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武术类课程设置探究

2014-03-20倪金福王晓东

关键词:武术体育课程

倪金福,王晓东

(1.福建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364000;2.中国计量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不少高校都在体育课程中开设了武术类项目,有别于球类、田径和其他项目的是,虽然都是武术课,但各校具体开设的内容却各不相同。即使教材相同,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法也大相径庭。武术教学整体效果参差不齐,对武术课程的批评和争论之声不断。虞定海等提出,“面对博大精深、流派纷呈的中华武术,以什么标准、将哪些拳种和技法作为素材进行教材化处理,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显然,我们武术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1]温力先生指出,“学校武术必须进行彻底改革”,目的就是“使它能适应今天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2]

一、武术类课程目标

目前各高校实际开设的体育课程中,一般并没有直接以“武术”命名的课程,而是以“太极拳”、“剑术”、“南拳”或“女子防身术”等武术的具体形式出现,所以只有“武术类”课程。由于武术类课程的上位是体育课程,讨论武术类课程设置的问题,必须也只能置于体育课程的视角之下。

2003年开始施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等学校体育的性质、地位、功能、目标、规律等做了新的阐释。武术符合《纲要》“课程性质”中的第一条“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第十一条“确定体育课程内容主要原则”中“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求,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突出代表,这是高校体育课程中设置武术类课程的学理依据。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针对自1985年至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连续下降的严峻形势,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如此密集发文,可见国家对于学校体育高度重视。

武术类课程以具有攻防特点的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合理的武术教学和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基本目标,进而实现提升生存能力、修身养性、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发展目标,这就是武术类课程的目标体系。此外,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安全自救、生存能力也是武术课程所要面临的课题。

梁启超曾言:“确信中华文明实全人类极可宝贵之一部分遗产,故国人对先民有整顿发扬之责任,对于世界有参加贡献之责任。”武术与许多“国粹”逐渐式微相比,毕竟在高校中还保留了这样一块传统文化的阵地。武术除了体育功能之外,其文化功能越来越被重视。武术从历史中走来,文化是其血脉。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重视武术的文化意义。

二、实现武术类课程目标的条件

课程论专家陈侠认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3]影响课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有学科发展、师资条件、学生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课程的影响是综合交错的。

一是武术运动和学科因素。武术历史悠久,而武术学科相对年轻。对于武术概念从上世纪50年代讨论至90年代,现实中的中国武术更是种类之多,难于尽数,风格各异。武术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又人言言殊。由于武术管理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的武术运动指导机构是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体育工作服从于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隶属国家教育部。这种管理格局使得武术运动自身发展成果很难直接用于学校体育。以往的武术类课程往往站在以武术为主的角度来思考武术问题,总要考虑武术自身的体系、系统、规范和完整。《纲要》指出:教学内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因此,武术类课程也应站在武术能为学校体育、能为满足学生需要做些什么的角度上来进行课程设计。

二是学生因素。课程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他们是课程的参与者和课程目标的实现者。当代大学生追求思想独立,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易于接受新事物,竞争意识较强,但耐挫能力较弱;追逐时尚、爱好广泛但容易迁移等。当现实中的武术课程面对这一大批鲜活的年轻生命时,必须思考武术课程拿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给当下的大学生们。

三是师资因素。专职武术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较十年前有了改观,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职称结构有改善但不能完全代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提升。理想的武术教师应该是文武兼备型,有老传统也有新思维。这涉及到体育院校课程设置问题和武术教师自我成长等复杂问题。换一个思路来考虑师资的问题,还可以打破武术技术壁垒,或者转变武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普通体育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武术技术也能进行武术教学。

区别于师傅带徒弟和教练员带运动员,高校体育课程采取班级授课制,一名教师每次上课面对三四十名学生,课程采取每学期选课的形式。《纲要》规定每学期体育课时为36学时,即使全部用于学习武术(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除去节假日和体质测试等),按一般体育课中合理的学生练习密度在20~40%之间计算,每学期课堂上学生真正用于武术练习的时间为5.4-10.8小时。

