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的思考
2014-03-20谢文平
谢文平
(安徽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一、建立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必要性
第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学生成分更加复杂,素质层次差异加大,而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办学条件却相对滞后,这就使得学生与校园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引发的一些影响学生安全事件的几率也大幅度增加。
第二,在校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较少,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不能很好处理,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件。
第三,网络化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接受知识、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心智尚不健全,认识能力有待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容易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害。同时,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去社会性、隐蔽性等特征,有的大学生经常会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混淆错位,在虚拟世界里去满足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和欲望,这也是诱发在校大学生安全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学生自主性增强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矛盾带来的挑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重要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校大学生身处其中当然也不列外。一方面,作为学生他们必须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需要得到管理者和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高校的教育管理者不能转变观念,调整心态,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跳出来,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就极易与学生产生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
第五,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不彻底也是引发学生安全问题的一个源头。随着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服务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但很多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不彻底,导致后勤管理与学生工作部门工作职责分工不明,从而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人身财产安全埋下一些隐患。
上述几点只是诸多可能引发高校学生安全事件因素的几个重要方面,还有诸如贫富差距、家庭教育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校园安全事件,甚至是重大事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因此,建立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是当前高校极为重要又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高校学生安全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现状总体尚可,但校园学生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的甚至危及大学生的生命安全。高校学生中发生的安全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部分学生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加之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由于受到一些不良家庭环境以及特殊的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增多。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治疗,学生在受到一些刺激时,往往不能适应,不能很好有效地调节,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释放,极易引发安全事件。
其次,由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差引发的安全事件。大学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安全问题的多发期。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基本上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和老师的关心下成长的,人生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于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知之甚少。一旦离开父母和老师,开始独立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种种安全隐患,也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发生问题后,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处置不当,加重危害。震惊全国的药家鑫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这一事件应该引起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警醒。
再次,由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引发的安全事件。一些商家把目光盯在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上,在校园周边开设了很多经营商铺,如网吧、小餐馆、歌舞厅等。一些学生经常出入这些场所,从而引发事端,并往往蔓延到校园内,影响到校园稳定。尤其是网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严重者甚至逃课,最终无法继续学业,校园内的很多治安事件往往和这部分无法继续学业的学生有关。此外,校园周边的出租屋、黑旅社等也是校园治安的一大隐患。
第四,由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滞后引发的安全事件。高校保卫部门建设跟不上当今形势的发展需要。由于编制、资金等限制,部分高校的保卫人员是从社会上招聘的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对突发事件的认识不够,遇有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对安全保卫技防方面的硬件投入也不足。另外,高校保卫部门只是学校的内部职能机构,不具有执法权,对有的事件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也影响到校园治安。
最后,由社会不法分子引发的安全事件。近年来,电脑、手机等已基本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备消费品,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将眼光瞄准了校园,常到校园内实施盗窃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极少数在校大学生虚荣心较强,在自己家庭经济无法满足其虚荣心需求的情况下,盗窃同学财物,此类案件在一些高校中屡见不鲜。
三、建立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的途径
第一,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目前,学生对有关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的掌握严重不足,安全意识淡漠,自我防范能力很弱。因此,高校应当重新审视当下的学生安全工作,从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并自觉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教育知识的“三进”(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建设,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筑起安全防火墙,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二,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一方面,高校要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经得起考验的思想防线,决不能让他们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迷失在思想上和学业上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防止各种不良的网络行为在学生中产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把相关安全知识,如防火防盗、逃生自救等知识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结合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抗险能力。
第三,建立反应敏捷的信息处理与反馈系统。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谁最先掌握了信息,谁就占据有利地位。高校学生的安全工作也需要高校具有十分强大的信息的掌控能力。高校能够及时掌控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分析出可能会引发影响学生安全的隐含内容,对加强学生的安全工作尤为重要。
第四,加强维护高校学生安全稳定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的建设,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在辅导员身上,而应该调动有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既要整合资源,又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同时注意提高安全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高效得力的安全工作队伍,从而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首先,要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其次,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要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来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再次,要引入和完善社会保险机制,减少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
第六,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对突发事件做好处理预案,做到能够迅速果断地将事态处理在萌芽状态,对保证学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事关重大,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学生在健康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的研究是一件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政治任务。只有全体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都来重视学生安全,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越来越好。
[1]宋江浩.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07(34):118-119.
[2]郭永强.试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4):5-6.
[3]张发旺.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0):31-33.
[4]张丹.系统论视阈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