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对英语课堂互动的启示
2014-03-19唐莉莉刘艳
唐莉莉+刘艳
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文献中,鲜有从互动双方的角度同时研究互动效果。因此,本文借用社会交换理论对英语课堂互动效果的影响因子提出以下命题:社会交换理论对分析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的启示;社会交换理论对英语课堂互动环境的启示;互惠原则与英语学习者的课堂承诺;协商原则与英语课堂小组讨论。
社会交换理论 英语课堂 互动
近三十年来,课堂互动是国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语言教学史上,人们曾经热衷对语言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如翻译法、直接法、认知法等。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方法是个动态的系统,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于是研究者们把目光转向课堂互动的研究。他们从互动的各个层面(包括互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模式、互动效果等)对课堂互动展开了深入研究。国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得到广大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视。徐锦芬、曹忠凯对近二十年国内外二语课堂互动研究做了梳理。课堂互动研究主要可分为五类:(1)课堂互动的优点及特征,如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互动教学的优点;(2)课堂互动的设计与开展,如互动策略培训、互动的信息分配、互动初始阶段的引导等;(3)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如年龄、任务难度等外在因素,语言水平、交际意愿、面子因素等内在因素;(4)课堂互动模式的探索与比较,如互动课堂应关注语言形式还是意义交流等;(5)网络环境下的互动特征,如自主学习中心、网络环境下的互动特征研究等。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关注理论和方法层面,20世纪末至今,研究则更加注重通过微观的课堂观察来验证已有的假设或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互动理论和方法。
尽管现有的研究成绩斐然,但文献中没有同时从互动双方的角度来研究。即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交际愿意时,双方的互动也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否认有时交际的双方确实不相吸引,而成功互动的双方似乎有一种力量吸引着彼此。本研究借用社会交换理论来阐述影响互动效果的一些因素,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课堂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等。简而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宏观层面把英语课堂互动与社会学理论相结合,将相关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引入英语课堂互动研究,进一步拓宽了互动研究的视角。
一、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流派之一,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去研究社会的做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体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
Homans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Homans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他提出了一组关于社会交换的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以及攻击与赞同命题。Homans之后对社会交换理论最有影响力的是Blau。他认为社会环境会影响交换,因此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固然是受利益的引导,但也承认人际关系和周围的社会结构同样影响交换。他还区分了社会交换与单纯的经济交换的不同,指出前者比后者产生的人际关系要亲密得多,因为只有社会交换会产生责任、感谢和信任,它包含的将来的责任未特别指定,它因为善举所产生的未来回报不像讨价还价的买卖。
Cropanzano & Mitchell对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比较。他指出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在其核心本质上,包含的是一系列的依赖对方回报的行为,并逐步提供相互回报的交易与关系。互惠原则是社会交换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它建立在共同作用基础之上,不依赖单方的力量来完成某项行为。社会交换的资源不仅仅是实物,更包括社会情感资源,如信任、爱、尊敬、忠诚等。社会交换过程产生未明说的善举与回报的互动行为,它们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每一次成功的互动都是互动关系进一步向下发展的阶梯,并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在组织行为中,领导、员工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中的公民行为。课堂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窗口,课堂行为也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笔者拟用社会交换理论来研究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深层次动机问题,并探究社会交换理论对促进课堂互动效果的启示作用。
二、对英语课堂互动的启示
1.社会交换理论中动机研究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启示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英语学习中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束定芳和庄智象解释,动机是“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为达到该目的而作出一定的努力”。所以,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目的或需求。蔡基刚调查显示:21世纪的外语教学面临着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般综合英语能力无法适应“今后工作”,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不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最主要的需求有三种:应对双语课程或全英语课程;查阅专业文献,跟踪学科领域的世界先进成果;参加学科领域内的国际研讨会等。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愿意关注课堂的学习,参加互动活动,对课堂有一种归属感。
2.社会交换理论中对方的反馈作用对英语课堂互动环境构建的启示
