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探析

2014-03-20王松云

关键词:馆员大学图书馆

王松云

(宿州学院 图书馆,安徽 宿州23400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愈加重视办学质量和内涵建设,因而代表大学内涵建设之一的大学文化日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自2002年清华、北大率先组建了大学文化研究和发展中心后,有关大学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更是方兴未艾。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其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的,是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外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有机统一体。[1]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精神信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以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渗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和领域。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是高校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2]注定了它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天然优势。置身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功能,走文化强馆之路。

一、大学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关系

(一)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重要机构之一,其文化建设是在大学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大学文化构成部分与整体的和谐关系。

(二)大学文化对图书馆文化的影响与促进

大学是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图书馆必然要接受大学文化。大学的学术氛围、教育风格、人文精神、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等,这一切都以不同的途径融入图书馆,使图书馆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厚。

当前,高校都很重视大学文化整体规划和建设,并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图书馆建设的计划。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大学文化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是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前提。

(三)图书馆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弘扬和支撑

高校图书馆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文献资源丰富,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其浓郁文化底蕴和书香氛围传承和弘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馆藏、馆舍、馆貌作为文化的见证,反映了大学文化建设的轨迹。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展现窗口,展示大学人文明程度与人文精神。同时图书馆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将读者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搭建良好的文化承载平台,体现图书馆文化,也全面地支持和服务于大学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锦上添花。

二、大学文化视角下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层次

图书馆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图书馆学者提出的,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3]套用大学文化的含义,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共同创造、认同并遵循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具体包括图书馆价值体系、服务宗旨、理想信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等。其在内容上包括四个层面,即图书馆物质文化、图书馆制度文化、图书馆行为文化和图书馆精神文化层面,构成层次结构由表及里的理论体系。

(一)物质文化层面

物质层处于图书馆文化体系的最表层,涵盖图书馆建筑、文献信息资料、物资设备设施及整体环境等因素。它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孕育图书馆文化的坚实基础,是整个图书馆文化的外在表现,[4]具有时代性和外显性的特点。

(二)制度文化层面

图书馆制度包含业务规范、工作纪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分为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是对各业务部门及各岗位的工作所定的制度,如图书流通规则、阅览规则等规范体系。对外规范体系主要指读者服务方面的规范。这些制度具有规范性、约束性、保障性特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制定、完善、实施的过程中反映出的人文现象和透射出的文化品位便构成图书馆制度文化。它是图书馆工作的规范支撑和制度保障,也是图书馆文化的深层依据,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还有利于馆员与读者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行为文化层面

图书馆的行为文化指馆员工作习惯、服务方式、服务态度,还包括读者的言行举止、借阅模式、馆员之间人际关系、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处理等等,体现在所有馆员和读者表现出的一言一行之中,是图书馆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融化到馆员及读者的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图书馆一切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最终都要体现到行为层面,行为文化成为图书馆文化建设各个层面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而要强化各种行为规范建设。

(四)精神文化层面

图书馆精神文化是构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图书馆文化体系的核心层面,可谓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精神文化体现在图书馆员工身上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要具备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牺牲精神以及服务至上的敬业精神。

总之,从图书馆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这些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融合成图书馆文化的有机统一体。[5]优秀的图书馆文化是无形的宝贵资产,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文化视角下提升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策略

文化需要培养,构建图书馆文化也不例外,只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文治教化之目的。在大学文化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文化环境等优势,提升图书馆文化建设。

(一)整合图书馆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需要承载物,优雅的图书馆建筑、承载了千年文明的文献资料、现代化的服务设施都是良好的文化承载物。进入图书馆,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打开一本书,就仿佛结交了良师益友,与它们对话交流,能拓展知识、陶冶性情。

其一,重视文献建设,扩大馆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文献保障率,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而又多元的文献资源。在载体上要实现纸质书刊、电子文献、网络资源等多种载体共存的文献体系。文化就是因其丰富多样性而五彩斑斓,文献资源承载着千年文明,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基础,也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的质量水平。

其二,加强信息资源过滤,把握正确的学术方向。大学是各种不同学术观点和文化思潮交汇、撞击与融合的地带,因此,图书馆要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和社会政治动态,把握文化价值取向,提升馆藏资源的文化品位,发挥图书馆文化引擎功能。[6]

