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2014-03-19郑润梅

山东青年 2014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政治

郑润梅

摘 要: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国家的每一段经历都会给后人留下经验和启示,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这将是这个民族之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近现代史能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昨天,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近现代史不仅仅单纯讲历史,而是将历史和政治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为未来的建设吸取经验和教训方面等有很大作用。由于近现代史教育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而大学生又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我们以高校为教育的主要阵地,深入学习历史,将史政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任课教师具有的有政治敏锐性,对高校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 当代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高校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这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局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历经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教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变化和调整, 课程内容也不断增减、修改、充实, 对于历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党史的研究、学习、宣传和教育,高度重视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和总结党的新鲜经验来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毛泽东多次要求学习党的历史,指出: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道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提出青年人要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强调: “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指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胡锦涛指出: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2]中国近现代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他们的观点直接指明了近现代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中国近现代史要着眼于从历史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将党的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逐步培育和形成内涵丰富的党史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据观察,我们大部分大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希望能够为国家繁荣发展做贡献。例如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活动中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大多数青年志愿者是来自不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但是,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首先,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开放的信息、文化的输入和多元的价值观特征,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全球化在推进多元文化交汇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撞,使得全球化下的文化传播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渗透或文化扩张,其实质是价值观的推行和扩张,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输出,这个现象对我国大学生的一些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影响。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在心理承受能力、客观认识问题方面存在着一些偏差,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思想方法的不成熟,他们在思想意识领域政治敏感性不强。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很不了解。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存在着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那么,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一门以史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问题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潜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中国近现代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体现

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这样说:“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科学无根。”[3]可以说,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密切关系,治史的目的是为现实政治服务。近现代史教育不仅是一般的历史知识教育或学术教育,而且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近现代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渗透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国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弘扬民精神。

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才能了解到正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灾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林则徐的“虎门硝烟”、关天培的壮烈殉国、左宗棠的收复新疆、冯子才七旬上阵取得镇南关大捷到杨靖宇的东北抗日、方振武的毁家纾难、佟麟阁的以死报国和张自忠的壮烈捐躯,无不是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的充分彰显;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转战大半个中国,威震京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无不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最佳体现。在民族精神方面,我们有可贵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意在提高大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培养大学生的无私奉献, 积极乐观的精神。还有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迫害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 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分清是非、无所畏惧的正确的挫折观。再比如说毛泽东亲属为革命牺牲及毛泽东表现出的矢志不渝坚韧顽强的精神, 意在提高大学生临危不惧的品质和忍受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在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 历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这些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会牢记历史,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觉地增强凝聚力和生命力 。

2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政治教育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胡锦涛曾讲过:“历史是一面应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他还说: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

[4]教学中把解析历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法论指导和重要启迪。比如,我们可以运用英雄人物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西方帝国主义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中华民族进行掠夺和压迫,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教育;对于洋务派创建民族军事工业,中国商人开办民族产业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对大学生起到创新教育的作用,他告诉大学生群体中国的社会需要变革穿心才有出路,正如启超先生所说“变则通,通则久”。

3.以历史的思维来审视并解决现实问题,为未来的建设吸取经验和教训

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倡导的“西学为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向往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都说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在以开放的意识、改革的理念来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百年历史它包含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 从器物方面的引进到制度方面的学习进而到文化方面的学习,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引进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也是晚清时期闭关锁国而走向衰落的百年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深刻教训和经验。从1840 年开始这一百多年里,中国人经历了许多的波折,鸦片战争的割地赔款、巴黎和会谈判的失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入侵、三年的国共内战、新中国的建立、文革十年、现代化建设的挫折,在这种种的历史背后,都有着血一样的教训。学习这段历史,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有义务去珍惜无数的先辈用血泪换来的今天的新生活;要让学生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上的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为了祖国的腾飞,更要奋发努力;要让他们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不再重蹈覆辙;同时也为了给学生增加忧患意识,让他们牢记这百年的荣辱与奋争。

三、多渠道多方法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1. 高校成为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阵地。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运而生并逐步确立起较完备的课程体系。此外,在大学校园建设中,近现代史教育元素往往缺失。在一个个大学城,更多的是充满现代性和时尚元素的大楼,千校一面,而鲜有蕴涵着历史教育元素的标志性建筑或场所。校园建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物态载体,它可以发挥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突出重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近现代史教学可以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应用,利用图片、视频、影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文化月等各种活动,从校内走到校外,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等等。

3.提升任课教师的政治敏锐性。

任课教师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为立足点, 深刻了解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基础; 其次, 教师要对历史知识和所涉及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 教师应该善于在通俗平实的史实中挖掘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利用图片、视频、影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深入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以便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最后,利用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和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大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与红色资源地区的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史政结合

教材和教师都应该善于在通俗平实的史实中挖掘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以中国这一百多年经历的史实为主线的,但是为什么将这门课程加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怎样将近现代史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看教师在授课时的教学方法了。这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历史,而是要将史政结合起来,讲史实的同时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其中,通过讲授一些历史事件,用爱国主义历史人物的情操来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激发爱国热情;要以理论的高度从史实中的一些事件中提炼出一些经验教训,教授给学生;要用历史联系实际,用史实来告诉学生我们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将来应该怎样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些教师单纯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将正史野史都讲授进去,将这门课仅仅变成了历史课,这样做就违背了将这门课程设置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初衷。

在新世纪的今天,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同样对大学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等的重要职能,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努力创新方式、方法,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觉悟的科学化水平而努力, 这也是新世纪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姬丽萍.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J]. 中共党史研究,2010,11:28.

[2]李卫红. 弘扬党史文化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共党史研究,2012,10:16.

[3]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M〕.刘晓,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

[4]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09(1).

[5]周普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130-134.

[6]重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徐美英.caj.

[7]林雨菲. 中国近现代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浅探[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75-76.

[8]李妍.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浅谈高等院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立足点[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2:30-31.

[9]彭平一.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1:63-66

[10]王红霞.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55-57.

[11]吴善波.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4:48-49.

[12]刘军. 加强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94-95.

[13]石利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分析[J]. 世纪桥,2009,11:97-9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历史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