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问题教学法

2014-03-19李克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西汉汉武帝课标

李克军

笔者认真研读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发现新课标在很多方面是针对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旧课标)存在的问题和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的,而这些问题也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而感到困惑的。新课标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的“指路明灯”,笔者将其理念付诸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笔者于去年在南京市第一中学面向全市初中历史教师开设的一节市级研讨课《大一统的汉朝》为例,来讲述之。

一、教材分析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秦朝为开端,汉朝推向高峰,尤以汉武帝时期的汉朝为代表,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因此,两汉历史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地位十分重要,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亦是极为重要的历史常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初中历史新旧课标对这段历史都做了要求,但是由于新旧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理念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差异很大,因而对这一课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不尽相同。

(一)新旧课标的不同表述

如表格所示。

(二)新旧课标不同表述的利弊

1.这一课,新课标增加了“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东汉建立”和“外戚宦官专权”四点内容,体现了新课标“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的理念,增强了学生的通史意识,便于学生的学习。旧课标在这一课的表述中,内容之间是相互割裂的,没有前后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直接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中间没有西汉建立的相关史实,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十分突兀,知识出现了跳跃,较难理解掌握。因此,新课标在这一课增加了四点内容,从秦的建立到汉的灭亡,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都提出了学习要求,“还原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弱化了学习主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1]。

2.“张骞通西域”这一内容在新课标中被删掉了。旧课标中的表述是“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新课标的表述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张骞通西域”这一知识点本来就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大背景,旧课标的表述有重复累赘之嫌,而新课标的表述就十分精炼。当然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课标,不仅要抓住新课标课程内容的显性含义,还要理解其隐性含义。

3.关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新旧课标的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旧课标以学习主题的方式进行呈现,“多年的实验表明,由于历史学科时序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薄弱等状况,(学习主题这一呈现方式)对学生掌握历史造成了一定的混乱”[2]。本课内容旧课标在这一知识点上的表述是“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并将其列入“思想文化”这一学习主题,因为这一主题是单列出来的,并没有时序上的前后联系,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前因后果,因而学习的效果并不好。新课标则是强调历史课程内容,“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3]。本课内容新课标的表述是“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将“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这一知识点与“东汉末年政治黑暗、人民苦难”这一线索相联系,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了“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大的社会背景,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二、备课思考

在新旧课标对比的基础上,通史意识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思路,因此笔者主要依据历史发展的时序进行本课的设计。以西汉到东汉的发展历史,设计了“西汉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后期——东汉初期——东汉中后期”这一思路,将大的历史事件都纳入到教学中去。

虽然这一思路很切合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如果将每一历史发展阶段都一一具体阐述,面面俱到也不好,而且可操作性较低。笔者在处理时,运用了设问的方式,通过问题引领全文。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教学法“是很好的启发学生心智的教学方法,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驱使人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4]。新课标对问题教学进行了重点的强调,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运用“问题”来引领和串联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不同的设问及板书,较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难点,同时兼顾了历史知识的完整性。

“备课前最好先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本课立一个核心思想”[5],笔者在突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主要是围绕两汉出现的“治世”和“乱世”。而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呈现,处理时并没有生硬的灌输,而是与本课的问题设问相联系。笔者不仅用“问题”来引领和串联整个教学过程,而且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紧紧围绕两汉时期出现的“问题”展开。汉代每个时期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而对“问题”的解决,每个时期都不一样,解决得好的就是治世甚至是盛世,而解决不好的就是乱世,让学生厘清治世和乱世的由来,从而得到对这段历史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先播放一段《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再打出汉武帝像的图片)

(教师)问: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段铿锵有力的音乐描述了哪位皇帝?大家知道这位皇帝的相关故事吗?

(学生)答:汉武帝,有学生讲述了汉武帝“巫蛊之祸”和“轮台罪己诏”的故事。

2.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的以下问题,从而完成“文景之治”一目内容的学习)

问题一: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刘邦及其继任者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一局面的?

(学生)答:局面:经济萧条(或凋敝)。

措施:(1)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

(2)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3)重视“以德化民”。

(板书)一、文景之治——治世

问题二:西汉初期实现了“文景之治”,是不是就高枕无忧,没有问题了?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看完后回答问题)

(1)西汉初年刘邦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危害?

(学生)答: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危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这种政治制度的危害在汉景帝时演变为什么事件?

(学生)答:七国之乱。

(3)汉武帝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答:①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②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儒学发展的演变历史,并进行归纳。

(教师)归纳:汉朝大一统——

“大一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大,犹言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汉武帝时期,政治上一统于皇帝,思想上一统于儒家思想。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而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大一统”的含义并非单纯指领土上的“统一”,它还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包括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此处应该提示学生联系董仲舒的主张,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板书)二、汉武帝的统治——盛世

问题三:汉武帝将西汉推向了盛世,但西汉的继任者们有没有能延续这种盛世局面呢?如果没有,西汉后期又发生了怎样的问题?

问题四: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五:后续发展又如何?

(学生)答: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外戚专权,最终王莽篡政。这一问题最后由刘秀解决,在其精心治理下,社会又得到发展。但到了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国家又陷入动乱之中。

(板书)三、西汉后期——乱世

四、东汉初期——治世

五、东汉中后期——乱世

3.拓展提升。

(教师)问:两汉时期先后出现了治世(盛世)和乱世局面,对此你有何认识?

四、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中学历史教学重要的三维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呈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这一目标的达成专门设一个板块,有的是将这一目标渗透进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没有明显的内容来体现,但实际上这一目标在整个教学中无处不在。而一节优质课在这一目标上应该做到“情感价值的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不为目标而设目标”[6]。笔者在本课中这一目标的设计就是一种渗透性的设计,通过对“治世”和“乱世”的讲述,让学生“以史为鉴”,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不经意中就传输给学生的效果。南京市九中姚丽娟老师在点评这节课时,说这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渗透不留痕迹,富有生命力”。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预设的五个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思考的状态,引领学生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问题的设计难度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而问题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而是都带有一定的启发性,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小组合作之后才能得出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用五个问题串联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然,没有迟滞感和生涩感。■

【参考文献】

[1]袁从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的比较分析[J].历史教学,2012(9).

[2]魏恤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点分析及教学评价建议[J]﹒历史教学,2012(9).

[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晓华,徐明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12).

[5]梁明.总结,为了再出发[J].历史教学,2012(9).

[6]许军﹒基于SOLO理论的“了解—理解—见解”历史教学模式实践[J].历史教学,2012(9).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西汉汉武帝课标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西汉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人必其自爱
树为何名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路温舒编蒲抄书
苏武守节
古老的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