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利益者视角下大学人才培养改革
2014-03-20高宏
高 宏
(安徽工程大学 教务处,安徽 芜湖241000)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各国都将开发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都不约而同地将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培养工作是社会通过学校这一主要的教育机构围绕为培养人才而设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为实现这个结构所实施的方式与方法体系,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国家决战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端人才的角逐,各类“教学工程”表明了政府、大学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的方式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国的发展战略由学习赶超型战略向自主创新型战略转变,深刻变化的高等教育也由模仿性教育向自主创新教育发展,自主创新型的国家战略使得高校的传统培养模式向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国家和社会至关重要。尽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奠定了高等教育机构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大学立足于世,靠的是人才培养;扬名于世,靠的是人才培养的高规格、高质量。大学最核心的职能、最高贵的劳动仍然是人才培养。
一、政府等相关利益者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Clarkson认为,相关利益者是具有相互高度依赖性的带有不同权利、目标、期望和责任的复杂关系的相关利益群体。[1]大学就是一个具有Clarkson所认为的复杂关系的组织,而各利益群体对大学的影响力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都需要加强各相关方的协力合作。以政府部门和社会来说,政府部门在高校的智力库中能够获得经济发展之所需,并使所需为自身的意识服务,社会亦将大学看作仅次于政府的主要服务者和变革工具,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各项人才主要由大学供给,尤其是精英人才。因此,大学如今成为各国教育的中心,也成为了各国生活的中心。
一般说来,主动建构人才培养功能的核心主体理所当然是大学(包括教师、学生等),其他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的作用是次要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当今时代,作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培养工作勃兴起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主要集中在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促进人才协同培养。其中,政府着重组织协调政策指导、配置资源、专业监测、特色发展等。构建工+学+教渗透的课程教学体系、专业组织和教学团队,也要尽可能地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环境下,无论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还是所培养出来的人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学校个体的特色标签,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可以是不同的,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别,但政府的需求始终主导着人才培养工作。代表国家意志的政府凭借手中的资源掌握着大学的命运,而大学凭借“知识即权力”的理念与政府进行“拔河”博弈。14世纪末之前的欧洲大学仅是一个行会组织,拥有特权、高度自治,很少遭受政府的干扰。此后,政府部门对大学的介入与干预不断加深,强力管理的手段更多。西方“大学自治”的理想,集中反映了理想的学府关系。目前,每年都存在着大量的大学生待业,同时,每年都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与国家前途,也关系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其实,原因就在于,无论是大学,还是社会、政府等都没有真正将最关注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上,而是放在了见效快的“科研”上。当今时代,开放性日益增强的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外部组织发挥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在于支持与服务,对社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必须具有强大的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以及战略眼光的宏阔视野,促进知识、人才、文化、经济等利益机制的优势互补,为促进高校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多尽力量。
二、相关利益者的重要主体之一——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在具体考虑人才培养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大学作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主体开展人才培养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声誉的意义。美国教育家Alexander Astin(亚历山大·阿斯丁)早在2002年曾提出最好的质量观:要能够把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最成功的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以及高校一刻都没有停止思考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于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不断进行,各种“教学工程”竞相提出并实施,也确实发生了比较积极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作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主体存在错位,人才培养的效果仍然十分严峻。以下情况可算是其中的问题:
在科研指挥棒的驱动下,人才培养工作仍然是任务式的。来自文化、科技、政治、经济的冲击和诱惑“对文化和人文精神产生很强的冲击力,”[2]很容易使得大学偏离本真的价值追求和属性坚守,没有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如果是这样,能期待人才培养被置于大学各项工作的最核心的位置吗?如果潜意识主导大学工作的第一位指针是学术研究,科研成果更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名望和利益,那么,教师把科研当成宝贝,把教学当成负担当然是毫无愧色。如此,课堂乱象滋生,形成诸如“满堂灌”,照本宣科,讲课缺乏激情,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的后果。诚然,如果没有高水准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可能也不会有,但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准的科研肯定不会有。教学和科研对于人才培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教学与科研的价值都不容抹杀,关键是正确平衡二者的关系。客观地说,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与对教学学术的轻视有关,亟待加强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建设,乃是不争的事实。
