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科战争及双方军队装备
2014-03-19吕占广郝朝辉肖飞
吕占广+郝朝辉+肖飞
战争起因于争夺资源
“查科”位于安第斯高原,处于玻利维亚南部和巴拉圭北部边界接壤地带,其东部为巴西,西部则是阿根廷。这是一片面积辽阔、土地贫瘠而又饱受战乱之苦的沙漠地区,很多国家称之为大查科地区。
查科地区不仅贫瘠荒芜,气候条件也极端恶劣,玻利维亚对其兴趣并不大。但在1884年和智利的“硝石战争”中玻利维亚失败了,因而失去了南方的滨海省,该省是玻利维亚出入太平洋的出海口,失去该省的玻利维亚成为一个内陆国家。玻利维亚需要一个出海口,但因敌不过智利,出入太平洋的大门已经被堵死,于是只能将着眼点放到东面的大西洋上。它计划先占据皮科马约河,再占据巴拉圭河,这两条河最终汇聚到巴拉那河,流入大西洋。两条河流都从查科地区经过,所以占领两条河就意味着要占领查科地区。但这显然不是巴拉圭政府所能接受的,因而两国之间频频发生边境冲突。
1922年,巴拉圭爆发内战,玻利维亚认为这是夺取查科地区的最有利时机,于是不断蚕食该地区,并在占领区建立了一系列要塞。当时这块土地上的资源十分有限,巴拉圭也就未进行有效的反击行动。然而,几年以后,在查科西部地区购买了大片土地的美孚石油公司宣布,大查科地区可能储藏有丰富的石油。于是,巴拉圭政府着急了,不能把这么大的利益白白拱手让给玻利维亚。
1927~1928年,两个国家开始不断出动军队,大打出手。随后几个中立国家以国际联盟的名义在两国间展开斡旋,使得该地区暂时处于和平。
经过几年的和平相处后,形势又发生了转变。1932年5月,玻利维亚陆军少校奥斯卡·莫萨科索乘坐飞机从查科地区上空经过,在飞行过程中,他发现沙漠中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后来该湖被命名为丘基萨卡咸水湖)。这个发现太重要了,虽然以前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也为争夺水源而发生过矛盾,但那都是围绕着几条大河,而这种沙漠中的内陆湖,显得更为珍贵。莫萨科索少校不敢怠慢,赶紧向上级报告。玻利维亚陆军总司令菲利维托·奥索里奥将军听完汇报后,立即发布命令:带部队占领这个湖泊!莫萨科索少校接到命令后,带领3名中尉和25名士兵向大湖前进。在干旱的沙漠中艰难前行3个星期后,于6月15日抵达大湖。然而,玻利维亚小分队还是来晚了一步,巴拉圭人更早发现了这片水源,并在湖边建立了一个小哨所,巴方称之为皮蒂安图塔要塞。
玻利维亚小分队派出侦察兵打探哨所动静,结果发现这个巴拉圭哨所只有10人守卫,于是向哨所发动猛攻。巴拉圭守军见势不妙,只得放弃哨所,他们退守后才开始实施报复,把从意大利运来的2艘炮舰配置到巴拉圭河上,对玻利维亚控制的据点发动袭击。
冲突开始后,双方都在查科地区修建了各种要塞。事实上,这些要塞不过由一些小木屋组成,木屋周围挖掘一圈壕沟。实力略占上风的玻利维亚军队在初期的进攻中较顺利。7月末,玻利维亚陆军上尉维克托·阿尔塞带人拿下了查科地区的科拉莱斯、托莱多和博克龙三座要塞。
此时,玻利维亚总统萨拉曼卡下令部队暂停进攻,他此举的目的很明确:迫使美洲国家会议介入冲突,承认玻利维亚取得的战果,避免局部冲突演变成全面战争。
然而,玻利维亚的打算并没有实现。8月3日,美国和18个拉丁美洲国家共同发表宣言,呼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把争端提交仲裁,并声明参加国对于用非和平方式或用武力征服获得的土地,概不承认其有效。这与玻利维亚的目的相差甚远,所以在调解中玻利维亚表现的态度非常强硬。玻利维亚认为,他们的领土必须达到巴拉圭河,如果放弃这一“历史权利”,就意味着“经济自杀”。巴拉圭方面同样不甘示弱,要求收回失去的3个要塞。8月12日,调解宣告失败,武装冲突再次升级,两个国家不断向前线派去军队,并投入火炮、坦克和飞机,查科战争就这样正式打响了。
战争进程和结局