上述因素都决定了普通高校武术类教学只能是基础性的和普及性的,这就需要实际的武术课程设计和实施要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用足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条件。

三、武术类课程的设置

(一)尊重传统的武术类课程

选择什么样的武术教材说到底是一种武术观,就是如何看待武术的问题。这是令人既着迷又困惑的地方。将武术视为格斗技击还是格物致知,是修身养性还是生活、文化、养生甚至是身体艺术等等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或在教同样一个技术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指向。

视武术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则会表现为尊重传统武术和武术传统,尊重拳种、技法、文化。更多以经典武术运动为课程形式,将武术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文化陶冶融入其中。这类课程可以根据《纲要》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要求酌情选择和设计。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是其特点,“寓文化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是关键,做好这一点又有相当难度。片面强调武术的博大精深反而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还要贴近课程实际,将文化元素预设在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就像相声的“包袱”一样,要有很多巧妙的铺垫。这是需要教师的功力和精神家园的坚守,这件事做久了,做好了,沉淀下来的才是文化。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选择性服从于时效性。因为武术的可选择性实在是太强了,可以采用武术操的形式、游戏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拳术、器械、功法、有条件的对抗等形式。从经典和传统中撷取精华,在这一点上,武术可以说是占尽先机,这类课程形式也应力求丰富多彩。王建华提出套路运动以武术操、散手操和小套路的形式出现;格斗运动按照攻防游戏、实用防身术、模拟对抗形式体现;功法运动以达标和武术养生、健身功法形式体现。[4]吕韶钧等建议“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扬文化”;[5]蔡仲林等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6]这些都有具体的指向和现实的意义,在具体武术课程中是“突出拳种”,还是“淡化套路”,是教拳还是练操,较长的套路还是较短的套路,是练功法还是做游戏,要视课程的目标、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条件允许,学生喜爱,就可以多教、多练;有的时候则根据情况要少教、精练,选择性服从于实效性。

(二)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的武术类课程

武术类课程不仅要尊历史,重要的是要立足当下和面对未来。这类课程更加机动和灵活,基于健身的目的,可以抽取某些武术技术作为素材,此时,不必考虑武术技术自身的完整性。如为了发展柔韧性和下肢力量,可以选择武术腿法进行教学、练习甚至比赛;为了发展爆发力和协调性,完全可以只选择武术中的跳跃动作进行教学。厦门大学将爬树列为一门体育课程给了武术课程很多启发,田径项目中推铅球、投标枪都可以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武术中这样的素材可以说不胜枚举。

如果将武术的上位概念抽象为生存再来看武术的时候,武术的外延就会开阔许多,为规避灾害、保全自己的许多生存技能,也都可视为武术教材的范畴。

根据“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综合创新是武术类课程未来的出路和方向。高校还会有新的武术课程形式和内容,武术也将成为活的历史和会动的长城,焕发新的生命。

四、结语

由于武术本身的多形式、多功能,以及蕴涵其中复杂的民族感情和社会、政治、文化托付,武术类课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使命,课程必然有多种目标指向。武术类课程目前呈现出的开放、多元的状态是历史的选择,这是武术丰富性的体现,是高校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块宝贵阵地。

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和条件决定了武术类课程以促进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生存能力为基本目标,其它发展目标的实现都建立在基本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在打破统一教材和统一大纲形式后,武术类课程会有一个分化过程,总体表现为尊重传统、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课程建设应顺应时代要求和现实条件,既要立足高远,也要脚踏实地,注重内涵式发展,兼容并蓄,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材内容和课程形式。

[1]虞定海,张茂林.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23-26.

[2]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29.

[3]陈为瑽,李志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1.

[4]王建华,王晓东,高嵘.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建设与改革的研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92-94.

[5]吕韶钧,武冬,汪晓军,等.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2.

[6]蔡仲林.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猜你喜欢

武术体育课程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