有违开放式培养的“圈养”模式。“圈养”培养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成才质量。虽然有人否认“圈养”培养,但大学与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开放度不够,很多是浮于形式的,徒有其表。当下,人才培养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象牙塔”内进行,社会资源要进入比较难,而大学自身的教育资源不是无限的。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影响日见其强,人才培养走下“神坛”也是身不由己,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是顺应时代之举。在培养生产线中,弱化或虚无化的实践教学成就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两张皮”,人才产品不被市场看好,知识和技能与市场的距离不小。当然,板子不能全打在大学身上,不得不承认,大学与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十分有限的合作也是重要的推手。政府的规划、企业等的工程计划系于大大小小的资源项目,利益的诱惑怦然心动,教学让位于科研乃情理之中。而企业等更为看重的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自然是不上心。如此各方各取所需,只记住了产业的“科学化”和科学的“产业化”,而几乎忘记了人才培养其实是更重要的事情,几乎忘记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既是高校人才输出的雇主,也是人才培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伙伴。
程式化的人才生产模式,不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培养工作的全部目标。培养方案、活动组织、资源配置、考核方法、管理评价等,都是以知识授受和记忆、理解为目的。研究表明,积累知识与能力创新不一定是正相关的。王汉清等研究了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后发现,中国学生智力水平很高,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创造力倾向并不高。所以,知识的学习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勇于追求理想、富于洞察力的能力。
从课程实施来看,能力培养没有贯穿课程实施始终。“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现状放纵了学生的思维惰性,纵容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教师完全主导教学过程,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被限定在框框内,学生只需认真听课、记笔记,一切只为应付考试。学生无异于知识填充器,教师俨然是知识的权威。北京市2004年一项针对1 200人的调查表明,在课堂上教师出现了错误,只有5.5%的学生敢于当堂纠正老师的错误。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之作为人其实是一种精神存在。而目前的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精神存在,显而易见,这种共性过度的教学逻辑很难培养出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而且,这种应付式、无创意的教学状况将会导致整个民族无创意的可怕结果。连课程计划也是刚性十足的,集体备课、精品课程导致千课一面,教学生成性不足,验证性实验要远远多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退化,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国家的生存竞争力。
三、大学人才培养改革重视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构建策略
回归人才培养的本位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是中国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关键,而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学肩负的神圣使命。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重镇,也是科学研究的庙堂。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着这样的真理:强国背后依托强盛的大学,弱国至少是无高水平的大学。文化的强盛其实也反映了国家“软实力”的强大。“软实力”表现为一国的文化科技实力、军事国防实力、经济产业实力等,但最终都要归功于人才水平的竞争力。美国大学雄踞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的人才、智力资源雄居全球,美国的大学不断培养出引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引领世界科技风骚,正是这些精英成就了强大的美国。所以,人才是第一位的,而人才主要是靠大学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的大学需要以战略思维和国际化的眼光思考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将我国大学打造成强大的人才重镇。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人才培养机构。大学起初是指学者行会聚众讲学的地方,只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伴随经济社会对知识的发展,洪堡增加了大学的科研职能,后来,以美国“赠地学院”的崛起为标志诞生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三大职能”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不论大学的职能怎样演变,培养人才永远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与根本任务。大学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知识的创新、传播与应用是大学制度化的结果。所以,大学的本源不是科学研究,也不是服务社会,而是人才培养。教师最重要的使命也不是科研,而是教学,人才培养是教师的核心价值。不同类型的大学有着不一样的目标使命、组织特征与价值理念。研究性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目标定位殊异,人才培养工作不因大学类型与层次的不同有不同的待遇,而是都应当被置于崇高的地位,始终不能忽视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的教学,不一定保证高质量的科研一定能够成功,但能保证高质量的科研一定能够进步。同理,高水准的科研不一定保证高水平的教学一定能够成功,但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一定能够进步。基于此,大学不能将自己蜕变成单一的科研机构或单一的服务机构或单一的教学机构。
发挥大学作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作用,应将教学学术作为强根固本之基。美国教育家博耶有感于大学教学的弱势地位,提出教学也是学术的观点,认为教学支撑着科学研究,没有教学的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将难以为继。[3]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效率非常高与强有力的教学形式,应该让高校科研成为密切融合教学和学习的一种培养模式。众所周知,大学的立身之本就是要抓好教学工作,将教学学术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教学中科研水平高的教师能够丰富课程讲授的深度与广度,学生的新异思维,往往能够启迪教师的科研灵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的教育水准有了较大的提高,高等教育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也不容被忽视。鉴于此,从宏观、中观方面,政府、学校等要建立符合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科研和教育发展的互动机制,从顶层设计与政策安排方面,统筹、优化科研与教育资源,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实体性多方合作单元。从微观方面,教学要超越四个因素的不利影响:教师树立的制度权威、学生受压抑、教学空间封闭且固化、教学时间有限且仓促。面对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教学情景,教与学是互动的,在型塑、完善与超越的互动中展开创新与创造。教师不但要开展发现、整合与运用学术,而且要开展教学的学术,在导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参加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建立跨学科教育制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研究课题。
