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隐性伤害预防策略

2014-03-19黄惠芹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预防校园策略

黄惠芹

〔关键词〕 校园;隐性伤害;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21—01

校园隐性伤害,伤害的是学生心灵,损害的是教育形象,危害的是社会发展。那么,如何预防校园隐性伤害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

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标准,学校唯成绩求生存,致使“师源性”隐性伤害不断发生。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全面、系统、科学地宣传素质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综合评价学校教育。

二是切实落实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彻底落实新课改下的师生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现状,从根本上改变“一切围着分数转”的不良局面。

三是加强调控,加大投入。政府应充分发挥对社会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作用,促进和谐教育大环境的形成,提升学校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确保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二、多措并举、以人为本,创设依法治教、以德施教的校园育人环境

部分学校鉴于社会评价的压力,只以成绩论教师,重教轻学,对教师的管理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只管教师“教书”,不问教师育人,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针对这些现象,学校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一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有效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要为师生创造更多相互了解、沟通、合作的渠道,积极营造弘扬相互尊敬、相互帮助、和谐友爱、尊师爱生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二是提高教师素质,正确发挥教师教育职能。提高教师素质,是预防隐性伤害的根本。加强对教师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应以公平公正作为最高价值,亦师亦友,因材施教。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心理教育机制。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知识培训,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检测。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及时疏导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挫折、失败和困难。对待特殊学生群体,要在生活、心理、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地对社会丧失信心,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四是建立校园伤害考核评价机制。学校要制定预防隐性伤害教育工作评价方案,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让教师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隐性伤害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从根本上遏制隐性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整合资源、协同作战,构筑“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部分教师由于职业压力而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与教师形象不符的行为;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情感消极、不善交往、逞强斗胜;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过分依赖于学校,只关心子女的学业成绩。针对这些现象,教育职能部门、学校、家长要紧密配合,从以下三个方面应对:

一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拓展家庭教育工作渠道,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活动,以期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是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定家校互动教育方案,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教育策略以及预防校园伤害的各项措施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认真落实家访制度,与家长协同作战,共同防范。

三是作为家长,要建立适宜的教育期望,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以身作则;要“宽严相济”,善于倾听、交流,为子女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又不乏教育指导的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实现家庭教育规范化。

总之,干预校园隐性伤害,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全社会要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社会、学校、家长相互支持、共同协作的校园伤害防范体系,积极干预,标本兼治,让教育回归根本,让隐性伤害远离学生。

(本文为甘肃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生校园伤害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策略》)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校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