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奖学金:不同教育观念
2014-03-19宋亮
宋亮
近年来,媒体上有不少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把高额学费交给外国大学雪中送炭的报道,好像高等教育变成一场别样的金钱交易。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来自全世界的顶级大学一直在向中国优秀学生发放高额奖学金吸引人才,而中国高校面对这场全球性人才竞争表现出了两种不同态度,一种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绝不参与;一种以广东省的一些全国重点高校为代表,每年为优秀学生发放的奖学金达到十几万人民币。
这两种态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前者把中国学生视为自己“圈养”的资源,对外来高校高奖招生愤愤不平,宁愿把有限的奖学金资源拿来分配给不优秀的学生;后者承认市场经济时代人才的国际间自由流动这个现实,用高额奖学金向学生表现自己的诚意。
助学金改为奖学金
从2011年开始,西安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不发研究生生活补助,改为发放奖学金。有学生研究后发现,助学金是国家规定每个学生必得的,不允许用于其它用途。该校的研究生补助本身不多,根据以往惯例,每月180元人民币,每年按10个月计,共1800元。有学生计算发现,该校奖学金分为3等,一等4000元,占10%,二等3000元,占20%,三等2000元,占40%。共70%的人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总投入加权平均后,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数字是4000×10%+3000×20%+2000×40%=1800。
这个结果显示,学校根本就没有给奖学金投入一分钱,完全把助学金拿来当奖学金发了。于是学生们就此向教育部写信投诉。结果是什么呢?
教育部很快发布了新政策,从2013年开始,全国的研究生都不再发放助学金,学生全部自费就读。高校原本暗地里把给学生的助学金当奖学金发放,教育部的处理办法,使得这一做法公开化,并且使学校增加了收费项目——研究生开始交学费了……
吝惜对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投入,正是当下大陆高校回避人才竞争价值规律的表现。在发放奖学金时舍不得出血本,只好挖空心思发明助学金改成奖学金的“改革”创举。
相对应的,海外高校则真发真奖。古人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自由贸易的四大标准就是人才、资金、信息和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价高者得、效率高者胜。但是面对全球高校的奖学金竞争,许多大陆高校依然秉持固有的封建式心态:我的地盘我做主,中国学生就应该任我采撷!
但是,这怎么可能?
香港高校竞争力的体现
近年来,香港大学、台湾大学、新加坡大学等华人地区的名牌大学纷纷以高额奖学金在中国内地招收优秀学生。在金钱攻势下,内地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国内顶级学府的魅力大打折扣。2013年的高考季,香港高校在内地狂揽“省级高考状元”35人,超过中国各省高考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吸引内地优秀生源,香港大学每年都会为内地尖子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以往曾曝香港大学为内地尖子生提供最高40万元的奖学金,而这一纪录更被连年刷新,2012年,云南的文科状元刘毅文获得了由香港大学提供的高达48万港元的奖学金,其余多数状元也都获得了16万港元的奖学金。2014年,奖学金平均数将上升到17.5万港元。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这样高额的奖学金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而在香港大学开出48万港币奖学金的当年,北京大学则是开出了最低1000元每人次,最高12000元每人次的奖学金。高额奖学金让香港大学凌驾于内地名校之上。
内地高考状元放弃北大、清华这样的学府而选择港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大提供优厚的奖学金。高校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是一种对优秀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而内地的名校在鼓励学生和尊重人才上却做得非常有限,甚至本末倒置情形十分严重。
内地的大学在过去十几年中千方百计扩校,想尽办法扩大生源,增加收费,不顾一切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在以“炫富”为荣。北大为11年培养了79个亿万富翁而自豪,却不为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而羞愧,表明了其教育观。内地名校对待这些想在学术上做一番事业的高分学子极尽蔑视,把奖学金当作施舍而不是诚意,让内地名校魅力尽失。学霸们想当科学家,想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想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有更多的创新,但现在的内地名校却没有这样一种激励机制,不能创造有利于他们成才和发展的学习环境,他们自然要选择用脚投票,另择良木。高考状元的选择,是对内地高等教育的当头棒喝,内地高校应当及时警醒。
选择高校就是选择人生方向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其教育体制也相对内地要更具活力,教育理念更为先进,不仅内容丰富且颇具特色,为广大学生提供的平台也更为宽广,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发挥空间。2013年,香港大学内地毕业生53%选择在港就业,35%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深造,7%选择在港进修,4%选择回内地就业,1%选择海外就业。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正在缩减海外留学生的发展机会空间。一些政府单位的公务员岗位和国企大公司明确要求只招收内地“211”工程大学学生。这就使得选择了非内地学校的学生失去了在内地发展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录取的内地生,高考成绩在所属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中均名列前茅。由于生源充足,录取人数比原来的名额有所增加。根据各省市公布的考生排名及高考分数段的数据统计,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录取的考生几乎排名都在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前0.1%之内,位列省市三甲的有42人;单科成绩方面,有考生在数学和英语科取得150分满分,平均英语分数达138分。
