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五个对接”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为例

2014-03-20方伟骏李朝林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期课程体系校企

方伟骏,李朝林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2)

根据教育部重要文件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的指示和分析,受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案应明确执行“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本文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受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重点专业——应用电子专业为研究载体,研究贯彻中央精神,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良和优化,从深入探索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以及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各种亟须对接的关系入手,全面推进和促成“五个对接”在本专业的实现和发展。

一、创立“一站式”校行企合作机构,架设专业与产业互通的桥梁

深入分析教育部文件精神,不难看出专业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所以新形势下的专业建设必须“依托市场设专业”,始终从市场对专业的需求中寻求定位,[1]紧密契合“专业从行业企业中来,服务到行业企业中去”的思路和方针,打造一条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办学、合作育人、订单就业、同谋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机制上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2]

(一)着力创建“校企合作事业部”

应用电子专业创新性地设立了校、行、企合作的“一站式”的组织机构——“校企合作事业部”。事业部邀请行业学(协)会主任、秘书长、与本专业有着多年深入合作关系的企业人员,以及院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校内成员,共同组成事业部机构的核心成员,以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为纽带,校、行、企三方共同参与,从“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打造双师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四个方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工作。

(二)完善“一站式”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岗位胜任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航标和指示器,具体指明了从事当前职位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该职位和职责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毕业生所具备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本行业中企业所提出的具体标准相匹配、相对接,订单班的创建和“一站式”的培养应该被作为强心剂注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作为一项机制长效地保持下去。

校企合作事业部联合南京熊猫、南京品尚、南京同创等企业,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从2012年起组建了多届南京电子学会电子装联订单班,由南京市SMT学会组织制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聘请4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实施相关课程的教学。该订单班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到南京熊猫、南京品尚等企业参加岗位培训与相关企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增进了工学交替的效果;订单班学生学业结束后,校企合作事业部协同南京市电子学会实施考核,并为合格者颁发南京市电子学会电子装联班合格证书,企业与学生正式签订录用协议,真正实现了“一站式”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在该订单班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应用电子专业进一步优化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共同育人的特色机制,先后通过校企合作事业部与“南京中电 14 所”、“富士康”、“健鼎(无锡)科技”等企业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成立了1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了23名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和骨干打造优质的兼职教师团队,定期邀请他们来校授课,同时也输送校内专任教师赴企业锻炼和提升技术技能,建立了专业与行业企业共谋发展的长效机制,也为学生的“一站式”就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途径。电子工程学院始终重视将事业部的工作落到实处,想方设法进一步深化其体制和机制改革,将“事业部”建设成为专业与产业之间相互通达的桥梁,有效地促进了应用电子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达成与职业标准的深度统一

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生具备岗位胜任能力的基础平台。

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本产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各个任务领域,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标准为准绳,以素质教育为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的主线,以增强职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有利于工学结合的深化和实施为根本,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汇集三方力量优化课程体系

在成立校企合作事业部的基础上,应用电子专业进一步推进校、行、企三方的深度合作,汇集校、行、企三方专家和骨干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建设性工作的开展立足以江苏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紧跟电子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接市场定专业,对接企业定课程,[3]深入展开对应用电子专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的行业和企业调研,经过校、行、企三方专家的共同研讨和论证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优化课程体系。

(二)优化课程体系的举措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将一个学年划分为两个课程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充分体现了 “课程学期、工作学期分段教学、工学交替双轮循环”的特点。两个课程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基本能力、产品开发制作能力、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而工作学期主要是促进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充分利用 “校中厂”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厂中校”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按照“职业体验→专业顶岗→就业顶岗”的主线,实施三个层次工学结合的递进环节,形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不间断培养,促成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深度统一。

三、工学交替双轮循环,三层递进,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紧密融合

工学交替是工学结合实现的必要途径,也是工学结合发展的必然阶段。从知识课堂到生产现场、生产现场再回归知识课堂的“工学交替双轮循环”模式,可以实现按产品生产制造的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4]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此外,要想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还需要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和对接,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一)“双轮循环、三层递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应用电子专业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双轮循环”实现在校内模拟真实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在校外感受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在情境教学中掌握真实生产中的岗位要求,在生产岗位上领会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从而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渐进养成。

