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学习选择的宏观图式
2014-03-19孙德芳
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学习选择作为一个系统的宏观图式包含了其内在的动力系统、价值系统和加工系统,课堂学习选择的实现是价值系统、动力系统和加工系统三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认真研究学生课堂学习选择的宏观运行图式对革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课堂学习 选择 发展
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只有经过选择的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才能真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学生选择方式的不同决定学生的课堂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学习选择的意义就在于在选择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因而,在当今的课堂背景下,探讨学生在课堂上究竟是怎么学习与发展的,显得尤为重要。认真研究学生课堂学习选择的宏观运行图式对革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宏观图式的构成要素
学习选择作为一个系统的宏观图式来说由动力系统、价值系统和加工系统三者构成。动力系统和加工系统是选择性的内在构成部分,而价值系统是选择性的外在部分。
1.动力系统:主体需要
学生的学习选择是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进行的,动力系统是学习选择发生的基本和必要条件,没有学习选择动力的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是没有朝气和活力的死气沉沉。认识学习选择的动力系统,应该从它的本质内涵、构成要素、作用与功能及其运行的理论基础来分析,从而合理地定位它在学习选择中的价值。
(1)主体需要是学生选择的动力所在
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通过外因而起作用的。学习选择性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事物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因,内因是基础。学生的选择行为的发生首先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发自内心的需要才能保证选择行为的持续存在。这种内心的需求驱动着学生去主动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接受和发现教师所提供或未提供的信息。这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生主体需要的体现,是推动学生选择的最直接的因素。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没有学生的内在需要就不会存在兴趣和好奇,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学习发生。这种内在的需求所表现的极大冲破力是学生意志的重要表现,是克服选择困难和障碍的保证,任何外在的压制和束缚都可能会在主体的抵制或反抗下相形见绌。任何一位学生的选择都是反映了自己的主体的需要,或许这种需要是经过加工和改造了,但没有主体需要任何的选择只能是被迫的。这种顺从的选择只能造就机械地学习,最终都可能走向“厌学”的泥潭。
(2)主体需要的多维与选择的多样
选择主体需求同选择的主体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主体结构就决定了选择的取向的差异。主体结构的多维性决定了主体需求的多样性,进而关系着选择的多样性。
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或多或少地制约着学生需要的不同。如果按照学生需要的层级划分的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说给了我们最有力的说明。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课堂学习选择的多维性与复杂性。
2.价值系统:价值引导
课堂学习选择的价值系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向标,是社会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和外在体现。不同的价值要求,直接导致了课堂学习选择的异样。没有价值系统的存在,课堂学习选择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因而,分析课堂学习选择性的实现离不开对价值系统的关注。
(1)价值目标——主体发展
课堂学习选择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主体发展,主体发展的含义包括两层意义:一是学生主体的发展,二是教师主体的发展。谈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发展,如果仅仅理解为学生的发展,那么就会有失偏颇,必定教师在指导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着自己的发展,没有教师主体发展的课堂,学生主体发展也可能会打折扣。
站在课堂学习的角度来审视主体的发展,我们更多指的是学生主体的发展,因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整个教育任务的目的之所在。“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学习,再到学会发展”是历史对当代学生的要求,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认清主体发展是我们分析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理解学生主体应该怎样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同整个教育目的是相一致的,最终的愿望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包涵身、心两方面:“心”的发展包涵智、德或智、德、美[1]。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信念,不断追求人的完善、和谐、丰富,一方面是人性的内在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外在要求,它是主客观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完整的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2]。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放在中心地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
(2)价值载体——课程知识
在课堂学习中,价值目标的实现是在课程知识习得、理解、交流和创生的过程中得以完成的,课程知识在此充当中介和载体的角色。作为价值载体的课程知识具有它本身的性质,由于知识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反应,加之它们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所以课程知识的性质也必然反映人们的认识成果,人们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必定是变化和发展的。面对多样、多变和多元的课程知识的理解,要想尽可能有效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在课堂教学(课堂学习)中,我们对课程知识应该给予合理的选择。
