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中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
2014-03-20任胜涛
任胜涛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心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44)
在心理学中,将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分成了创业能力、创业动机、创业知识、创业人格四个维度,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这些心理学知识并没有直接在创业的大学生身上使用。而通过在大学生创业中运用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心理学理论在此方面的缺陷。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和推广,使更多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投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来,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创业中的自我效能感
从概念的角度来说,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对自身创业能力的评估和判断,进而产生对自身能力的信念或信心。也就是说,创业能效可以将大学生完成某种创业任务所表现出的各种效能、行为反映出来。按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将创业效能分成两个类别:一种是和创业行为过程相关的自我效能,也就是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时,内心深处实现创业目标的信念和能力;另一类指的是和创业内容相关的自我效能,是大学生在进行某个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对和创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实施和组织的信念和能力。这个概念包含了人物具体化创业自我效能概念、一般创业自我效能概念等。[1]总的来说,创业自我效能除了包含和创业内容相关的自我效能以外,还包含了寻找创业灵感和创业决策的能力。也就是说,创业自我效能包含了创业所需要的精神信念和创业知识。
二、在大学生创业中对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来自他人的创业经验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会不自觉地受到他人创业经验的影响。在看到或想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在进行某项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时,就会增加自我效能感。与之相反,当大学生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在某种创业活动中,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结果仍然失败,就会降低其在创业中的自我效能感。对于缺乏实际创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效果尤为显著。
(二)与创业活动有关的经验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创业活动失败的相关经验是大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基础,是对创业效能影响比较大的信息。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就会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连续从事各种活动都遭受到了失败,就会降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情绪和生理状态
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情绪状态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假如一个人喜欢在做事的时候和一些负面性的感觉联系起来,就会降低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另外,过高的生理唤醒水平会经行为水平降低,进而降低个人创业的自我效能感。
(四)语言劝导
语言劝导指的是利用大学生的自我规劝或者别人的语言劝说,对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造成影响的信息源。当语言劝导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其更加努力地去获得成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效能感和创业能力。通常情况下,有事实基础、符合实际的语言劝导更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另外,语言劝导的影响效果还会受到信息源的吸引力、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影响。
三、自我效能的作用机理
人们一旦产生自我效能信念,就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人类的身心活动。大量的实践证明,自我效能主要是通过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对人类机能进行调节,这四种调节机制只有在相互协作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主要由对个体造成影响的认知建构、目标设立、推理性思维组成。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越强,所设定的人生目标就会越高,相关的行为也会更加的坚定。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到了人们解释情景的方法和对未来建构类型的想象。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很高,在遇到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就会将其看作走向成功的机会,会想象一些成功的场景,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表现。[2]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过低,在遇到一些有不确定因素的冒险环境时,会联想到一些失败的场景,进而影响自己的行动。认知预测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能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个良好的认知动作,可以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而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又可以促进认知的构建。
(二)动机过程
在认知调节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对任何形式的认知性动机发挥作用,比如预期结果、因果归因、认知性目标等。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比较高,在失败后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成功后会认为自己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类型的人往往愿意承担更多的任务,在遇到困难后仍然不轻易放弃。期望实现结果和期望实现的可能概率之间的吸引力相互结合就成为了结果。其基本观点认为,一个期望实现的结果价值越高、吸引力越大,活动的能力就越强,可以实现期望结果的概率也就越高,参与活动的动机也就越强。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一个可以反馈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有效地提高动机,在某些程度上,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会对努力的投入程度、担负的挑战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高,就会比较容易安于现状。
(三)情感过程
在情感状态自我调节的过程中,自我效能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自我效能可以利用行动、感情、思维来对个体的紧张程度和情绪体验性质造成影响。在定向的思维模式中,自我效能会对注意力产生引导,对个体的认知特征、认知能力以及生活事件的解释造成影响。[3]在定向行动的模式中,自我效能通过对行动过程进行支持,对情绪进行改变来改变环境,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状态造成影响。在情感定向模式中,自我效能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心情,唤起个体的焦虑,进而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
(四)选择过程
站在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相互影响,人不仅是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环境的产物,通过选择环境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可以通过自我判断来对人生的发展道路造成影响。如果一个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比较高,就会选择可以改变生活环境、开发自身潜能的环境来对自身的命运进行改造,主动承担有能力承担的活动。一个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选择活动的挑战性就越高。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过低,就会放弃选择从而影响了自身潜力的开发。
四、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一)让大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
实践证明,当一个个体曾经完成了一些实践任务,当他再次遇到相似的任务时,自信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认为自身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使其得到良好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在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得到成功的体验,由此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即使有了良好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仍然无法充分调动其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成功体验。
(二)树立学习榜样
当一个个体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取得成功时,就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其中替代者和个体的相似程度越近,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大,替代者的成功经验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作为替代性经验,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在大学生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同学获得成功后,自我效能感会更强,就会认为自己也可以取得类似的成功。[4]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如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到学校开座谈会,通过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成功人士,使学生对创业活动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业信心。
(三)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张弛有度、愉快轻松的环境可以对个体的自我效能进行有效的提升。当一个个体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会对自我效能感的建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处于创业困惑期或者创业选择期的学生来说,情绪往往是不稳定的。如果学生的性格内向,就更加容易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怀,让学生获得自我克服消极心理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归因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归因方式的影响很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归因,可以激发学生成功的期望和信心。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使其找到正确的归因方法,让学生认为内部的稳定因素和可控因素是影响成功的主要原因,要将失败归纳于外界的不稳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进而对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激发,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五)对大学生进行多角度评价
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家长、教师以及权威人士要以鼓励和支持为主,使用变通的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成就、所持的态度等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创业探索进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定期总结自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和成功,提升自身的创业效能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社会命运和自身命运有较大的影响。一个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个体会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因此创业中的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使用合理的措施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轨迹也有很大的影响。
[1]韩力争.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界定[J].南京财经大学报,2006(6):83-86.
[2]徐久春.班杜拉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262-264.
[3]李浩然,肖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57-62.
[4]陈晓娟.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状况调查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