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人脸”
2014-03-19
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从周围的景物如山、云中幻想出各种奇特的形状和图案,并赋予某种意义。這种现象被叫做幻想性视错觉。
有时候这种错觉会非常“真实”,如像许多人都声称,自己看见月面上有一张对着我们微笑的人脸。有关月球人脸的神话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前。其实,这张“脸”只不过是由月海(来自远古火山爆发的岩浆所形成的光滑平原)的暗斑勾勒出的形状。
忠实的月球人
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月球人一直都在那里并随着月球绕着地球转而持续不断地凝视我们。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月球每绕地球一圈也刚好完成一次自转,所以地球人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那么,月球为什么会安定在这样一个轨道上?为什么是月球人脸而不是满布陨击坑的月球“背面”面对地球?
以往一些研究者认为,我们能看见月球人脸纯属阴差阳错,就像是抛硬币的结果。但科学家在2012年4月宣布,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新研究表明,在过去,月球绕轴自转的速度比今天快,而今天月球人脸正对地球人这个事实,可能是由于月球放慢了脚步。
月球看上去是圆球形,但实际上它是椭圆的,近似于橄榄球的形状。在月球于40亿年前形成后不久,当它仍处在炽热和大部分呈熔融状态之时,地球的引力就开始拉扯自己的这个新伙伴。当月球冷却下来后,它的略偏椭圆的形状得以保留。今天,月球人脸占据着这个椭圆的一端。
由于月球每环绕地球一圈也刚好绕着自己的转轴自转一圈,所以这张脸一直面朝地球。不过,几十亿年前的情形并非如此,那时月球自转的速度比今天快得多,如果那时地球上已经有生命存在,这些地球居民应该能在不同的时间看见月球不同的侧面。
科学家现在认为,最终通过一种耗散过程,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让月球减缓了绕轴自转的速度。我们来看看这个耗散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地球的潮汐力拖曳月球,创生了月球的两个椭圆端之外的另一个轻微的鼓起。这个鼓起移动并留驻于当时最接近地球的月面(不管是哪一面)。随着月球的自转,这个鼓起的位置不断改变,但持续指向地球,导致月球内部不断地被压扁、折曲,由此引起的内部摩擦起到车闸一般的作用,逐渐降低月球的自转速度,直到与月球绕着地球转的速度匹配,于是月球最终便安定在了同步轨道上。
作为地球引力的结果,月球以这种方式最终被锁定到其长轴指向地球的定向。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人脸所在的月面而不是背朝地球的那一面最终面朝地球?要知道,月球“背面”的山更高,地势也高,根据物理学基本定理,月球“背面”应该更靠近地球,因而它才应该面对地球。
科学家进一步分析月球物理后发现,决定我们会看见月球哪一面的因素是月球自转减速的速率,也就是月球自转能量耗散的速率。如果月球以明显不同的速率(例如比实际情况快100倍)失去能量,那么其人脸面对地球的概率就是50%,也就是抛硬币会出现哪一面的概率。而实际上月球的能量耗散速率要慢得多,这就意味着月球人脸面朝地球的概率达到了2/3。
科学家运用计算机对月球在不同耗散速率下的情形进行模拟,结果发现,月球人脸之所以会面朝地球,完全是因为一个巧合——月球现在的能量耗散速率正好符合其人脸面对地球的要求。
月球人脸的传说
关于月球让人感兴趣的另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在许多文化中都有月球人或类似的说法?所谓月球人,是一些文化背景中的观察者对满月或新月的认知结果,比如把一个月面特征或多个月面特征的组合幻想成人的面部、头部或身体。
月球人可以由月面暗色区域(“月海”)和浅色区域(月面高地)组成,这是典型的幻想性视错觉。西方世界普遍认同的月球人脸有如下特点:眼睛是雨海(月球地貌名称,下同)和澄海,鼻子是暑湾,张开的嘴是云海和知海。古代欧洲人在月球上看到了一个男子(由澄海、宁静海、丰富海和神酒海组成),他的背上有一个宽大的包裹(由汽海和梦湖组成)。有时候,他还被看见身边有一条小狗(危难海)相伴。西方艺术中对月球人的常规化解读,常常是满月上的一张非常简单的面孔或新月上的一个人体轮廓。
月球人也可以是任何居住在月球上的神话角色,但这些角色并非对应于月面的实际地貌。一个持续已久的欧洲传说是,月球人是被流放到月球的地球上的罪犯。在日耳曼文化中,这个人是偷邻居的篱笆修自家篱笆的罪犯。在罗马传说中,这个人是偷羊人。在挪威神话中,月球的男性化身马尼驾着马车跨越天空,大狼哈提一路追赶他,最终在世界毁灭之地抓到了他。马尼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月球。在海达印第安部落的传说中,月球人代表捡木材的男孩,他因不敬受惩罚而被放逐到了月球。在一些古文明中,月球人被认为喜欢喝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月球人被称为“月光”,他随身还带有一盏灯笼。最典型的月球人是中国传说中的月老。
其他一些文化把月球人视为女性、兔子、青蛙、麋鹿、公牛或龙(头和嘴在右边,身体和翅膀在左边)。在东方文化中,月面模糊的明暗形状被认为是阴阳图。在伊丽莎白时期(1589-1600)的英格兰,月球人被看作是背上背着枝条的女巫,或者是提着一盏灯笼的老年男性(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仲夏夜之梦》中正是这样刻画月球人的)。西方世界的一个时代更近的月球人形象是做过头发、戴着坠子的妇人,其中的坠子是月面的第谷陨击坑,在满月时这个陨击坑很亮,并且有辐射线。在新西兰毛利人的传说中,月面显示了一名妇人和一棵树。从美拉尼西亚(西南太平洋群岛)到波利尼西亚,月球都被视为在三块石头围成的火炉前做饭的厨子。
许多月神都是女神,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司夜和冥界的女神赫卡特、月之女神塞勒涅和月亮与狩猎女神阿耳特弥斯(她在罗马神话中名为戴安娜)。在中国神话中,嫦娥居住在月亮上。美国“阿波罗11号”机组登陆月球之前,休斯顿地面控制中心对机组成员说:“今晨头条提问中,有人请求你们关注月球上的一位有一只大兔子的可爱女孩。据一个古老传说,一个叫做嫦娥的美丽的中国女子已在月球上住了4000年。看来她是被流放到月球上的,因为她偷了丈夫的长生不老药。你们也得找找她的伴侣,一只大大的中国玉兔。它很容易找到,因为它只用后腿站在月桂树下的阴凉处。这只玉兔的名字没有记录。”宇航员柯林斯当时回答控制中心:“好嘞,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