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学概念及其属性的审视

2014-03-19徐乐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代沟概念主体

教学的概念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的,它取决于社会组织、国家制度的进化程度,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总结出教学的概念。本文从哲学、逻辑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对教学概念及其属性做了分析,对处在现阶段社会中的教学概念下了定义,认为教学概念有两个特有属性和两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属性:两个特有属性一个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另一个是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两个重要的属性是教学的目的性和交往性。

教学概念 目的性 交往性 隐形属性 代沟

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学,它们都需要一系列概念体系为其支撑,而每门学科的概念体系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概念作为其概念构筑的发起点。对于教育学来说,教学的概念便是这个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对教学概念的分析有助于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合理化。在当代,人们对教学概念的定义没有准确反映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不能像有些学者说的“我国学者所阐明的、目前在国内通行的教学概念,具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外延,能够合理而充分地解释、说明、指导教学这种复杂的人类活动”[1]。对教学的概念进行不断的思考是极其有必要的。

一、教学概念辨析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2]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某一事物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对于某类事物,开始我们总是认识到它的外部特征,总是认识到那些派生的特有属性。”[2]只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才能认识到某类事物的内在本质,认识到这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有属性。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教学的概念也在随着教学这一现象的发展而发展。

对当代关于教学概念的国内外文献考察发现,几乎每一本以教学论命名的著作都有自己的定义,有的只是在字词上稍做改动,不过大都脱离不了下面几种定义。在王策三著的《教学论稿》中,“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在王逢贤主编的《学与教的原理》中,“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4]。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5]。在李秉德的《教学论》中,“‘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的人不限于教师,但主要指的是教师。‘学的人不限于学生,但主要指的是学生”[6]。前苏联的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编著的《教学论》把教学定义为“教学包括学生的活动(学)和教师的活动(教)”,“教学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师指导学生的活动,使他们获得教育”[7]。美国的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5]。

上面几种代表性的概念有这样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概念反映了事物的特有属性,教学的概念反映了教学这一现象的特有属性”,应该是一种实然表达,而不应该是应然的价值规范,而上述教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应然的价值取向;二是上述教学的概念没有完全表达教学这一现象的特有属性,只看到了教学表面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观察到隐性的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三是上述教学的概念没有表达教学的交往性这一教学的本质形态;四是上述教学概念没有表达清楚教学的邻近的属概念,大都是以活动当作教学的邻近属概念,这是不准确的。活动有很多种,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等,教育活动只是这些活动中的一种,而教学只属于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赫尔巴特也在《普通教育学》中把教育活动分为管理、教学、训育三部分[8],所以把教育活动作为教学的邻近属概念是合理的。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给当代教学的概念作如下定义:教学是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的,以一定的经过筛选、整理的文化为中介的,合目的性和交往性的教育活动。其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属于显性方面,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属于隐性方面,中介的存在是教学能开展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的目的性和交往性则是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教学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属性——目的性和交往性

1.教学的目的性

人作为理性的主体性存在,一切行为都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进化,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这一目的。正是由于人类有生存冲动这一生命的基本目的,才会为了本物种的繁衍生息而不断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力。

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依靠遗传基因生存,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存在体。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人类有文化的存在。文化,作为人类的第二遗传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依据。教育作为文化传递与传播的工具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活动就具有了更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的工具属性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性,也即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性。

2.教学的交往性

人具有其他物种所没有的社会性,而人的社会性的存在是以交往为前提的,没有交往便无所谓社会。交往能够产生的一个隐含的前提是双方都把对方当作主体而不是客体来看待。主体间交往的前提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承认,只有在互相承认的基础上才能平等地开展交往。这种交往“是一种‘主—主关系——从一切有关参与者的相互承认到建立起对他事物的共同关系、共同态度和识见”[9],并且“只有当一个言说者同时进入他们由以建立人际关系的主体间水平和陈述性内容水平时,言语行为才能发生(即使在‘独白时也不例外)”[9]。两个主体只有在共同的主体间性结构的中介作用下才能进行交往,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库恩的“范式”理论都是对主体间关系问题所进行的探索。“随着困扰人类的物质匮乏问题的相对缓解,通过语言等中介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结构在未来人类生存中将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10]。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这一实践主体在承认学生实践主体性的基础上以语言及包含在语言中的文化为主体间性结构的交往活动。教学具有交往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交往都是教学,“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则转化为教育”[11],交往转化为教育之后才有真正教学的存在。在我们的现实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认为按照逻辑顺序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接受这些知识,不过他们没有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主体的需求,这犯了单一主体观错误,没有发现学生这一主体,没有形成交往,自然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教学。

三、教学概念的显性属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属于教学概念的显性属性,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用感官能感受到。从哲学上看,“实践主体对于进入实践过程的客体的改造活动,都是处在以客体为中介的诸主体的实践交往关系中因而从中获得实践目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方式,并反过来调整和改造这一实践交往关系”[12]。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是客体,教师这一主体通过组织整理等一系列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用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的文化背景下表达出来,学生这一主体则以教师通过语言符号传达的文化信息作为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以同化或者顺应的方式编码至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两个主体不能直接进行实践交往,教师只有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以一定的主体间性才能与学生发生交往。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了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虽然这种文化只是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所赞同的文化,获得了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也获得了改造自身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式。

最近这些年兴起的“主体教育论”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主体教育论”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的主体性,“一是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二是人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13]。它分别从历史宏观和个体微观两个角度定义了人的主体地位。其人性假设是,人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种人性假设也同样适用于儿童。这种人性假设基于批判忽视儿童主体性至上,认为“儿童的活动与交往是他发展的基础。他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活动,怎样交往,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怎样自我建构和自我表现,他自身就怎样发展,成为怎样的人”[14]。儿童在生活和交往中的这种能动性显示了儿童的主体性,这种基于生活和交往的论证几乎无可置疑地证明了儿童在自身生活和交往中的主体地位。这里需要注意,“主体教育论”强调儿童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是在批判现有的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能从现有的教育学对儿童主体性的忽视这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过分强调儿童主体性。美国的拉斯思在道德教育中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以及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依赖和推崇,因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诟病。