除高考成绩优异之外,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内地学生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有杰出表现,近80名考生在全国性不同学科的比赛,例如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英语能力竞赛、地理科技大赛、征文比赛及体育运动等项目中取得奖项。
香港中文大学称,以往从该校毕业的内地本科学生,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极佳发展。当中有不少毕业生已被跨国企业聘用。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数据,2008年至2012年,内地本科毕业生当中选择留港工作的比重保持在60%左右,约20%在港升学,另有约10%赴海外继续升学,其余则返回内地工作或升学。endprint
和香港的大学比起来,内地名校毕业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从政上面。要在中国政坛上高升,出身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校”的学生具有独到的优势。以两校为首的中国高校,只有在建筑规模上能和世界接轨。教育观念、教学体制、教学科研等都无法和世界其它名校相媲美,且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平台也十分有限。这使得很多内地学生对港大青眼有加。
高挂免战牌没有作用
香港大学与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285所知名大学缔结协议,每年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内地国际学校或者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也可通过港大国际生如学计划平台,凭海外第三方考试成绩报考。香港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联合招生15人计划,自2012年推出便深受内地学子欢迎。2014年,两校将继续合作推行该计划,招生15人。入选的学生可以向剑桥大学申请奖学金,60%的学生能获得剑桥大学奖学金。
对内地一流大学来说,最大的招生竞争对手就是香港的大学,一些本来仰慕内地名校的学生也最终选择了港校。2014年香港大学为新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达每年17.5万港元,涵盖全部学费(13.5万港元)、宿舍费及基本生活开支。
面对奖学金大战带来的招生市场化、全球化局面,教育部挂出了免战牌。2012年,教育部对内地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发出了十条禁令,严禁高校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北京大学堪称执行这一规定最好的高校。2008年开始,北大就退出了对“状元”的争抢。当年北大投入1000万人民币用于新生入学奖励,总额是上一年的5倍,最高奖学金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但奖学金由按成绩发放改为申请制。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痛批奖学金“收买”高分生的做法,并承诺不再发布任何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状元及前十名等所谓体现招生“政绩”的数字。
与北京大学不同,香港地区高校采取的是对优秀学生重奖的招生方式。香港大学教务处内地招生相关负责人透露,高等教育发达省份每年报考港大的学生很多,考生通过考核的也很多。但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出国留学或被国内顶级高校录取,最终进入港大的比例较低,如北京近年来最终选择港大的每年约30人。高等教育落后的省份报考港大的学生总数较少,但录取率较高。由于香港大学的奖学金可以覆盖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对于教育落后省份和经济落后省份的学生吸引力很高。
对于中国大陆学生来说,美国高校发放的奖学金一直是最多的。近年来,香港、新加坡和英国大学的奖学金也对中国内地学生大批发放,使得中国内地高校遭遇更多招生竞争。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针对亚洲学生发放的怡和奖学金总共只有9个名额,中国大陆地区就有4名学生获得,每人获得的怡和奖学金总额相当于100万元人民币。
“突破”是高校的选择
面对竞争的现实,一些大学突破了教育部禁令。2013年,中国科技大学对考入该校的研究生给予的奖学金最高达到15万元人民币每年。考虑到汇率因素,这个金额和17.5万元港币已经不相上下。
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则走得更远:学生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奖励20万元;暨南大学的博士生招考培养新政规定:博士入学最高可拿50万元资助,同时,还可获得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及与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的机会。
这意味着,如果书读得好,学生的月收入将超过1万元,比教授工资还高了。
在广东高校中,普遍都设置有数目不少的奖学金,如普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各种名目的特色奖学金。如果保证“稳定高昂”的成绩,每年的奖学金,就是高分学生的固定收入,收入不比做兼职少。2013年暨南大学在学生入学前即承诺奖学金:省级总分状元和单科状元分别奖励4万元和1万元;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分别奖励2万元、1.5万元、1万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支持高校提高奖学金的做法,他表示:“高校用哪种方式来招生是高校的选择,其他人的评论都是多余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