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2014-03-20谈玉婷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谈玉婷 武 月(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大众文化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谈玉婷 武 月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大众文化的发展和网络媒介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海量的信息和娱乐的平台。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强、逻辑判断力尚不成熟,在接触网络信息过程中,往往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由此而生。本文在现状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甄别意识、分析意识和再现意识的转变,探析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亲和力法宝在大学生网络媒介教育中的运用。
大众文化;网络媒介;媒介素养教育
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大众文化
(一)概念界定
1.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媒介素养由媒介素养发展而来,特指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能够正确理性地解读、批判以及使用网络资源的素质和修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包括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知识、网络行为管理、网络应用能力、网络道德规范及网络法律修养等方面。
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称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国内学者宋小卫对“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是:“所谓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唐海涛认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就是大学生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其生存和发展服务”。[2]笔者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刻全面地理解网络媒介,它不是指单纯地使用网络媒介的能力,而是强调利用网络媒介来发展完善自我,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大众文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金元浦认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3]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特点。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大众文化关系分析
1.媒介素养教育伴随着大众文化而产生。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1933年,由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斯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逐步走向工业化社会,广播电视电台、有声电影、杂志报刊等现代媒介纷纷活跃在历史舞台,传播媒介生产出一些极具刺激性、趣味性的社会新闻、犯罪新闻,“黄色新闻”泛滥。同时,广告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精英文化”,而是带有通俗性、社会性的大众文化。媒介传播的受众也由少数文化精英向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多数民众转变。大众文化特别是广告逐步向迎合人们生活需求转变。维护精英文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糟粕部分进行抵制反抗,从而形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雏形。
2.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质是对大众文化的认知和解读。大众文化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商业文化的烙印。西方社会的大众媒介与政府长期保持一种利益而非约束监督的关系,使得大众文化传播处于高度自由状态,负面信息会毫无约束地传播出去,社会舆论时常受到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与西方大众媒介私有化性质恰恰相反,我国的大众媒介是国有化的,政府与大众媒介是一种监督约束的关系。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受众对大众文化传播信息的判别与解读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特点
(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新,发展快
我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迅速升温,已经成为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日趋成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更新。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走进大学生的课堂。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氛围不浓,平台有限
学校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但就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相关课程开设不多,一些教育手段和方法流于形式。而大学生沉迷网络、参与网络暴力事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育人者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化说教意味浓,加之网络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有限。
(三)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临阻力,形势严峻
新媒体环境下,一些大众媒介为适应市场环境,赚取眼球经济,违背媒介职业伦理道德和媒介操作规范,发布“低俗、庸俗、媚俗、恶俗、粗俗”的信息。集商业性、娱乐性、消费性等特点为一身的大众文化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大学生闲暇的大学生活增添乐趣。缺乏媒介素养与理性判断力的大学生在享受大众媒介带来消遣的同时,容易陷入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泥潭。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并未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指标贯穿教育体系中,一些媒介受经济利益驱使,逐渐淡化“把关人”的职能和社会责任,使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四)大众文化辨别能力成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议题
大众媒介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传播大众文化信息以迎合受众口味为主导,信息层次、内容良莠不齐,纷繁复杂。面对网络浩瀚纷繁的信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关键,而决定其价值取向的,便是信息的辨别、判断、解读的能力。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讲方法、讲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批判地、理性地解读网络媒介信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滔滔不绝讲道理讲案例,不如教会学生自己去感知和判断。
三、大众文化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意识的转变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的重点不再是网络媒介性质、功能等媒介机制本身,而要注重对信息的甄别、分析和再现能力的培养。
(一)针对大众文化的低俗趋向,树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甄别意识
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商业性的特点,容易引导受众注重感官享受,热衷于声色娱乐,从而弱化了受众对主体信息的重视。同时,大众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它满足的是大众趣味,容易造成主流价值观的淡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甄别意识是针对育人者而言的,它贯穿整个学校教育阶段,要求教育者培养学生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全面接触过媒介素养相关理论,高校应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学习网络媒介的技术,了解信息萌芽、产生、传播的过程,掌握网络媒介传播的说服技巧,学会区分信息的真实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二)注重大学生媒介品味的提升,树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意识
网络媒介准入门槛低造成大量草根文化涌入,但草根文化并非都是值得倡导的,它有精华也有糟粕。提升大学生媒介品味,是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作为育人者,应该利用高校有利条件,建立网络模拟媒介工作室,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网络媒介信息的传播制作,学会分析网络信息的良莠。参与式、体验式教育,直观感受网络媒介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有利于提升媒介品味。
(三)提倡深度解读,树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再现意识
“一些研究者在回顾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时,认为这是一个‘从家长制(Paternalism)走向赋权(empowerment)’的过程。”[4]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应是以教育者的感受来粗暴地取代学生的感受,不是两者对信息表面层次的一种判断,而应该是两者媒介使用中感受的相互碰撞,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拓展,引导学生挖掘自己对媒介的感受,使学生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对自身的媒介素养进行再创造,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分析视角。
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情感教育
大学生在接触网络媒介过程中,情绪情感会受到信息内容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因此网络心理教育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用网络心理教育的平等性、保密性、便捷性、匿名性等优势,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大学生通过网络心理教育真正暴露问题,进行在线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他人、社会及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时,才不会产生认识偏差和情感偏差。
(二)拓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行为教育范畴
当今人们渐处于媒介化社会中,信息生产、传播的门槛与成本急剧降低,“人人都是通讯社”“每个人都是公民记者”,媒介行为规范已成公众日常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与多元化的主体,在网络媒介接触与使用中,拥有极大的便利优势。因此,应在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解码等方面,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引导规范,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信息纷杂的媒介生态下,有独立思考、有价值规范、有行为准则。
(三)树立大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观
树立大学生的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观,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维持网络秩序,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行为,不传谣造谣,坚持网络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具有绝对权利和自由,同时安全、洁净的网络空间,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的网络空间,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
(四)用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亲和力法宝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具有亲和力的手段做法宝。首先,学生主体观是心态亲和力法宝。网络媒介的发展,打破了现实生活中身份界定,使教、学双方位置相对平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分析引导才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其次,网络用语是语言亲和力法宝。沟通的前提是语言符号对等,掌握大学生常用的网络用语,比如符号用语(“*^__^*”嘻嘻)、网络通假字(酱紫)、数字用语(886)、音译词(三克油)、特定词语(打酱油)等,用学生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有助于实现轻松、平等、有效的交流。此外,新媒体是手段亲和力法宝。微信、微博、qq、人人网等新媒体平台,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发表欲强、社交面广等特点。育人者使用新兴媒体,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动向,更能打破空间限制,在网络平台上实时沟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媒介充当了人们联系社会、满足需求的桥梁。网络媒介以其及时、便捷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归根到底是大学生的网络自育,育人者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大学生自觉甄别、分析、再现网络信息,从而实现网络“自育”。
[1]柏清.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D].兰州大学,2006.
[2]唐海涛.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探析[J].新闻知识.2010,(6):56-58.
[3]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EB/OL].(2005-08-01). http://www.artx.cn/artx/guoxue/4697.html.
[4]常怿.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D].湘潭大学,2008.
10.3969/j.issn.1672-9846.2014.01.011
G206
A
1672-9846(2014)01-0048-03
2014-01-12
谈玉婷(1987-),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武 月(1990-),女,湖北襄阳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