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日语教学策略研究

2014-03-20

关键词:范畴图式语言学

徐 明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日语教学策略研究

徐 明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商务日语教学,可将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运用于日语商务词汇教学,运用体验观和框架理论进行仿真情景训练培养学生商务交际,通过图式理论促进商务日语阅读教学。

认知语言学;商务日语;教学策略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呈现白热化,自1989年迄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已召开12次,并创办了国际性刊物。我国自2001年迄今已经召开8次中国认知语言学会。不同语言学理论指导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教学理论,如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对比分析、生成语言学与自然法、功能主义语言学与交际法。新的语言学理论呼吁新的语言教学理论的产生。商务日语教学作为一门逐渐成熟的学科,也要求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

在商务日语教学实践中,针对商务日语词汇、会话、翻译、阅读等环节,如何运用原型范畴、概念隐喻、图式理论等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探索性指导,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商务日语教学策略的创新需要教学理论新的“血液”的注入。

一、商务日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运用原型范畴理论

世界是由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组成,人脑为了充分认识客观万物,自然会采取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归类,该归类过程就是范畴化过程。经典范畴理论认为判定一个认识对象是否属于某个范畴, 就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sch基于维特根斯坦对家族相似性的论述和Berlin& Kay 等认知心理学家对焦点色(focal color) 的发现,首次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某事物是否属于某范畴不是非此即彼的,范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2)范畴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即具有某些共同特征。(3)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地位,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或是边缘成员。(4)原型成员是范畴中最突出的成员,它和人的认知结构最接近,因而最容易被大脑感知。

商务日语用词的特点是普遍使用商务专业词汇,即商务贸易往来中形成的专业术语。该类术语教学可遵循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分领域,逐渐从中心词义向周边扩张来记忆和掌握。比如围绕信用证、保险、契约、关税等关键词,向四周扩散,列出一系列相关词汇,形成典型和边缘成员的网状图。其次,可以从词汇构成来掌握,如直接来自生活日语,如「仕入、注文」;还有大量来自英语的外来语,「カタログ、インボイス」;还有大量的缩略词,如IMF(「国際通貨基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BRD(「世界銀行」,世界银行)等。该组词汇需要结合词源来记忆,生活用语类直接围绕原义、外来语和缩略语了解英语来源更加容易掌握。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它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从餐馆的菜单「メニュー」到商务用语菜单栏,需要对其不同认知模型进行探讨。

针对商务用语,运用范畴原型理论以及隐喻的观点,分别从词语形态、词语来源、现代语义学角度分析商务日语用语的一些新型特点,探索从语用上分类把握,对在表达形式、意义理解上所反映出的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不协调性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需要掌握和语、汉语、外来语、英文字缩写、混合语等类别的词汇和表达,把握生活原义及其专业领域意义的用法。

二、商务日语交际会话的能力训练

商务日语交际用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郑重性、委婉性、省略性以及礼节性等。对于这些特点的认识需要学生亲身进入仿真情景中进行模拟训练,才能深刻把握。[1]

框架理论始于20 世纪30 年代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1932年,Bartlett通过实验证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以及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都经过抽象和概括以图式的形式在头脑中储存起来。1989年,计算机专家Minsky把心理学的这一图式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并将“图式”改称为“框架”,他把框架定义为“表征常规情景的知识结构”。后来,认知语言学家把它定义为“连接起相关联的某个已知语言形式的多个知识域的知识网络”或“一种描写认知语境的方法”,这种认知语境为认知范畴提供背景知识并与认知范畴建立起联系。

Ungerer &Schmid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型,是具体的、经常出现的情景所特有的知识和信念的表征,每一个框架中都包括一些框架元素,而每一个元素的出现都会激活此框架中的其他框架元素,唤起大致相同的情景。[2]

商务会话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专门场景,从寻找贸易伙伴,到商务信函往来,再到询盘、回盘、商定契约等各个过程的模拟练习,需要教师遵照框架理论,设定一个会话背景,规定角色分配,安排内容,来激发起学生在某个阶段相关的知识储备,更圆满完成阶段目标。按照场景来进行会话练习,比如可以分成商品介绍、贸易洽谈、电话答复、信用证结算方式谈判等事件场景,通过一系列事件不断扩充记忆库的框架数目,丰富会话的背景知识,激活相关知识点。

