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天人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014-03-20白光霁夏绍熙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天人思想文化

白光霁,夏绍熙

(1.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2.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安 710069)

简论天人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白光霁1,夏绍熙2

(1.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2.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安 710069)

探讨天人之学不只是以锐利冷静的眼光探索各种事物的运行规律或法则,它也是精神和情感上的耕耘和追求,追求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追求在生命活动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理想的社会,它蕴含着对宇宙和人生的无限热爱。天人之学不仅培育了人们的理智,也培育了人们的情感,塑造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和气质。

文化;文化传统;天人之学

天人之学的“天”,泛指宇宙、天地、自然万物,这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天人之学”的“人”,则指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过程,人性、人生、自我、他人等都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天人之学”是研究“天”(“天道”)与“人”(“人道”)之间关系的学问,它的内容涵盖面很广,含义非常深刻,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什么是文化说起。

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复杂的综合体,包含多个层次,较为浅显的是文化的物质层次,包括服饰、饮食、绘画、民风民俗等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较为深入的是文化的制度层次,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行为规则以及不成文的规范等等。而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是文化的精神、思想、理论、价值观。一种文化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从文化的核心层面来看,必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贯穿其中,成为支撑其生命的坚强支柱。中华文化延绵不绝,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存处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思维,对许多根本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思考和追问。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为我们留下了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同于西方哲学本体论和世界观的、有民族特色的思想财富。

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论天人之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是天人之学的基础

人只有先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才可能有思想,先民们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影响,要理解天人之学,必须对产生和滋养这种观念的生活基础有所认识。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华文化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文化。中国农耕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六七千年前,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种植水稻和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种植粟(小米)的“南稻北粟”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早期农业的基础上产生了中国早期文化。

这一现象与天人之学有何关系?我们应如何认识?

从宏观上看,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几种根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其出现的顺序是:(1)原始生产力,即自然形态的生产力,这是自然力统治的时代;(2)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即半人工形态的生产力,这是适应自然力进行物质生产的时代;(3)工业生产力,即完全人工形态的生产力,这是人类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这三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划分出人类的宏观历史演进的最一般的大阶段:前农业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1]72。

中华文明长期处于农业文明阶段,以农业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而农业生产力是半人工形态的生产力,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对“天”(自然)的关注和思考很早就因农业生产的缘故进入中华民族富有智慧的头脑之中。由于农业生产直接取资于土地,农作物的生长又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土地和庄稼都搬不动,所以农民不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或受雇于资本家的工人那样可以经常自由移动,他们往往世代定居,很少迁移,流动性不大。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大多固守一地生活繁衍,农业社会中的人从小就在熟人圈子长大,“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里我们称之为Face to face group,直接译来就是‘面对面的社群'”[2]14。所以对“人”的思索,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人的本性是什么、社会如何达到整体协调和良好运作也很早就在先民们的思想意识中成为重要问题。由此看来,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对天人关系如此关注是毫不奇怪的。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文化,那么天人之学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思想观念,是我们的先民对最基本的哲学问题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达和追问。

天人之学孕育于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先秦时期,特别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围绕着对“天”与“人”关系的探讨,形成具有独特文化观以及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华原创性文化。其中,关注“人”的本质、意义和价值的儒家文化,着重研究“天道”的本质及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道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干流。在儒家和道家这两种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中,都没有把“天”与“人”强行分割开来,在它们之间划下鸿沟,而是对二者进行贯通的研究,以求得一种相互和谐的理想状态。

可见,天人之学是从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天人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由此折射出来的思想观念逐渐孕育形成儒家和道家两大原创文化,它们都重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并将“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作为崇高的精神追求。

二、天人之学是中国历史上各时期思想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文化传统是有生命的,它生生不已,渊源于过去,贯注于现在,又奔向未来。这是由于人不可能“遗世而独立”,而只能在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中生活和思考,也只能在自身所处的文化传统中承前启后,去旧开新,这是文化的新陈代谢。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时期都有思想家对中华文化传统进行反思、理解、评判,形成一定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认识,我们将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中的主要倾向称之为思潮。思潮往往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的相互联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思潮接连不断地涌现。大体而言,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表现为诸子之学;在汉代,主要表现为经学;魏晋时期则表现为玄学;隋唐时期主要是儒道佛的并立交融以及佛教的中国化;宋以后是理学;清代是考据之学;近代则是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在这些思潮中,天人之学始终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已经达到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开始对天人关系进行理性的探讨和论述。老子提出“道”这个哲学范畴,将之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本根,并认为人间的一切制度、君主的一切行为,都要以“道”作为依据,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倡导“人道”应效法“天道”。儒家学派通过《易传》表达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强调天与人的相互作用,主张将事物变化的道理运用于人类社会,要求人们认识自然法则,以自然法则引导实践活动,即所谓天人合德,并高扬一种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此外,如孟子提出君子的人格是“与天地精神同流”(《孟子·尽心上》),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礼记·中庸》提出“参天地之化育”,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吕氏春秋·贵公》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等等主张和命题,都是在极富思想原创性的春秋战国时期,贤哲们探究天人之学的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到汉代,儒家和道家学派的思想非常兴盛,神秘化的阴阳五行说渗入儒道等思想领域,影响很大。因此,一般而言,这个时期的天人之学体现为以阴阳五行为模式,对天人同类、天人相与、天人相副的讨论。西汉时期,虽然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但仍有大批学者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整理和吸收。于是,有司马谈以“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为旨趣创作《论六家之要旨》,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为目标编撰《史记》。到东汉时期更有王充高举“疾虚妄”的大旗、以元气自然论反对天人感应、谶纬迷信的泛滥。