社会环境影响着交换行为,环境是互动的一部分(Blau,1964)。社会环境中,当某人首次向另一人提供回报时,就标志着关系的开始。随着受惠—回报的进行,双方渐渐彼此信任,这又促进了进一步的交换。如果施惠而得不到回报,或者回报不被接受,可以预料双方会互不信任,并避免进一步的交换,所以对方的反馈决定着交换是否会进行下去。在诸如亚洲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课堂里,学生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不愿意参与到互动的活动中,教师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在我国,当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时,可以实施干预计划。比如教师从文化角度向学生介绍一段课堂上的规则。在每种文化里学生课堂表现的规则不尽相同,在有些国家,学生只是听,教师控制着话语。但在英语国家里,向教师提问甚至用提问打断教师的话语是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在听讲并对所讲的内容保持着兴趣。在你听不懂的时候,问问题是你应该做的。教师还应向学生要求,如果在提问和回答的时候语言能力不够,学生可点头和摇头。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增强。教师还可以更努力更有意识地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可以更加靠近学生,更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并重复问题,以便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所以教师要让课堂里的学生了解教学的目标和文化环境要求,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配合教学,形成一系列的良性互动。总而言之,英语课堂互动环境的成功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如果能与教师平等对话,成为课堂互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语言的习得就会产生。endprint
3.社会交换理论中互惠原则对英语学习者课堂承诺的启示
Homans的成功命题指出,就人们的所有行动而言,某人的某一行动越是经常得到回报,此人越是可能采取该行动,人们倾向于重复能获得回报的行动。Blau认为交换是个人受到可以从交换另一方那里得到回报的激励而产生的自愿行为,是当别人做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做出报答性行为就停止的行为。社会交换过程遵循互惠原则,社会交换理论经常用该原则来解释社会组织结构关系。组织行为学用组织承诺来代表员工的忠诚感,课堂承诺也可以用来代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的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回报。例如:把学生的表现与他的平时成绩相关联;挑选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做小组活动的组织者;从学生的表现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之外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学习补充。其中,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及时性反馈很重要。这些及时性反馈应该是具体和积极的,如对学生有创意的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的用词或语音语调进行赞许等。有些不一定是具体的话语,可以是非语言的评价,如手势、表情(眼神、微笑)及其他肢体动作语言。一个欣赏的微笑或真诚的点头能让学生获得一种激励和成就感,并能让良好的表现保持下去。有研究表明,如果某一行为的回报是无规律的(可变周期鼓励),而不是有规律的(固定周期鼓励),那么任何生物体(包括人)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Homans,1958)。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反馈应该是及时捕捉,这样的肯定不需要刻意设计,是自然真实的,学生不经意间受到肯定,他们的满意度更高。学生不管受到的肯定是实质性的分数还是象征性的鼓励,他们对教师和课堂这个小社会环境的归属感就会更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他们的课堂承诺就会得以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互惠原则。
4.社会交换理论中协商原则对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启示
交换的各方为了“互益”可能会进行规则的协商,他们对交换的职责和义务会进行细化和明确。英语小组成员在交换中的协商可能发生在对任务和职责的分配与讨论中,其中意义的磋商贯穿于英语课堂的小组活动中。Pica & Doughty研究了执行单项任务的齐步走式课堂环境和小组活动,没有发现互动修正有量上的变化,而在要求信息交流的任务情境下,互动修正的量明显上升,因为小组活动可以带来更多的意义协商,可以提供给学习者构建话语的更多机会从而促进习得。语言的习得是通过互动对话完成的。课堂里的互动话语分为两种,一是师生互动,二是生生互动。这两种互动互相补充,师生互动的话语更多地是提供产生能力最近发展区的机会,生生互动的话语更多地是提供内化所学的机会。而小组互动中是以生生互动为主的,它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语言学习、实践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因为班大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均衡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研究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对课堂互动环境的要求,并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在具体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意义的磋商,实现承诺与互惠。当然,新视角的研究还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
————————
参考文献
[1] Blau,P.M.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 York:John Wiley,1964.
[2] Eisenberger,R.,Armeli,S.,Rexwinkel,B.,Lynch,P.D.,& Rhoades,L.“Reciprocation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
[3] Homans,G.C.“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8(63).
[4] Russell Cropanzano and Marie S.Mitchell.“Social Exchange Theory: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31).
[5]蔡基刚,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3).
[6]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 文秋芳.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H.Douglas Brown著)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8]徐锦芬,曹忠凯. 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外语界,2010(3).
[9] 杨连瑞,张德禄. 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唐莉莉(1975-),女,江苏大丰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刘艳(1975-),女,江苏徐州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茂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