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二号线运营初期客流特征分析
2014-03-19侯晶晶王德峻
侯晶晶+王德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急剧调整,居民活动日益频繁,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进而产生诸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缓解城市交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把建立以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地面常规多类型公共交通为网络,分区私人交通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和私人小汽车)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立体化的客运交通网络,并充分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之间有机衔接换乘的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作为其交通的发展战略。截止到2012年7月,中国共有20个城市(包括香港、台北及高雄)建成快速轨道交通系统,16个城市(包括澳门)正在建设,4个城市已获得审批,18个城市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国已进入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阶段。由于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快速城市化地区及部分老城区的客流特性不同,国外成熟的城市轨道系统发展的经验难以在国内直接运用。许多城市在建设城市地体条轨道线路时,客流预测存在较大误差,部分项目预测结果甚至大于80%。客流预测结果的不准确使得城市交通决策人员很难做出恰当的决策,从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或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不足。结合国内已经建设运营轨道交通系统城市中,线路新建投入使用的客流进行分析,可获取新建客流的特性,从而对城市交通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西安地铁发展状况及地铁二号线客流特征分析
西安地铁的构想始于1980年代。1994年,《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首次正式提出兴建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73.17公里,并于1999年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意见。2004年,《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增加到6条线路,总长251.8公里。西安地铁二号线于2011年9月16日12:00时开通投入试运营。二号线开通试运营投入车辆14列,上线运行11列,备用3列,行车间隔9分20秒,首班车6:30,末班车21:30,单程运行时间42分钟。目前17座车站及所有设施设备全部投入使用,66个出入口投入使用62个(其中4个车站因周边建筑原因暂未投入使用)。
1.客流时间分布特征。9月16日至11月6日试运营期间,考虑到“十一”国庆期间客流压力,9月30日开始,将上线车辆由11列增加到12列,行车间隔由9分20秒缩短到8分30秒,每日开行列车由200列增加到220列。整个试运营期间地铁二号线日客运量,最高单日客运量为28.96万人次(10月1日),最低单日客运量为11.85万人次(10月11日)。10月7日之前平均日客运量20.1万人次,客流强度0.98万人次/(km日);10月8日之后平均日客运量14.9万人次,客流强度0.73万人次/(km日)。
根据地铁二号线调查数据,在试运营期间节假日的客运量一般高于工作日客运量。试运营期间,国庆节假期之前(10月7日之前)由于体验客流较多,总体客流较大;10月8日之后,随着体验客流的减少,整体客流回落。同时考虑到作息时间的变化,将分析时段分为两个阶段,即10月7日之前和10月8日之后,这两个时期工作日、节假日分别统计日平均客运量。10月7日之前,工作日平均客流达到16.0万人次/日,而周末客流则达到22.2万人次/日,国庆期间日均客流达到24.2万人次/日;10月8日之后,客流回落,工作日平均客流达到13.6万人次/日(回落19.3%),而节假日客流则达到18.6万人次/日(回落16.5%)。
根据开通以来客流统计,节假日客流明显高于工作日客流,而工作日中周一和周五客流比平日稍大,试运营以来地铁二号线客流的时间分布按进站客流计算,10月7日之前,工作日晚高峰比较明显,未能形成早高峰,晚高峰出现在18:00-19:00,高峰小时系数为10.99%;节假日客流在13:00~19:00出现高峰时段,该时段内客流占全日客流的55.21%,其中14:00~15:00形成最高峰,高峰小时系数为9.83%。10月8日之后,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作息时间有所调整,按进站客流计算,工作日早晚高峰比较明显,其中工作日早高峰出现在8:00-9:00,高峰小时系数为7.62%(比10月7日之前提高了35.7%),晚高峰出现在18:00-19:00,高峰小时系数为11.48%(比10月7日之前提高了4.48%,17:00-18:00时段客流比例达10.44%,提高11.08%);节假日客流时间分布没有大的变动,仍然在13:00~19:00出现高峰时段,该时段内客流占全日客流的55.76%,其中17:00-18:00形成最高峰,高峰小时系数为9.98%。
2.客流空间分布特征。试运营以来,地铁二号线各车站乘降量以钟楼站乘降量为最大,其客流约占全线客流1/5之强,在节假日其乘降量尤为聚集。钟楼、小寨、会展中心三站客流较大,该三站客流约占全线客流的40%。地铁二号线首末站客流效益明显,其中北端的北客站平均日客流量占全线客流的4.6%(其中工作日占4.4%,节假日占4.8%),南端的会展中心站平均日客流量占全线客流的12%。
二、国内其他城市第一条线路客流情况
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及西安市开通第一条线路的线路情况及客流了解到,在地铁开通运营的当年,由于居民的出行习惯和运营服务受限等因素,客流量普遍较低,客流强度多在0.53-1.11万人次/(km*d)。地铁线路正式开通后的三到五年以后,客流持续上升并达到稳定。一般单条线路的客流强度稳定在1.4-1.8万人次/(km*d)。此时,可以通过增加开通新线路或降低票价等因素引导新的客流量的产生。广州因为持续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因此客流强度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在线路大规模建成后,客流强度有了明显提高,在2011年达到1.9万人次/(km*d)。
通过上述对西安地铁二号线运营50天(截止11月6日)以来及2012年5月的客流特征分析,参照对比国内其他城市第一条线路运营初期客流特征,总体上看,目前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客运量属于正常的预期范围之内。10月8日以后的节假日客流(日均18.58万人次,客流强度0.91万人次/km*d)高于深圳、南京的日均客流,与广州基本持平,低于上海的日均客流。10月8日以后的工作日客流(日均13.57万人次,客流强度0.67万人次/km*d)与深圳、南京基本持平,低于广州、上海等城市的日均客流。
三、给西安地铁的建议
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试运营至今从客流强度、线路两端的会展中心乘降量和与铁路北客站客专衔接服务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是较好地发挥了地铁二号线在城市南北中轴线上的作用。目前地铁二号线所处线位的南—北中轴线道路交通压力十分大,特别是中心市区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较为严重,而地铁二号线的日平均客运量为20万人次左右,不足达到其运能。为了有效缓解南北中轴线道路交通压力,充分发挥地铁二号线大运量客运能力,有必要对现有地铁二号线沿线交通运输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整合与统筹,从而极大化地铁二号线的运输能力。结合目前地铁二号线客流特征和现状沿线交通环境,近期围绕缓解南北中轴线道路交通压力,远期提高并固化地铁二号线客运量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①优化沿线的公交线路及衔接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②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推广地铁站点自行车P&R模式的发展;③在城市边缘的地铁站建设公共停车场,引导机动车P&R模式的建设;④同西安北客站的铁路运输相衔接,构建整体运输一体化体系。
(作者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