汉代经学思潮发展到魏晋之际,因其烦琐和迷信而衰落,魏晋名士努力摆脱经学的束缚,以对“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三部经典做注解的方式发挥议论,从儒、道两家学说的综合中走向抽象思辨。他们跳出皓首穷经的圈套而作玄远的哲学追求,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但实质上仍然维护封建等级、保持封建名教的传统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他们对“天人之际”的问题非常关注,例如王弼注《老子》据说分“道经”与“德经”,这里的“道德论”讨论的就是“天人之际”,即是说人君为“道”配“天”,臣下有“德”为“人”,“道德”两字在意义上等于“天人”,故“天”“道”不可名状,“人”“德”可以言说。[3]88这样,形而上学的玄谈(对道德、有无、本末、体用、名教、自然等的讨论)就变成了政治理论的基础,成为那个时代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隋唐时期,思想界基本上是儒、道、佛并立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思想领域曾经展开过关于“天人之际”的理论探讨。儒家学者韩愈以及佛学对于“宇宙”(天)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而当时的文学家柳宗元和刘禹锡也简洁明白地阐述了他们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看法。柳宗元作《天说》“以折退之(韩愈)之言”,刘禹锡认为这尚不足以尽“天人之际”,于是作《天论》三篇“以极其辩”,柳宗元又作《答刘禹锡〈天论〉书》,对刘禹锡的《天论》重加审订。此外,柳宗元的《封建论》《贞符》《非国语》《天爵论》《断邢论》,刘禹锡、柳宗元友人吕温的《古东周城铭》,牛僧孺的《善恶无余论》《讼忠》等作品中都有对天人关系的讨论。这些论辩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天人之学的丰富资料。

经过唐末五代的割据动乱,中国历史上进入北宋和南宋时期。两宋时期的思潮主要是理学,它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内容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涉及政治、道德、教育、宗教等许多领域。性,指人性,但是理学家也讲物性。天道即理或天理。究其实质,就是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索。理学思潮起于北宋,经南宋而进一步发展元代理学中朱、陆两大派别互相吸收渗透,到明代更有新的发挥,沿及清代前期渐趋衰落。可以说,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时期的思想主要是受着理学的影响。

由以上简述可见,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天人之学自始至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三、天人之学为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搭建了一个宽阔的框架

天人之学纵横交错,形成一张大网,渗透于传统生活的许多方面,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究,还是先民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切体验,其背后体现出一种博大恢宏、追求和谐的精神气质。

简言之,思维就是人的思想的整个过程,思维的运行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运作。“在民族的文化行为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即可看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4]1-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整体的思维偏向,形成自身特有的思维类型。

对“天”与“人”关系的思考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一些基本术语被用来具体地阐释天人之际的微妙,例如阴阳、五行观念。阴阳的本意是指阳光的向背,向着太阳的一面为阳,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阴。引申开来就是事物正面、前面的称为阳,反面、背面的称为阴,先民们用阴阳来概括事物的互相对立和互相消长。《老子》4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举凡天地、日月、昼夜、寒暑、君臣、夫妇、男女等事物相反相成的特性都可用阴阳说明之。五行即以木、火、土、金、水作为象征或隐喻,来解释万物之间的交错影响、人世间吉凶祸福的变化以及朝代的更迭等现象。秦汉之际,阴阳五行学说渐渐合流,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天人之学的表述体系或思维结构。比如,西汉大儒董仲舒明确地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天囊括万有,包罗一切,“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矣”(《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天地、阴阳、五行和人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天意难以理解,但却可以通过对阴阳五行研究变得明显起来,“是故明阴阳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倒、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运用阴阳五行观念广泛联系事物的功能探讨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比较普遍的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它促使人们对天地万物和人事活动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进行思考,由此勾画出一幅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世界图景,所谓天、地、人三才贯通,其中呈现出来的不是天地万物的争斗不休,而是统一与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42章)认为万物具有统一性,统一于道,同时万物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表现为阴阳二气在冲虚之气中运行,最终达到中和,“和”是天地万物演化的目标,人们向往的美好境界。“和”的意思就是和谐、和平、和顺、和畅、中和、融和、祥和、温和等等,用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本训》中的说法就是:“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各循其道,和气乃臻,机衡乃平。”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认为天人关系可以用一个“和”字来表达,天人之学也就是探讨天人和谐的学问。

在先民们看来,探讨天人之学不只是以锐利冷静的眼光探索各种事物的运行规律或法则,它也是精神和情感上的耕耘和追求,追求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追求在生命活动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理想的社会。它蕴含着对宇宙和人生的无限热爱。天人之学不仅培育了人们的理智,也培育了人们的情感,塑造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品格和气质。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刘 蓉】

Brief Analysis of the Im portance of the Thought on Heaven and Hum an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IGuang-ji1,XIA Shao-xi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2.Institute of Chinese Thoughts and Cultur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To discuss the thought on heaven and humanity is not only to explore in a sharp and calm way the regulations or laws of various kinds of substance,but also to understand its cultivations and pursuits in spirit and emotion.These pursuits include the continual improvementof life state,the value of truth,kindness and beauty i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ideal society.The thoughton heaven and humanity contains theendless love for the universe and life.It cultivates both people's reason and emotion whichmould unique Chinese spirits and qualities.

culture;cultural trandition;the thought on heaven and humanity

B221

A

1009-5128(2014)17-0012-04

2014-08-10

白光霁(1980—),女,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夏绍熙(1980—),男,云南会泽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天人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通”的哲学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