知识,代表一定时代和世界水平,即继承以往所积累的人类历史经验和现代达到的新成就的科学的总和,课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这些知识总和中选择什么,即课程知识的选择问题。学校课程知识选择的三个依据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学习者的特征和社会价值目标。从课程知识性质的多样性而言,我们需要对原有的科学课程进行改革,改变绝对“客观、普遍”的知识观支配下的科学课程事实,实事求是地在科学课程中反映人们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性质的新认识。在课程知识选择时,不能不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过度整齐划一的传授方式,适当的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课程知识是社会的要求和反映,我们不能无视社会的存在而选择课程知识。这三位一体的课程知识选择标准并不是三者均等,而是在特定的背景,三者要保持适度的张力。endprint
3.加工系统:自主建构
课堂学习选择性的加工系统是学生学习选择的心理过程,是学生主体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工系统水平反映了学生学习选择的水平。没有学生的内在加工和编码,整个选择只能是机械的映照。哪怕即使是映照,实际上也离不开主体的加工。
关于学习加工系统的研究由来已久,且丰富多样。从这些对学习过程的众多描述中,我们看出,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步骤的探索。20世纪中后期,综合哲学在积极汲取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心理学和科学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了。根据综合哲学创始人之一欧文·拉兹洛的观点,可以把学习选择的加工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接受系统、编码系统和反应系统。
接受系统是指选择客体的内化过程,就是将外在的学习信息经过接受的系统的初步地选择性过滤,进入大脑编码控制中心。接受系统在此就相当于一个过滤器,这种对外在信息的选择性,是人类自我适应和自我保护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接受外在的信息。作为学生而言,课堂学习信息是多样的。这些信息必须经过学生的初步选择而进入深层次的大脑编码中心,接受系统的这一功能就类似于短时的记忆和选择,此时选择得来的信息必须经过学生的自主建构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编码系统是加工系统的核心,是对接受系统收到的初步信息进行识别、分析、综合、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尽管人们都在一直努力地尝试着揭开人类思维工作的“暗箱”,但它神秘面纱背后仍有无穷的空间期待着人类去认识和发现。编码中心的运行,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来说应该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进入编码中心的信息,首先要和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认识水平相比较,原来的知识影响着对新信息的选择和进一步的加工和编码。当信息同原有的知识相一致时,就不会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是对原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这时候的进行的学习选择可称之为扩大性学习选择。当接受的信息与原有知识和认知不一致时,就会发生对原有知识观念的转变和结构重组,这时的学习选择可称之为概念转变性学习选择。信息经过编码中心的编码后,就产生相应的指令进入反应系统。
反应系统是受编码中心控制的,接受来自编码中心的指令而进行行动,如果编码中心还处在内在运作的意识行为的话,那么反应系统则属于外在表现,它将来自编码后的信息和指令投射到外在的情境中,从而展现了学习选择的行为。反应系统所表现的行为经过外界环境的综合分析、评价再次进入接受系统完成一个循环回路,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螺旋上升的。
二、宏观图式的逻辑展现
课堂学习选择的实现是价值系统、动力系统和加工系统三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价值系统是社会对教育要求的体现,是课堂学习选择的对象。通过价值系统的设定来实现教育目标,这种价值系统是一种预设与理想,是外在于学生自身的,它的实现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经过加工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学生学习选择的结果又投射到价值系统之中,进而影响价值系统的设定与调节。
课堂学习选择性实现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状况。
1.动力系统与价值系统
动力系统是学生学习选择的内在驱动力,它具有极大的原始冲动性和爆发力,价值系统的设定与选择应该考虑学生这种需求。同样,价值系统是代表整个社会的理想来影响学生主体,它更带有普遍的意义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必定同学生本身的内在需求有冲突和矛盾,在这个意义上价值系统有必然制约着学生的主体非理性需求,二者在矛盾运动中发展与前行。
(1)动力系统是价值系统选择的依据
价值系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价值目标会有极大的不同。作为特殊的课堂生活情境,学习选择的价值目标体现在课程知识为载体的体系之中,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我们切忌课程知识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许在某个特殊的阶段兼具目的与手段的双重属性。课程知识的目的性与手段性决定了其存在的选择性。选择课程知识的标准不再局限学习一些书本知识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某种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和未来社会所需求的生存力、学习力和发展力离不开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动机与信念,不考虑学生自身需求的价值系统最终会抹杀学生的兴趣,断送学生的美好信念,这种价值系统只能成为僵死的条文,甚至成为扼杀学生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罪魁祸首。因此,动力系统是价值系统的选择的依据。
(2)价值系统是动力系统运作的导向
作为主体需求的动力系统有需要、兴趣、动机与信念构成。需要、动机与兴趣的三者发展的最高阶段基本趋向于信念的意义。因为信念是理性的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长久性和深刻性,不会因为适宜环境的暂时变化而使其失去它对主体的驱动力。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与信念必须以有利于价值系统所设置的目标为准绳。学生课堂中的生存力、学习力与发展力是主体需求的导向,一切有利于学生生存、学习与发展的需求都应该得到保护和激发。动力系统的合理性是以价值系统为尺度的。
可见,动力系统与价值系统的关系相互制约的,脱离价值指导的动力是盲目的,不切学生主体需求的价值是毫无生机与价值的。
2.动力系统与加工系统