“三层递进”的做法即在学生的“课程学期”中循序渐进地安插三次“工作学期”,促成学生角色的顺利转变。“职业体验”即工作学期1,安排在课程学期2和3之间,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参与企业的真实生产,对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加以熟悉和锻炼,并对具体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进行跟踪学习;“专业顶岗”即工作学期2,安排在课程学期4和5之间,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的电子产品组装、测试等项目,由学生完整地参与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生产实习和轮岗训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组装及测试的职业定向能力;“就业顶岗”即工作学期3,学生奔赴工作岗位完全面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参与电子产品电路设计,产品生产组装、测试方案设计,现场应对和解决生产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由此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最终将身份置换为合格的企业员工。

(二)“双线交流”推进校企融合

此外,应用电子专业在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长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双线交流”原则,鼓励专任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定期到区域内电子行业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了解企业最新的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和动态,将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技能目标落实到对学生的日常训练和培养中;同时,系部也经常邀请各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来学校开展面向应用电子专业的讲座、报告,剖析新技术新理念,宣传企业文化,全方位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

四、嵌入“职业认证课程平台”,促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对接,不仅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还能有利于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真正把产学研的结合落到实处,实现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 “零过度”。为了提高学生通过职业认证的比率,承担一线教学的系部应该构建具有职业培训特色的课程平台,紧密围绕职业培训的标准优化课程建设的内容,促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双证”培养具有同等地位

根据应用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校、行、企三方专家进一步通过市场调研、行业研讨,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进行分析,明确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学生应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与电子产品设计、组装和测试三大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嵌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职业认证课程平台”,实施职业证书与毕业证书兼备的“双证”课程培养模式,就是要把职业资格证放到与毕业证同等的地位上。[5]

(二)职业资格培训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

具体来说,将无线电调试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的职业资格培训内容嵌入到 《模拟电路分析与应用》、《数字电路分析与应用》、《高频电路分析与应用》和《电子产品电路检测与信号测量》等课程教学之中;将电子装接工(SMT)职业资格培训内容嵌入到 《SMT制程与设备维护》课程教学之中;将电子绘图员、印制电路照相制版员等职业资格培训嵌入到《电子电路制图与制板》课程中。对于嵌入了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的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应用电子专业着力于既能体现学历教育的要求,又能满足职业资格认证的需求,努力从双证都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出发,找出它们的基本对等关系;并将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任课教师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激发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职业教育的高级形态是能引导学生实现可持续的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达成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为平台,以建立健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机制为可靠保障。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难以一步实现学生持续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持续阶段渐进培养;而学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动力在于学习兴趣的引导,目的在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探索是增进和塑造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有效举措。

(一)“三个阶段”促进学生持续学习

应用电子专业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紧密围绕素质教育这条主线,通过三个阶段的递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持续养成。第一阶段重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开设 《思想道德修养》、 《毛泽东思想概论》、 《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第二阶段辅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塑造,增设课程 《人文基础》、《职业人文》、《行业文化》,推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第三阶段确保职业教育和可持续教育的沟通,入职前教育和入职后教育的衔接,把学生逐步培养成能适应职业变化、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善于终身学习且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培育学生长久学习兴趣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选择应注重教育公平和政策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5]所以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补充,应用电子专业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增加第二课堂、专业选修课、专题兴趣班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作为一项机制长期保持下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一年级夯实基础、二年级阶段提升的梯队教学模式和团队组织形式,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奖励学分等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的团队中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团结协作,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的同时,更应将兴趣转变为良好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翟志华.紧密型校企合作人才教育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3-66.

[2]李鹰,张喜春,樊晓帆.试论“项目化”课程改革在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2(15):102-104.

[3]吴友石.“五个对接”——特色办学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22-23.

[4]李敏.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探索与实践——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J].成人教育,2013(3):33-35.

[5]潘尚河.以“五个对接”推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J].广西教育,2012(10):73-75.

[6]史婷婷.终身学习视角下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学期课程体系校企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