由于在冲突阶段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战争升级后玻利维亚军队有些轻敌。1932年9月,玻利维亚军队决定继续向纵深的巴军司令部发动进攻,然而玻军的进攻计划被巴方截获,此时的巴拉圭军队已经由开始的3000人急剧膨胀到6万人。巴拉圭进行了周密的作战准备,他们修建了一条从巴拉圭河畔卡萨多港通往查科地区东部的铁路,直接支援前线。做好准备后,巴拉圭决定先发制人,目标是已被玻军占领的博克龙要塞。
巴拉圭第一军团大约8000人很快就包围了博克龙要塞,而此时坚守要塞的玻利维亚军队只有700多人,配属27挺轻机枪、13挺重机枪、2门75mm施耐德野战炮、1门75mm克虏伯山炮,还有2门20mm厄利孔机炮。巴军的反击出乎玻军意料,他们从附近的阿尔塞要塞派出小分队,试图救援被围的守军。
巴拉圭士兵在玻军阵地周围挖掘堑壕,并逐渐缩小包围圈。玻利维亚增援部队竭力想突破巴军防线,解救被包围的博克龙要塞,但没能成功。巴拉圭有条不紊地轰炸了玻军坚守的阵地,投入24门大炮和11门迫击炮。玻军最终处于没有水、食物和弹药的状态,于9月29日向巴军投降。
在这一胜利的鼓舞下,巴拉圭从10月8日开始,再次投入部队发动了新的攻势。其继续向西北进攻,占领要塞,捕获大量俘虏,收缴很多武器装备。1932年11月5日,玻利维亚军队试图通过一次反攻重新夺回失去的阵地,但是巴拉圭军队采取了灵活战术,不与玻军正面硬拼,而是提前主动撤退,以寻找歼敌的有利时机。
这次,玻利维亚军队的指挥官是从德国聘请的汉斯·孔特将军,他是一名参加过一战东线作战的老兵,查科战争之前曾负责玻利维亚军队的训练。战争的另一方,巴拉圭军队由何塞·费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维亚将军负责指挥(此时他即将升任元帅,并且后来还当选为巴拉圭共和国总统),另外,巴拉圭还聘请了法国专家充当军事顾问。在作战物资方面,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银行负责将美国、英国和德国的物资运送到玻利维亚;而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则奔走于英国和法国军火商之间,为巴拉圭提供援助。
自12月6日开始,玻利维亚军队连续向巴军阵地发动几次攻击,全军士气高昂,迅速拿下北部地区的几个据点。虽然巴拉圭军队从整体上还在继续向玻利维亚阵地发动进攻,但玻军依靠战壕、重炮和空中力量,挡住了巴军的进攻。然而,在这些胜利面前孔特将军过于乐观了,12月13日,他草率下令部队转入全线反击,但由于缺少地图和必要的准备,玻利维亚部队很快陷入困境,很多小分队在丛林中迷路,被巴军大量消灭。至1932年底,玻军在查科地区失去了30个据点。最后的作战结果是:除空中作战外,孔特将军发动的所有地面反击都失败了,巴拉圭军队重新收回了前期失去的土地。endprint
从1933年9月开始,埃斯蒂加里维亚将军再次带领巴拉圭军队发动进攻,但由于战线拉得过长,前线离后方太远,尤其是交通不便,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巴军不得不组织回撤。玻军则趁此发动反攻,歼灭巴军两个师,其他的巴军残余部队退到阿根廷寻求庇护。
此后的几个月,作战双方都损失惨重,不断地补给装备和弹药。1934年8月14日,巴拉圭第6步兵师再次发动攻势,玻利维亚部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并相继投降。到1934年底,查科地区的主要部分都被巴拉圭所控制,但其攻势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于1935年1月一直深入到玻利维亚境内。此时的巴拉圭已经远离根据地,无力再支撑发动新的进攻,而玻利维亚军队在不断的败仗中更是力不从心。两个国家都已经精疲力竭,损失惨重,无力再战。1935年7月12日,双方实现停火。
两国在周边国家的主持下开始了多轮谈判。1938年7月21日,双方代表终于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签订《查科和约》:巴拉圭获得北格兰查科地区约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玻利维亚获得约8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得到经巴拉圭河进入大西洋的航行权。
