文献期刊不再以出版物的形式存在与传播,数字化的存储形式以及网络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其重要特征。信息资料以数字化的形式录入到资源库中,并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组织和规范加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对图书名、作者、关键词等的搜索实现对海量数据库的查询与检索。事实上,数据库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延续。
其次,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第四媒体。其以数字化特征,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接受者与制造者多维互动等传统媒体所无法超越的优势。在此背景下,传统出版业开始转型,报纸、杂志、学术期刊开始走向数字化出版的方向。“据统计,2008年全球科学技术的电子出版业市值达110亿美元,占全球出版市场的2/3。”[13]可以预见,数字化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我国,《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学术期刊网站是学术期刊数字化的主要途径。中国知网为超过4000万用户提供168个专业主体图书馆,万方数据库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五大类七十多个类目共4529种科技类期刊文件。
最后,文化的网络化应用。互联网的发展与完善,新兴的网站、BBS、博客、贴吧等网络工具实现了文化的网络化应用。例如,中国孔子网,利用互联网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建立孔子学术研讨与文化交流活动的平台,致力于儒学的全球传播与交流。BBS、博客、贴吧也为文化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在论坛、贴吧提问讨论。除此之外,网络小说、读书频道等等都基于网络应用环境下的文化传播。
2.多样化网络语言的形成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人们在通过社交软件、社交网站以及网络媒介交流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以其简单性、娱乐性、生活化等特点,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中广泛使用。
网络语言的多样化大致体现在谐音词、字母类语言、符号类语言、娱乐类语言和被赋予特殊含义的实事热点语言。谐音词分为英文谐音、中文谐音和数字谐音。英文字母“U”代表“你”的意思,英文“too young too simple”用“图样图森破”来代表,表示太年轻、太天真的意思。“酱紫”表示“这样子”,“稀饭”表示“喜欢”,“卤煮、露珠”表示“楼主”。“55555”表示“呜呜呜呜呜”的哭泣,“1314”表示“一生一世”。
字母类语言多是利用英文单词或中文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表达主题意思。“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为自己做。“GF”是“Girl Friend”的缩写,意为女朋友。“BT”是“变 (bian)态 (tai)”的缩写。“PS”是“Photoshop或postscript”的缩写,意为用做图工具美化照片或补充说明的意思。
符号类语言多为通过发音或象形的方式,用符号来表达特点的意思。“囧”本义为“光明”,由于字形像一张不高兴的脸,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表示“微笑”,“>_<”表示“害羞加可爱”,“〒_〒”表示“哭泣”,“==”表示“等等”。
娱乐类语言一般多指在网络或社交媒体上调侃性的语言或具有特殊含义的短语。“神马都是浮云”起源与天涯论坛上的小月月事件,意指“没有什么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同时可用于自我安慰”。“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起源于猫扑大杂烩的恶搞贴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给力”表示“东北方言带劲、过瘾”的意思,“山寨”表示“仿造”。“不觉明厉”表示“虽然没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人艰不拆”表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你这么××,你家里人知道吗?”来自于网友的评论与回帖,用来表示嘲讽与不屑的意思。
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新闻实事热点语言是取自政治新闻、社会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将其独立使用。“房姐”起源于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在京有二十多套房产与4个身份证的新闻事件,指拥有多套房产的女人。“我爸是李刚”起源于河北大学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肇事者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去告,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李刚”成为网友嘲笑富二代、官二代的流行语。“做人不要太CNN”起源于CNN在报道西藏打、砸、抢事件中,严重扭曲事实真相,抹黑中国形象,用以表达做人不要太过分,不要胡说八道的意思。
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应以综合、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评判,而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加快交流速度、增添表达趣味的同时,也会导致语言的粗俗泛滥与沟通障碍。
(三)文化网络化产生的原因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文化网络化的形成与发展和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网络化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从技术层面看,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的特征,是传统媒介与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从精神层面看,网络具有多元性、自由性的特征体现了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追求。
互联网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初期。互联网原本主要用于军事的信息传递,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升级,网络逐渐转为民用,应用于工作、生活中。互联网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虚拟的世界具有无限的存储量、包容性与自由开放等以往任何技术与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计算机作为网络的传输终端,其飞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使网络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不分地域、没有国界的世界,文化在网络世界的存在与发展突破了现实的地理界限,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国家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共存与发展,多元文化共存于此。网络成为展示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广阔平台,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与新文化的资源集散地。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使得不同文化可以在网络上没有障碍、平等的交流,一种文化可以被翻译为多种语言供人们选择与阅览。同时,网络可以实现文化的发散式交互性传播,即言论的发表者或者文化产品的作者可以与任意读者相互独立交流。此外,文化自身的创造性与超越性也促使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文化科技化在文化发展中起着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动力引擎的作用。
生产力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种类的需要也越来越广泛。网络具有的跨时空性使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地域的文化集合于此,将人类历史文明全部展现在大众面前。文化网络化以其内容的多元性、自由性满足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追求。
四、文化全球化、经济化、网络化的一体化
(一)文化网络化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
网络的产生对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同理,文化的网络化对于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印证了时代的进步与人类文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新型工具和载体,大大提高了文化现有的传播效率。数字化与网络化具有传统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时效性与虚拟性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时间与空间。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大众无需购买任何纸质书籍、杂志、报刊或定时收看广播、新闻,处于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瞬间获取想要的信息,实现文化与人之间零距离、无时差的传播。网络化使文化信息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真正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同时,数字化、网络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促进文化产业跨国界、跨语种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以网络化的形式实现无国界无种族的传播,同一种文化产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向世界范围内辐射传播。网络化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为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二)全球化是文化呈现多趋势发展的前提
全球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现象,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作为现象的全球化不仅包含文化,而且涵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作为过程的全球化使文化展现出多维化的发展形态。全球化开始于经济的全球化,随着各国贸易往来的不断频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周转循环,世界经济联系日渐紧密起来。经济的联结与资本的流动带动了文化与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经济产品与文化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独属于各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多地展示在大众面前。本民族文化与它民族文化开始双向交流,融合中包含着冲突,冲突中又包含着融合。文化开始进入了全球化进程。市场经济的供需自由调控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球经济发展表现出信息业为主的特征,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日益重要,文化成为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产业,广播、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产品创造的总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比重。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宽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人们可以实现大量文化资源的信息共享。借助网络平台,不同的文化资源可以随意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可以任意交流,进而实现了文化的网络化发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文化也是如此。文化各发展趋势之间不是独立地存在,它们同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交织发展。
(三)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化的相互促进
作为经济全球化在文化方面的衍生现象,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经济化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保障。通过上文对文化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分析可知,文化全球化是多元文化间的互动,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辩证统一的过程。民族文化想要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步,必须能够抗衡异质文化与殖民文化的侵袭,使本民族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并不断传承发扬。文化经济化恰恰具有此作用。文化的经济化,不仅增加了经济商品的文化含量而且增加了文化产品的经济意义。随着经济商品的全球流通,包含在其中的文化信息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文化产品经济意义的增强也提升了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文化经济化是维护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稳定独立发展的坚强后盾。
反之,文化全球化的平稳发展有助于文化经济化的顺利进行。文化经济化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与支持,其建立在其它民族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可的基础之上。文化全球化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民族文化的展示舞台,使民族文化有更多的机会被世界所了解,为本民族文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在此意义上,文化全球化有助于文化经济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