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其实现路径
2014-03-20叶璇
叶 璇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其实现路径
叶 璇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马克思的城市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于我国城镇化有重要的分析与指导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镇化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政策导向与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人口来源、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利用的扩大、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与城市差距扩大等方面。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城镇承载量为手段,以及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实现路径
城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现象之一,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发展水平的重要测评指标。自新中国成立到如今已有60多年,我国的城镇化历程在这60多年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针对城镇化现象并没有进行专门的阐述,但其文字资料中无不反映出城镇化的理论,被众多学者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城市观,它对我国的城镇化有重要的分析与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城市化理论
1.资本集中是城市化的首要体现
城市化的过程首要体现在资本的集中过程。在人力资本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展开,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或者说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工业在80年内使兰卡夏郡的人口增加了9倍,就像用了法术一样,居民共达70万人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样的大城市及其附近的城市。”[1]394工业化的发展,把原来从事农业的人口中的大多数吸收过来,因为“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现在也迅速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几乎全是无产者阶级”[1]402,“大工业企业要求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他们必须住得集中,甚至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附近也会形成一个村镇”[1]406。
在人口集中的同时,土地利用也逐渐走向集中。在城市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城市土地规模的扩大。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村落由于人口的增加使其原有的土地面积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加之工业、商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由此,村落的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从而形成小城镇、小城市、大城市。正如恩格斯指出:“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就会在沃灵顿或牛顿一带相互毗连。”[1]413除人力资本、土地资本之外,城市化的过程还体现了经济、文化、政治等一系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的集中,但这些归根到底是由于人口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又有赖于土地的扩大使用。经济、文化、政治等事物的集中是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从另一个方面看,经济、文化、政治等事物的集中所产生的优势反过来能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2.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曾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1]556而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们仅靠狩猎和劳作来维持基本生活。在这个时期,生活主要以部落为单位。随着劳动工具的产生、发展,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当剩余产品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则产生了商品交换。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商品经济兴盛起来。商品经济的繁荣要求更高程度的专业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技术的专业性得到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度也因此日渐加深,因为“他们有种种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还需要其他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里来。于是村镇变成小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1]406。可以说,正是工业发展所要求的生产力水平程度促使城市发展起来。
3.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是城市化的必经阶段
城市的发展与乡村的萎缩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城乡对立并非指城市与乡村水火不容、你死我活,而是指城市的强与乡村的弱的强烈反差,并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克思曾这样描述:“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1]556这种差距使得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产生较难调和的矛盾。强与弱在劳动力上体现得较为清晰,列宁曾指出:“工业吸收了强劳动力,而把比较弱的劳动力留给了农业。”[2]293然而,城乡对立是不和谐的现象,从长远来看是阻碍社会良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应当是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社会,“消灭城乡对立不是空想”[3]326。城市可以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对农村发展进行扶持,最为直接的则是向其输送资源。以农业生产为例,城市以其在科学技术上的优势,向农村提供专业的、有科技含量的农业技术、工具,以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促进农村的发展。
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是人类社会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过程,它构成了城市化的必经阶段,正是由城乡走向融合,体现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在这期间,我国城镇化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1958—1965年,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1978—1995年,渐进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1.1949—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决定,从此揭开了我国城镇化的序幕。据统计,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约为576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总体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城市建设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与之相适应的人口也逐渐向城市转移。1953年,我国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发展工业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城镇人口数量随之增加。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市镇建制的决定》以及《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决定》,对城镇化的发展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与系统的规划。截至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约为994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提升为15.39%。[4]69
2.1958—1965年:缓慢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为代表的左倾运动在全社会蔓延开来。由于左倾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以农补工”的政策使农业发展受困,加之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为了应对困难,1961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之后又颁布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关于精减职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等调动城镇劳动力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积极性的一系列文件。1963年底,国务院下达了《关于调整设置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在提高设镇标准的同时,缩小了城市的范围。据统计,1965年我国城镇人口约为13 04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7.89%,增速明显放缓。[4]69
3.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
1966年到1976年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这个时期,国家不仅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建设受挫,城镇化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1968年在全国实行了“上山下乡”运动,使得数量巨大的城镇人口走向农村。虽然这些人在名义上仍为“城镇人”,但其实质上并未为城镇建设服务,因此城镇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同时,由于对“三线建设”的重视,各种资源都在往“三线”运输,包括企业、员工等等,使得一、二线城市缺少相应的资源,导致城市发展停滞不前。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约为1724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7.92%,相比1965年只上升了0.03个百分点。[4]69
4.1978—1995年:渐进发展阶段
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在城镇建设上,为我国城镇发展的再次起航奠定了基础。1985年,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放宽了户籍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积极性,进而吸引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1986年,我国相关部门修订了新的设市标准,大大促进了镇与市的发展。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其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镇和市的快速发展。据统计,1995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35174万人,其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了29.04%。[4]69
5.1996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阶段,无论是从城镇人口比率的上升还是城镇规模、城镇数量,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方针。与此同时,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内陆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如1999年西部大开发、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006年中部崛起等等,都为城镇化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三次会议上所作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我国将全面开放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开放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些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据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已达到52.6%。[5]95
三、我国实现城镇化的路径
1.政策导向与市场推动
回顾我国城镇化历程,无不存在着政策导向的痕迹。伴随着对人口流动、市镇建设等相关规定的出台,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政策调控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决定了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与此同时,市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对资源分配有着调控的作用,对城镇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一些大中城市,因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向其迁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城市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口有着吸引的作用,加速人口迁移。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众多的一线城市的居民中,不乏大批的“移民”。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共同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