三、商务日语翻译教学

商务文体形式多样化,商务翻译所涉及的文体形式有以下几种:(1)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商务法规、章程、合同、保险等;(2)商务常用文书,如往来信函、致辞书之类的应用性文书;(3)销售、广告类,包括招商、产品广告类文章;(4)经济报道、评书类文章。[3]

在商务日语翻译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指导课堂教学工作,这将有利于其理论内容的深化和完善。如「過料」和「科料」都是罚款的意思,结合经贸法律背景的经验,有助于准确地翻译到位,「過料に処する」不能简单译成“处以罚款”,「過料」为行政性罚款,「科料」为刑事罚款,所以必须加译为“行政性罚款”。

再如:株式市場の開設は、経済の発展にいいです。(建立股票市场,显然有利于经济发展。)此句中,日语中的名词性主语到了汉语中翻译成汉语动词,更能突出谓语表达,更符合汉语习惯。

四、商务日语阅读教学

(一)现代隐喻理论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可谓历史悠久。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特点,而不是思想的特点。而现代认知科学则认为隐喻思维是人类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出版,使隐喻研究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书中指出隐喻是“通过其他事物理解和经历一种事物”,强调“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隐喻式的”,“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的大部分都是由隐喻性的关系构成的”。2001年,赵艳芳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指出语言中70%以上的词汇意义源自隐喻。[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人们从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的一种认知方式。表示“上”的最基本意义是方位的上,在商务日语中往往引申表示为收益,价值上升等,“上下”表示价格波动,涨跌等。如:あがり(上がり)(收益,收入);あがりぎみ(上がり気味)上升趋势;あがりさがり(上がり下がり)(涨落,波动)。

(二)图式理论的解析

商务日语中,可以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理解各种文体。关于图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871年提出的。他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 1932 年,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利特( Bartlett) 发展了图式的概念,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此后,认知心理学的诞生更新和丰富了图式概念。1977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鲁梅哈将图式定义为认知的组块、信息加工的要素,并把图式的概念引入阅读心理活动的探究之中。

不同的语言学家对于图式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是人们已有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是储存在人们记忆中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网络。图式可以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指读者在语言方面的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句法等方面的知识,是读者理解语言材料的基础;内容图式指读者对信息所涉及的主题领域的相关知识,是文章的内容范畴;而形式图式指有关各类篇章结构的知识,如不同类型文章的总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图式理论认为,首先必须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产生了理解。在商务函电的阅读中,新知识点的阅读需要不断激活已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如:阅读结算的文档时,必然会激发关于各种支付方式的知识网络,以及相关的经贸法律知识等。

五、结语

关于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商务日语教学,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逐步深入:其一,在教材的编订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运用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进行商务日语的词汇组织,对部分词汇的日常含义与术语含义进行对照区别,并按照语言符号与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编排商务日语词汇;其二,结合商务与日语两者的优势互补,培养“商务+日语”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具备高水平的日语语言使用能力和广泛、通用的商务外贸知识。

[1]范冬妮.商务日语的特点分析及翻译技巧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355-356.

[2]F. Ungerer, H. J. Schimid.AnInt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5.

[3]田孝平.浅议商务日语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技巧[J].中国商贸,2010(10):225-226.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52.

(责任编辑文双全)

AStudyofStrategiesinTeachingBusinessJapanese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Linguistics

XU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Jiangsu,China)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Business Japane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ori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uld be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ories of prototype category and metaphor in lexical teaching of business Japanese, using simulated contexts to train students of thei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adopting the experience view and frame theory, and promoting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in business Japanese through schema theo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business Japanese;teaching strategy

2014-07-11

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SKKT-1400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083)

徐 明(1976-),男,江苏宝应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H36

:A

:1671-9247(2014)05-0074-02

猜你喜欢

范畴图式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