其三,重视文献资源的文化性特征和本馆特色文化。藏书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要兼顾综合性和人文性。图书馆彰显特色文化,就要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明晰本馆的特色文化。

(二)营造图书馆文化环境,提升文化感染力

图书馆环境包括图书馆建筑、设施布局、绿化及内部装饰等,是图书馆文化的外现。好的图书馆环境能体现大气而又实用的格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读者创造一个整洁和谐、积极向上又富有文化底蕴的学习环境,即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在外部环境上,图书馆富含文化韵味的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以深邃的文化印象,透出一种崇尚广博、卓越、深邃的文化气息,让大学的文化群体感受它的厚重、高雅,因此,要有意识地提升环境的文化象征意义。

在内部环境上,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适应读者需求。馆舍布置与读者的阅读心理相协调,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以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的方式调节读者情绪、规范其行为、陶冶其情操。从而,使其便捷、愉悦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如痴如醉地进入物我两忘的学习境界。

同时,图书馆员应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读者的认可,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图书馆服务的温馨,形成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关系,达成和谐共振,共同营造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

此外,还要重视网络环境的建设。图书馆要扩充学术数据库,做好网络资源的导航与推荐,引领读者获取积极健康的信息。

(三)完善图书馆制度体系,突出文化和人本理念

图书馆制度是规范各种行为和调整各种关系的文化纽带,是图书馆文化的一个量度和依据。主要包括:综合性制度,指国家制定的与图书馆相关的章程、条例等;行政管理制度,指图书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制度;业务管理制度,指文献分类细则、文献流通制度等。[7]

首先,图书馆的制度要突出人本理念,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刚性制度约束下也适度体现柔性关怀,考虑读者的需求。同时鼓励馆员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人性、民主。实现人性化与制度化的最佳结合,与读者建立一种平等、友善、尊重的亲和关系,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既有板有眼,又有情有意。

其次,注重图书馆制度管理中的文化管理,在制度与管理中渗透文化育人的理念。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制度的完善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渗透于制度,制度与文化渗透并融合,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的理念。[8]

另外,图书馆制度要体现时代性,结合实际的需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在图书馆馆员和读者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采访、流通、阅览等规定进行修订,做到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

(四)提高馆员素质,提升文化自觉

图书馆文化说到底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培养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多学科背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馆员队伍,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其一,重视馆员职业精神的培育。在思想上坚守图书馆精神,传承图书馆文化精髓。这要求图书馆员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精神。具体表现为:树立正确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爱岗敬业;尊重理性、崇尚真理、求真务实;沟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服务意识,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在工作中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二,培养馆员专业技能,提升服务能力。馆员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这三个能力是馆员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因此,要定期开展馆内业务培训、馆外进修深造,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促进馆员整体素养的提高和潜力的开发,打造既懂图书馆学理论又熟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队伍。[9]

其三,注重馆员行为,发挥其行为的导向功能,树立图书馆形象。这要求馆员在具体的言行中贯彻落实图书馆服务文化,以言传身教引导读者,以文明行为熏陶读者。如馆员的仪表仪容、着装服饰、举手投足,点点滴滴都彰显图书馆形象和文化形象。这样能瞬间拉近人际间的距离,无形之中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文化的魅力。

其四,树立馆员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馆员要通过学习,在理性认识图书馆规律和本质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自觉,使图书馆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得到馆员群体的认同,自觉地身体力行,并践行图书馆文化,主动追求高雅文化品位;参与到图书馆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中去,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高品位的文化场域。

四、结语

图书馆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其建设不仅能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而且能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图书馆文化建设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整合的系统的过程。在大学文化研究的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吸取大学文化的精髓,借鉴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利用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路径,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3-08-05].http://www.edu.cn/20020610/3058180.shtml.

[3]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8.

[4]李晓霞.图书馆文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8-10.

[6]周久凤.高校图书馆文化化人功能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87-89.

[7]黄宗忠.论图书馆制度[J].图书馆论坛,2008(6):1-4.

[8]程亚男.制度·文化·管理——图书馆管理的视角转换[J].图书情报知识,2005(5):16-19.

[9]王秀红,张剑,刘纪刚.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1):20-22.

猜你喜欢

馆员大学图书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