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土壤型”的教师
2014-03-19华激文
华激文
1.用失败“种花”。
在教学中,有时教师的“拔刀相助”“循循善诱”,表面上帮了学生,实际却夺走了学生遭遇挫折、体验失败的权利。课堂上学生回答错误、操作失误、实验失败、不小心损坏实验器材、开小差等现象很常见,实际上,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有学生实验失败、错误思维的课堂才是活力的课堂。如:高一生物的第一次实验课是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尽管实验前教师已经把操作注意点讲述得很清楚了,学生还是有的找不到物像,有的压碎了盖玻片,有的叫嚷“视野很暗看不清”,等。这时,有的老师会训斥:“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怎么还明知故犯?!”有的会怒形于色:“别忘了课后去赔偿!”而有的教师,会面带笑容不慌不忙利用多媒体依次呈现学生的各种错误,展示各种纠正方法,在学生“失败体验”的基础上一一加以引导……
我们不得不承认,后者充满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珍视学生出现的错误,关注学生的失败体验是真正的大智慧。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师不能剥夺学生在成长中失败的权利,用失败种“花”,能让教学更精彩。
2.用多元“育苗”。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善待学生个性差异,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效创设促使学生优势智能发展和迁移的教学情景和宽松的心理氛围,张扬学生的闪光之处。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笔者发现,如果教师建立“说学”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学生的“说学”过程,是实现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过程。教师经常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和胆量,提高课堂的效率。
如:基因工程等图形题的复习,可以让活泼开朗、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上黑板画图讲解;一些公式、概念、解题背景知识等,可以让懒于读书、书写的学生朗读、书写、投影,在“说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
3.用兴趣“拔节”。
高一“制备细胞膜”的实验课上,有学生上讲台来举报,一位男生不用实验员准备好的“猪的红细胞稀释液”,而是偷偷用牙签刺破自己的手指,观察自己的血液,理由是“我也是哺乳动物,我想看看自己的成熟红细胞有没有细胞核”。
此时教师为了兴趣,不惜“献血”,可以顺势鼓励这名男生和大家分享他的观察结果。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内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而生物教师不妨研究学生的兴趣所在,从“真实生活”着手,做一个“土壤型”的教师,用兴趣“拔节”。如,教师将“地球之歌”——迈克尔·杰克逊的MTV视频作为背景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利用“感冒的发生过程”视频讲述免疫系统的保护机制,让学生充满兴趣地体验到“畅游知识”的愉悦。
4.用求异“护林”。
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定势会束缚我们的反向思考,从而失去思维的广阔性、预见性,正如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所以,必须警惕和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作用。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由于“当局者迷”,教师不妨经常以一种求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问题,或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有教师在“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中,采用了如下导入方式。小诗欣赏:《揭秘生物膜》——我是“物流公司、安检系统、社交网络、微型工业园”/我是谁?我是细胞膜。导入异于常规,新颖奇特,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教学中,大跨度的思维发散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概念图,使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树”枝繁叶茂起来,逐渐形成树林甚至森林。
“教育即生长”。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如春笋,在春雨的滋润下,会刺破泥土,拔节而出。身在生物教学一线的教师,需要走在课堂教学“退耕还林”的路上,做一个“土壤型”的教师,沉潜于课堂观察,潜心课堂反思,才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真正促成人的发展,让教育之林郁郁葱葱。■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