四、教学概念的隐形属性: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

教学概念的属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用感官就能体验到的,所以以显性命名之;相对应的,教学概念的另一属性——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不一定发生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但却是正常教学的重要支撑部分,这样的课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感官把握到,因为这是隐藏在课堂教学背后的一些教学行为,所以以隐形命名之。

1.玛格丽特·米德笔下的前象征文化及其教学

玛格丽特·米德在《代沟》中描述了前象征文化现象。前象征文化是由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特有的代沟造成的,这个代沟的分界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出生的人与二战后出生的人分别属于代沟的两边,二战前出生的人是年长者,已经掌握了世界的权力,控制着世界的前进方向,但是这些掌权者、这些年长者不理解近二十年成长起来的那些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处在代沟两边的人都十分清楚,对方决不会经历自己所体验过的一切。后象征文化依靠儿童的依赖性学习才得以延续,因为儿童不能逾越传统半步,只能依赖前辈创造的文化,正是由于这种依赖性,人类的文化才能确立并具有连续性。而在前象征文化中,“代表未来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或祖父母”[14]。“以人类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是相对简单的。……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和体现新事物,靠的是循环系统中最不复杂的那部分,即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随着我们对这一过程了解的深入,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最灵活、最复杂的那一部分——即成年人的行为”[14]。我们必须寻找前象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文化中,我们要放弃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诲惟命是从的后象征文化,放弃依靠学生的同辈群体进行学习的后象征文化方式,让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让教师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这一辈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教师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才能与年轻人、与学生处在同一语境中,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不断的对话”[14]。“一旦成年人和老年人真正认识到有一条深深的、新的、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的代沟存在的事实,交流才能够重新建立”[14]。

2.当代代沟及其文化背景下的教学

在米德时代的前象征文化背景下,她主张教学应该更关注教师的学习,或者说教学就是教师的学习。但是毕竟米德所描述的这种文化现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特有的,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这条代沟是“一条深深的、新的、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的代沟”[14],其产生的根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生活在二战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的时代的我们,已经不存在米德形容的那样深深的、史无前例的代沟。米德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代沟对于教学的影响,代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两代人之间的“差异、隔阂及冲突”[15],影响了两代人交往最为经常和密切的领域——教学,包括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课堂氛围的构建等等,不把代沟现象考虑进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1)当代新的代沟

首先,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代沟这一现象是否存在曾经有过争议,少数学者否认代沟的存在,或者认为代沟这一称呼不准确,应该叫“代差”、“相倚性代差”[16]。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代沟确实存在,有学者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代沟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15]的结论。还有学者把代沟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认为代沟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加速在代际关系上的必然反映”[17]和文化现象,从社会学和文化濡化等角度对代沟进行了分析,并且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代沟的存在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一个社会从总的趋势上来说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二是代沟的存在是一种积极的社会现象,代与代之间差距的变大表明一个社会正处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三是代沟虽然是正常的、积极的社会现象,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它,并提出适合本土社会的解决方案。

(2)当代代沟文化背景下的教学

社会学中代沟的“代”一般分为三代: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对于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当属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与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之间的代沟。中国特有的代沟是拥有权力和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18]。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固守传统的教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奉为圭臬,而出生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传统没有概念,没有经历过传统文化的教化,所以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必然会受到教师以传统名义进行的规训。这一代学生已经不想唯师命是从,他们已经知道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是他们所需要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令学生越来越反感。

面对这样的冲突,需要做出改变的是教师。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这一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学习他们这代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看法;学习他们具有创造性的一面,了解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了解他们回家后是以怎样的方式与他们的父母交流的,他们在互联网上最关注的是什么,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哪一类。其次,和学生开展对话,因为这个时候才有了共同的话语,这些共同的话语作为主体间性才能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展对话也意味着教师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对学生群体亚文化的认同。教师和学生只有开展平等的对话、沟通交流,知识才能实现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的双向流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对话,真正有效的教学才能形成。

五、教学概念的显性属性和隐形属性的辩证关系

1.教学概念的隐形属性是实现显性属性的必要条件

只有实现了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教师和学生能以共同的话语、平等的姿态,在相对民主的环境里对话、交流,才能实现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流动,教师才有可能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批评和诠释传达给学生。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会主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这样便能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显性属性。我们现实中的教学有太多的强迫和压制,太多的被动和机械学习,就是因为在教学中学生没有发言权,是一个被动的客体,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没有对话和交流。

2.教学概念的显性属性是隐形属性的表达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在达成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的基础上实现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显性的,是用感官能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的表达。能够顺利地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是因为顺利实现了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不能自己显现,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被人感知。

————————

参考文献

[1] 丛立新.教学概念的形成及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 金岳霖.形式逻辑(重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 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 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955级学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8] [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9] 朱葆伟,李继宗.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哲学研究,1992(2).

[10] 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10).

[11]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教育研究,2000(8).

[12] 任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哲学研究,1991(10).

[13] 王道俊.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

[14]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5] 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4).

[16] 葛道顺.代沟还是代差——相倚性代差论.青年研究,1994(7).

[17] 李迎生.关于“代沟”的社会学思考.青年研究,1991(12).

[18] 石中英.代际冲突与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教育论丛,1997(1).

[作者:徐乐乐(1986-),男,河北沧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代沟概念主体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幾樣概念店
聆听爱的声音,让代沟化为无形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代沟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