发挥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优势,应将联合培养作为发展之源。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联合起来,既包括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联合培养,还包括大学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民间社团、国外大学之间的联合培养。联合培养能够动态高效地汇聚资源和信息,突破各培养主体间的障碍,在充分释放资源要素活力的基础上开展深度合作。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应基于市场、经济社会的需求和文化的目标,协调好与大学的关系,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巨大、更优化的资源,提高自身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开展的能力。各利益体与大学共同参与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专业配置,依托高新技术平台,打造名牌专业与学科。政府应正确对待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观念、政策导向、资源配置上合理引导高校摆正三者之间的关系。阿什比认为,很难说来自市场与政府的力量对大学的影响强,还是来自大学自身的力量对大学的影响强。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主动权和最大的责任还应在学校自身。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工作的中心为人才培养,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教师教学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和科研要能够很好地互动。客观地说,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生行为,有些是管理制度造成的。管理制度的僵化和刚性过多,使得活动规范限制过多,容易导致教师“循规蹈矩”地完成教学任务,师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等受到压抑。基于此,大学要树立师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由以管理和监督为主向以服务和协调为主转变。同时,高校应开放办学,深化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伙伴关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设置,同时,要降低管理的重心,学校层面要放权给学院等基层实体。在牛津,大学是作为独联体而存在的,学院才是真正的办学实体。哈佛大学积极营造学生主动、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采取诸如学生学习自由施展专长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转变被动学习的行为为自主学习的行为。
理解学生是利益相关者的主体,也是利益相关者的客体,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作为教学质量检验的标准。学生的学习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而学习是学生的核心任务,学习过程则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最核心环节。[4]因此,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警示性地提出,未来对于教育的需求在于学习。结合现状,笔者认为,要抱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信念播撒创新和爱的种子,切实转变学习过程中“满堂灌”的角色,精讲多思多用,启发诱导答疑,教育学生自觉主动求知、积极思维,提高素质技能。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是要去教师权威化,改变受压抑的环境,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不应该成为不平等的伙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音容笑貌可能比知识更让人怀念。学习是充满着奋斗理想和价值意义的精神活动,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树立激发学习情趣、关注创新能力效果的自我培养观,而且是学生个体走向成熟的必要过程,
科学证明,学生具有接受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其中的兴趣和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自我激励的关键因素是期望和价值,当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效果有正向的预期,相信将影响学习结果,并对个人发展有价值时,学习动机将会激发并保持。合作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建立个人努力与可预期成果之间的正相关,或者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指出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目标的差距,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开展效果性评价。教学工作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培育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学习环境,而不再依赖确定的传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是学习者,教师则是启发者、激励者、指导者和管理者。
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课程规划与实施的始终,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要。需要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满足学生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需要。这就需要合理安排设计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提高素质能力的课程内容,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机制,尤其是实践课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进步。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习得的方式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关键。一切具有实践的、活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将认知活动和能力发展同步进行的途径是选择基于能动性、探究性、操作性的实践场景,让学生独立地开展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在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做到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要结合实验教学和科研课题参加科学探究和创新活动,与科技进步同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建校内外教学实验实习中心、工程训练基地,重视课外培养环节,通过研究问题和任务、情境与合作,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在考核评价上,转变终结性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方式,重点引导学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尤其是让学生自觉将注意力投入到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1]clarkson,Max B E.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of ManagementReview,1995,20:92-117.
[2]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22-27.
[3][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5.
[4][美]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蓝劲松,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