但自此以后,两国关系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直到2009年4月,在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滋·基什内尔的调停下,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和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卢戈才最终签署和平协议,两国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
有意思的是,查科地区后来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石油。
玻利维亚参战军队
及武器装备
在双方军事冲突开始时,玻利维亚军队有12000人。其由7个师组成,每师一般有2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有的还包括1个炮兵团和1支工兵部队。士兵大部分由印第安人组成,军官来自于本土。玻利维亚军队显然没有考虑到查科地区的地理因素,来自高原地区的印第安人只习惯在凉爽地区作战,对查科地区的热带性气候很不适应,所以在后期战争中,玻利维亚军队被巴军打得节节败退,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当地密布矮橡树和灌木丛对于习惯热带丛林气候的巴拉圭土著瓜拉尼族(巴军士兵大多招募自该族)很有利。
在轻武器方面,玻利维亚军队的装备基本上都来自于欧洲,包括9×19mm卢格手枪、7.63×25mm毛瑟C96手枪、0.32英寸瓦尔特PP手枪、9×19mm伯格曼MP28冲锋枪、9×19mm索洛图恩SI100冲锋枪、芬兰9×19mm索米KP31冲锋枪、柏林路德维希·洛伊公司制造的7.65×53mm毛瑟M1891步枪、比利时7.65×53mm毛瑟FN1924/30步枪及卡宾枪、捷克斯洛伐克7.65×53mm毛瑟VZ24步枪、毛瑟出口型M1933卡宾枪、0.303英寸刘易斯轻机枪、7.65×53mm麦德森轻机枪、7.65×53mmZB26轻机枪、7.65×53mm马克沁机枪、0.303英寸柯尔特M1914机枪、7.65×53mm航空用维克斯E型机枪、7.65×53mm坦克用维克斯C/T型机枪、7.65×53mm勃朗宁-柯尔特MG38步兵水冷式机枪,以及7.65×53mm勃朗宁-柯尔特MG40航空用气冷式机枪等。
坦克和装甲车有以下几种:
维克斯A型轻型坦克,其由一个95马力Puma发动机提供动力,坦克上装备两个机枪塔,每个机枪塔可以向一侧旋转120°,配有7.65mm水冷式维克斯机枪。战争中,玻利维亚只配属了一辆这种坦克,并最终被巴拉圭缴获,曾被陈列在亚松森的一座纪念馆里展览。1994年被送回玻利维亚,现在玻利维亚军事学院的拉巴斯德博物馆展出。
维克斯标准B型坦克,其与A型坦克相似,不同之处是只有一个炮塔,配有一门47mm短管炮,此外还在坦克炮一侧装备同轴机枪作为辅助武器,同轴机枪选择的仍然是维克斯轻机枪。炮塔为双人炮塔,车长和炮手分别坐在坦克炮的一侧,炮手兼任装填手。战争中,玻利维亚共装备2辆该型坦克,其中一辆在战斗中被巴拉圭缴获。
雷诺FT17坦克,其炮塔可360°旋转,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现代绝大部分坦克都沿用这一设计。1931年只有一辆雷诺FT17坦克被运到玻利维亚,但不能确定是否参加了作战。