2.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人口来源
1953年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时我国农业人口约为50534万人,占总人口的86.74%。2011年我国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在这次普查中,我国农业人口约为67415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农业人口比例的减小反映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毋庸置疑,我国城镇化可以说是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原有的农业劳动所需劳动力锐减,加之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激增,使得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必然。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个被称为“农民工”的群体逐渐兴起。他们是城镇化的主力军,是城镇的主人。但是,由于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农民工城市化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权利受侵害、利益表达不畅通、无归属感等等,这些都使其游离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
3.以城镇人口增加与城镇土地规模扩大为显著特征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数量与比例得到提升,这是城镇化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城镇土地规模的扩大也表现得较为突出。一些地区甚至单纯以地区的土地面积来衡量城镇化水平。自1996—2007年,除海南省及湖北省建成区面积在相对缩减之外,其他所有省份均呈现扩大趋势。以广东为例,其面积呈快速增长型,1996年广东省建成区面积仅为1551.92 km2,至2007年高达4084.0 km2。[6]62
与此同时,城镇化出现的“空城”“睡城”等现象不断。所谓“空城”主要是指在偌大的城市中少有人烟,或者人口数量远远低于城市土地容量。而“睡城”则是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因缺少成熟城市配套设施,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虽然有大量的人口入住,但他们在此仅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这样的城市在我国并不少见。它们存在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是人们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以降低必要花销,但更为突出的原因则是由于城镇规划缺乏人性考虑。
4.城镇与乡村差距拉大
在马克思主义城市观中,城乡对立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由于城镇与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对有限的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争夺的必然结果。我国城镇化也造成了城乡二元化的问题,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政治乃至人口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居民收入为例,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农村居民则为3587元,[7]相差约3.28倍。到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为5919元,相差约3.23倍。[8]虽然倍数上有所减小,但是绝对差却在不断拉大。如果说经济差距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那么人口差距也成为城乡差距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农村留下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作为有效劳动力的青壮年其绝大多数都流向了城镇。劳动力的差距加剧了城乡对立。
5.城市与城市差距拉大
虽然早在多年前我国就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但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并未得到太大的改变,在一些地方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我国,对各个城市有个不成文的划分,那就是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以沿海城市、副省级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以经济水平一般的地级市省会、中小城市等为代表的三线城市,以及四线、五线甚至六线城市。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的,体现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经济水平出现差距的同时,其他差距也显现出来,比如教育差距。由于教育资源投入与获得的差距,造成教育不公的问题。当前的“择校热”“入园难”等现象都是其直观反映。再比如环境差距,当前,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其环境质量甚为堪忧,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
四、我国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1.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要实现一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理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发展。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着片面追求土地的城镇化以及户口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远低于土地的城镇化。然而,只有人的城镇化的实现才能称之为真实意义上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根本。
因此,要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对于城镇原住居民,要提高其生活水平,使其能够享受到城镇发展的成果。对于城镇新进居民,尤其是农民工群体,要给予更好的生活体验。首先,要逐步实现城镇新进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与地位。其次,要通过社会各方努力,加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主体地位的思想。再次,要推动社会福利等制度向新进城镇居民覆盖,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之,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内容,无论处于城镇化的哪个阶段,都要大力实现人的城镇化。
2.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
当前,许多城镇都意识到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因追求地区GDP的增长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些城镇为增加地区财政收入,不惜引进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企业。同时,由于当前的环境破坏的惩罚力度较小,一些企业为获得高额的利润,降低了在环保工作上的必要投入,由此产生了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与社会的良性发展。2014年两会期间,一场雾霾席卷北京。这场雾霾敲响了空气污染的警钟。除了空气污染之外,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都阻碍着城镇的发展。
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以环境保护为发展基础。对于个人,要树立环保观念,走低碳生活的道路。对于企业,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量。对于政府,一方面要增加环境破坏的成本,让企业“不舍得”破坏环境;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安装节能、环保设施,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3.以提高城镇承载量为手段
城镇承载量是指城镇所拥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容量,包括城镇交通、住房、医疗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人口稀少的“空城”,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口数量巨大但城市相对较小的城镇。这样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压力较大,使之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城镇的承载量决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当城镇所提供的公共资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从而影响城镇和谐发展。
因此,要提高城镇规划的系统性,将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联合体。要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性,通过实地调查、指标量化等方式确定城镇规划。要提高城镇规划的前瞻性,将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变化纳入规划的考虑范围,提高城镇的适应性。同时,要通过加强城镇基本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并且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
4.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城乡融合,即统筹城乡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阶段城镇化问题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获得空前发展。但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然而,城乡能否融合关系着城镇与农村双方的发展前景以及社会稳定。因此,要逐步实现城乡融合。首先,要强化农村自身能力建设。如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制度的建设。大力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接受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起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其次,要引导经济相对发达、政策相对完善的城镇对农村对口支援。鼓励城镇对农村采取技术、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增强其发展能力,尽量降低农村对援建资金的依赖度。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5]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吴兰波,王任艺,林广雄,等.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0-64.
[7]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新发展新跨越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DB/OL].(2011-03-01)[2014-04-05].http://news.china.com.cn/txt/2011-03/01/content_ 22027283.htm.
【责任编辑 刘 蓉】
Marxist Perspective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s Path
YE Xuan
(Political Academy,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00,China)
Marx’s theory of urbanization has strong vitality,and it’s good for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analysis and guidance.Since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urbanization.The current is in the fifth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the realization of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path ismainly policy guidance and market promotion,the countryside surplus labor force as themain source of population,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land use,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the gap between city and city,and so on.In order to realize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we should follow a new path of urbanization,focusing on people-centered urbanization,based on the good ecology,to improve urban capacity as the way and tomake urban-rural composition as the goal.
Marxism;urbanization;realization path
F019
A
1009-5128(2014)21-0038-05
2014-06-09
叶璇(1991—),女,四川自贡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