加工系统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主体需求的差异影响着加工的水平与方式,反过来自主建构的过程与结果又塑造着学生原有的需要与动机、兴趣与信念。
(1)动力系统影响加工系统的水平与方式
动力系统的层次性与多样性直接决定着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与水平。首先动力系统的层次性影响着自主建构的水平。动力系统呈现状态的层级性是非常明显的,需要有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之分,动机有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之别,兴趣有有趣、乐趣和志趣之差。课堂学习最直接的生存需要是来自生理需要和生理动机,犹如水、食物和氧气等,而西方学者及其重视学生这方面的需求,但我国的课堂学习所假定的前提是学生是衣食无忧、身体健康、“标准”的人,而实际上学生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选择。endprint
其次,动力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加工方式的多样性。动力系统虽然有高低层次之分,但它们在课堂学习选择的过程中不是按一定的层次标准运行的。因为在实际的学习选择活动中,各种动机、需要、兴趣往往交织在一起,人们很难分清哪一个在起着作用。这种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学生自主加工和选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动机、兴趣、需要的驱动下也会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建构方式。
(2)加工系统促使着动力系统的改进与升华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而言,加工系统涵盖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的存储与提取三个过程,也即是接受、编码和反映的过程,选择性渗透于各个过程之中,整个加工系统的选择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加工系统的运行过程对动力系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检验和修正着动力系统。假如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得到教师关注的强烈需要,学生对外在的教师发出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经过对加工结果的分析,学生感觉到教师没有关注自己。这样的加工结果对学生而言可能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这种需求更加强烈;二是这种需要逐渐弱化,直至消失。这种被关怀的需求无论是强烈,还是弱化,在某种意义上都改变了学生原有的需求。这种改变当然有正反两个方面,就正面而言,如果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可能就激发学生更大的理想和追求,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原有的需求,有时教师的一句鼓励话语化为学生终身奋斗的目标或信念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能改变和提升自己本身的需要、动机、兴趣与信念。
3.加工系统与价值系统
价值系统理想目标的实现只能经过加工系统的运作才能变成现实,而加工的结果和水平总体上应该反映价值目标,因为价值系统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学生的加工特点,能为加工系统运行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根据。
(1)加工过程与结果影射了价值系统的需求
加工结果与过程直接映射价值系统的原因有三:一是加工对象的选择是价值系统的范畴。学生课堂学习选择的对象是价值载体即课程知识。虽然现代学生知识来源的多样化,但聚焦在课堂上,学生要选择的学习对象基本上主要来自价值目标设定的知识范畴。二是理想的加工结果应是价值目标的反映。三是加工过程是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2)加工系统理论是价值系统设定的基础
价值系统的设定不仅要关注学习什么的问题以及为什么学的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关注怎么学习的问题。实际上加工系统就是解决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价值系统的设定必须在已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加工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像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在某些方面为价值系统的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4.三种关系的异化现象
在教学论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几种关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加工系统三者不协调的现象,它们可以说是由这三种关系的异化而造成的。单单强调价值系统就有可能使整个课堂学习选择出现“教师中心主义”,教师、知识成了课堂的控制者,驾驭者与霸权。单单强调学生需求的动力系统又可能滑向“儿童中心主义”,儿童中心主义者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而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也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上,这两种现象在历史上都已证明是失败的,是要不得的。不同价值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倾向就造成了对学生学习选择加工系统理解的不同,一方面可能导致控制语境下的机械反映,另一方面就会形成毫无依据的兴趣感言。通过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这三种关系的异化问题在当今的课堂上依然存在。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课堂学习选择性的这三种要素的平衡并不意味着就是同等分配,而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表现出具体的偏倚,最终实现发展主体的目的。
纵而观之,课堂学习选择性的实现机制是复杂的,要想完全剖析透彻也是相当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心理的“暗箱”究竟怎么运作的仍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更何况学习的选择不仅有心理的作用还要涉及到外在的教育目标的指导,所以这更是难上加难了。因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了解学习选择的本质特征,从而为解决目前的课堂学习选择问题给予一定的理论支撑。
————————
参考文献
[1] 瞿葆奎.劳动教育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 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教育研究,2005(5).
[3]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孙德芳(1975-),男,河南鹿邑人,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