卡登·洛伊德Mark.IV型通用装甲车,其由英国工程师卡登设计,同样由维克斯公司制造,质量1.5吨。该系列超轻型装甲车型号很多,其中生产数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是Mark.IV型,苏联、波兰、加拿大、捷克、法国、意大利和日本都有装备。其由一台40马力福特发动机提供动力,能牵引一辆拖车或一门轮式火炮。乘员有两人,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负责操作车上的机枪。该型装甲车装配的是一挺7.65mm维克斯水冷式重机枪。玻利维亚采购的型号在水箱部位加装了一块装甲板,在机枪上还有一块方形护盾以保护射手。当时玻利维亚共采购了2~5辆该型装甲车。
意大利安萨尔多L3/33及L3/35型通用装甲车,这种质量3.2吨的履带式装甲车由一台43马力的菲亚特发动机提供动力,配有两挺机枪。查科战争中,玻利维亚共投入了14辆安萨尔多装甲车。
玻利维亚军队在实战中很快就发现,查科地区密布丛林和灌木丛,又缺乏道路,所以坦克及装甲车难以发挥作用,必须有步兵为之提供道路保障,否则坦克只能“望林兴叹”,寸步难行。此外,查科地区的高温也对坦克战斗力造成巨大困拢,高温使装甲车经常莫名熄火,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
炮兵装备包括马克沁-努登费尔特1型机炮、20mm厄利空自动高射炮、20mm贝克炮、60mm克虏伯山炮、65mm维克斯MKE型炮、75mm施耐德炮、75mm克虏伯L13型山炮、75mm维克斯MKKK型炮、81mm布朗得-斯托克斯迫击炮、105mm维克斯MKB型榴弹炮、105mm维克斯MK C型榴弹炮等。
航空装备包括:
寇蒂斯-霍克战斗机。玻利维亚在战争爆发之前向美国寇蒂斯公司购买了4架霍克I型战斗机,战争爆发后又购买了9架霍克II型战斗机。霍克系列战斗机其实就是当时美国海军装备的苍鹰战斗机的陆基型。endprint
寇蒂斯-猎鹰战斗机。这是一种双座侦察轰炸机,也是美国海军装备的O-1/A-3型飞机的陆军版。
维克斯143“玻利维亚侦察兵”战斗机。这是维克斯公司专门为玻利维亚设计的一种战斗机,它能很好地适应玻利维亚的高原环境。该机装备一台木星VIA型星形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500马力。其加大了飞机机翼面积,飞机上安装0.303英寸维克斯机枪。
此外,玻利维亚空军还装备了1架容克52型飞机,主要用来进行医疗救护。
巴拉圭参战军队及武器装备
战争开始时,巴拉圭军队总人数8000人,由3个师组成。每师有2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其他部队则是独立军种,如炮兵和工兵。巴拉圭军队还有一支外国雇佣军,其由白俄罗斯人组成,法国飞行员则为巴军驾驶战斗机。整个战争中,巴拉圭共动员15万人的军队,组成了3个集团军。战争导致的伤亡最终上升到4.3万人。
轻武器方面,巴拉圭军队使用的主要有:9mm勃朗宁M1903手枪、7.65mm曼利夏M1905手枪、9×19mm索米KP31型冲锋枪、7.75×53mm毛瑟M1907步枪及卡宾枪、西班牙奥维耶多轻武器制造厂生产的7.75×53mm毛瑟M1927步枪及卡宾枪、7.75×53mm麦德森轻机枪、7.75×53mm马克沁水冷式机枪及7.75×53mm维克斯水冷式机枪等。
巴拉圭的炮兵装备主要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老式火炮,加上一些新式维克斯火炮和从玻军缴获的火炮。
巴拉圭军队配属有雪佛兰、福特和各种卡车,一些小型车辆上装备机枪。其坦克数量及种类相比于玻利维亚军队要少,因此坦克在战场上的应用较少。
虽然出动的坦克少,但巴军十分注重反坦克战,用多种方法对付玻军的坦克,主要包括:一是用火焰喷射器等特殊武器对付坦克;二是使用步兵常备武器反坦克,其中最常用的当然是手榴弹;三是出动飞机对玻军坦克实施轰炸。在巴拉圭陆空两方面火力的打击下,玻军坦克被打得节节败退,大部分坦克都在战斗中损失。
巴拉圭空军在战争初期只有21架战斗机,包括:7架法国包特兹25型双翼飞机,其是一种双座飞机,用于侦察和轰炸;7架法国魏包尔73C型战斗机,该机为单座、单翼战斗机;1架法国宝玑19型飞机;5架菲亚特CR20型飞机;以及1架容克50型飞机。
编辑/王晓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