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4-03-20江春明汪盛颜
江春明,汪盛颜
(1.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31;2.安徽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马鞍山243002)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重大。非正式群体虽然在校园正式场合中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宿舍成员却是影响大,有调控、改造和激励作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影响到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建设。据此,我们在相关院校,利用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情况。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特点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由于大学招生录取批次同一性、观点的相近性、兴趣爱好的共同性、经历背景的相似性,形成了不同的非正式群体类型:
地缘型。以老乡会为典型代表。这类群体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较强的“类我性”,在招生省份较多的高校表现明显。
学缘型。即以共同学习爱好为特征的小团体。这种群体经常相互之间切磋、演练,如学霸宿舍、学习小组等。在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社会普遍具有危机感。为适应就业的需求,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两门技能已成为共同选择需要。这类群体随着社会就业透明度提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情缘型。即以情感相近结成的团体。其成员个性相投、见解相似,能够交流情感,和老乡、专业联系不大。这类群体个性色彩较浓,容易感情用事。
志缘型。即为实现相近的理想而志向一致的学生走在一起的非正式群体。这类非正式群体,可能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理想的同学自然形成,如创业、出国、考研等;也可能是自己的喜好与抱负不被周围人承认,甚至是遭到主流文化抨击的意气相投者自发形成的,如游戏同盟者。[1]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常见的团体生活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随机性大。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主要是组合自由和管理松散,是以相近的心理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这种需求可能是刚性的,也可能是一时义气相投,因此,非正式群体处于不断地适应与重组过程中。
第二,内在凝聚力强。这是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相比较普遍而突出的特点。地缘、学缘、情缘和志缘等需求往往是这类群体有意无意渲染与信守的存在前提。这使得非正式群体在参与活动时因感性认同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行为的一致性。
第三,有核心人物。非正式群体因为其组成的主动性,必然出现非经选举产生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或许既不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也一般,但必定具有讲义气、善交往等个性品质,成为非正式群体的发起组织者与维护者,其影响对群体成员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
第四,信息交流快。由于非正式群体规模小,成员之间感情融洽,活动频繁,思想交流特别顺畅。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双向作用,既有积极与消极的成分,也会对成员个人和正式群体起作用。[2]
(一)非正式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首先是补偿作用。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往往根据个体的需要开展,使每位成员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但非正式群体情感补偿很容易走上消极方面。其次是控制作用。群体成员往往在群体压力下,有可能改变个人态度、观点与评价标准,顺从或趋同于群体规范。最后是刺激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单独个体不敢表现的行为,却可以在群体中发生。这是个体将群体看成自己的后方,鼓舞了个体的信心与勇气,并从中获得力量。
(二)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
首先是提醒作用。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性及活动的多样性为其调整行为、灵活处理事务提供了基础,非正式群体能从不同方面为正式群体行为调整提供信息源。其次是促进作用。非正式群体产生和发展于正式群体中,在目标一致的条件下,它可以辅助正式群体开展工作。再次是消极作用。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对正式群体存在一定的危害,影响正式群体目标的达成。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排他性容易导致宿舍成员拉帮结伙,破坏宿舍整体凝聚力和融洽性;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相背时,就会抵制干扰正式群体的活动。
三、非正式群体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非正式群体对宿舍文化影响的特点
第一,创造与影响同在。非正式群体既是宿舍文化的创造者,又是这种文化的直接影响者。大学时期思想观念可塑性强,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宿舍文化,往往在他们人生中留下烙印。2014年2月18日,随着“复旦投毒案”公开宣判,大学生寝室交往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网友戏称“感谢当年舍友不杀之恩”。相关媒体对20余名在读90后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采访,有六成以上表示和室友交往中遇到过“磕碰”,更有近二成同学因不堪忍受室友的某种行为,有过换寝室的经历或想法。
第二,适应与改变并存。宿舍文化融合了每个成员固有的文化因子,成员生活其中感觉氛围很适应,同时又反作用于成员个体文化,对个人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作用。不同的个性特质、不同的家庭环境氛围、不同的个人条件融合了宿舍文化,影响个人参与机会与资格,也影响他们每个人对这个群体应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中间就是非正式群体文化影响的结果。
(二)非正式群体宿舍文化的形成原因分析
第一,心理认同性。由于长期身体的“在场”,共同认可的心理预期,对相同事物的判断融合了每个成员固有的文化因子,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并在成员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宿舍文化,对成员言行产生一种感染力,影响并制约着其成员。
第二,群体倾向性。倾向性是指宿舍成员在长期相处过程中,由于受宿舍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形成成员自己的判断、遵从和模仿意识,从而对某些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和行为,表现出趋同的宿舍特征和行为方式。
第三,思维动态性。年轻人思维方式的敏锐性、独特性、批判性、创造性和不成熟性,表现出思想上标新立异,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流行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偏见和义气并行,在心态情绪、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动态性。
第四,鲜明自主性。青春期的宿舍成员,由于社会现实迫使选择目的性很强,关注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得失。学校里的组织发展、评奖评优或者是助学金等都会带来某种需要的动机,有的甚至利用非正式群体活动达到这种目的。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这种个体意识强、集体意识淡漠的特点表现在群体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把非正式群体推上了需要的层面。
四、宿舍文化建设中非正式群体教育与管理
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建设宿舍文化影响很大,为避免出现工作失误,高校文化建设者只有详细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及时分析并掌握其运行规律,才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和管理非正式群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3]
(一)清楚了解非正式群体需求
大学生既是属于正式群体的成员,同时也可能是非正式群体成员。在开展群体活动中,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无非是兴趣和锻炼,如果正式群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吸引力大于非正式群体,那么成员就会热情倍增地参加正式群体的活动。
(二)重视听取核心人物意见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由于在创办过程中付出努力,得以成为成员眼中的“强者”,能够利用较高的威信,影响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与活动。正式群体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要注意听取核心人物的意见,消除他们对正式群体的抵触情绪和误解,促使非正式群体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三)强化正式群体的吸引力建设
根据大学生实际要求开展相关的工作安排和社会实践,努力在大集体中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增强正式群体活动的吸引力,真正做到满足大学生追求认同、谋求发展、寻求友谊的发展要求,消减非正式群体的需求市场,培养大学生在正式群体中认同度,提高正式群体的正能量,增强正式群体的吸引力。
总之,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建设好宿舍文化。要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影响的宿舍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重教育与管理,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健康的宿舍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1]张京波,周祥龙,姚楠.大学生宿舍非正式群体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65-68.
[2]张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34.
[3]牟德刚,潘从义.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6(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