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泉养生缘何而来

2014-03-18詹鑫婕

大众健康 2014年3期
关键词:温泉水神女泡温泉

詹鑫婕

我们的邻国日本,素有“温泉之国”的美称,人们有着“一日三浴”的习惯,泡温泉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因此发展出独特的“汤治文化”。事实上,在我国,泡温泉的历史并不短于日本,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温泉文化更是从未断裂,源远流长。

温泉养生效仿动物

近日,一组野生猕猴集体泡露天温泉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猕猴们在温泉水中泡得红扑扑的脸蛋和它们享受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据说,泡温泉的起源,正是我们远古祖先发现动物在温泉水中能够御寒和疗伤,随之效仿而来的。

我国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温泉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发现温泉三千余处,在神州大地上星罗棋布,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温泉。因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便开始发现和应用温泉。

早在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就有温泉的记载:“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泡温泉的起源虽远不可考,但温泉几乎从出现在我国的文字记载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就已经具有能治百病的神奇功效了。

东汉天文学家、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酷爱游览生活,十七岁便远离家乡,“游于三辅,入京师。”在青年时代游历骊山温泉时,张衡专门创作了一篇《温泉赋》,文中写道:“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之神灵。控汤谷于瀛洲兮,濯日月乎中营……于是殊方跋涉,骏奔来臻……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蒸民,懿厥成兮。六气淫错,有疾疠兮。温泉汨焉,以流秽兮。蠲除苛慝,服中正兮。熙哉帝载,保性命兮。”这篇咏物赋不但从亲身感受的角度,对骊山温泉之奇之美进行感叹,又描绘了四方游客纷纷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而来游赏的盛况,更在最后将温泉与天地、圣帝之德相比较,赞美它既可以疗愈人身的疾病,使之健康生存,又可以陶冶人生的性情,使之中正不恶。这说明,早在当时,人们对温泉具有治病养生的功效已经有了广泛认识,泡温泉也已经是一项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活动。而温泉本身,除了治病强身,也开始被赋予了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人文含义。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记载了温泉31个,并首次将温泉按温度由低至高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其中炎热特甚的温泉,可以将动物的毛烫掉;炎热倍甚的温泉能烫伤人的足部;炎热奇毒的泉水可以煮熟稻米等。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如有的温泉有硫磺气,有的有盐气,有的有鱼等。《水经注》中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么自在,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又如“大融山石出温汤,疗治百病”、“温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则病愈,世浊则无验”等,都生动地记载了温泉的保健作用,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温泉的特点已经有了更为细化的了解,对温泉的医疗价值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亲临多地温泉进行考察,并在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将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国最早的温泉分类学者之一。并且,他把温泉直接划归为药引之一,写下温泉的功效有:“温泉主治诸风温、盘骨挛缩及肌皮顽疥,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并提出了浴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至此,温泉历史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药用时期。

帝王缘深华清池

在封建时代,帝王的参与和推广对温泉文化的发展和流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帝王泡温泉最早的传说,可能要数黄帝。据民间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黄山的一处温泉中,沐浴七七四十九天后羽化而飞升的。那眼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岸相望,清波潺潺,云雾缭绕,被人称之为“灵泉”、“汤泉”。唐代诗人贾岛游历到此时,也不禁在《纪汤泉》中感慨:“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而与帝王渊源最深的,当属有“天下第一温泉”之称的华清池,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被张衡赞不绝口的骊山温泉。

骊山温泉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约六千年前就为姜寨先民所应用。最早与骊山温泉结缘的帝王,正是在骊山烽火台“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的周幽王。这位沉迷美色,酷爱享受的帝王在骊山温泉的沐浴处也颇为考究,“上无尺栋,下无环墙”,沐浴之时,昂首就能看到满天繁星,因此骊山温泉又得名“星辰汤”。

秦汉时期,秦始皇在骊山温泉进行了大规模的宫殿建设,“始皇初,在骊山温泉,砌石起宇,名骊山汤。”又引泉入室,修建了“温泉宫”。据说秦始皇最初泡温泉,正是用温泉来治疗疾病。汉代文献《三秦记》中写道:“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后人因以为验。”意思是说,秦始皇在游历骊山时,触怒了神女,被唾一脸,脸面立即生疮。秦始皇赶忙请求神女饶恕,神女便用温泉水给他洗疗,温泉水可以治疗疮伤的经验便流传给了后人,骊山温泉也由此得名“神女汤”。汉武帝对温泉宫又加修饰,再度扩建了离宫。相传汉武帝酷爱在温泉水中添加西域特供的香料,这也是现今温泉养生界有名的“中华汤”的前身。

到了隋唐时期,帝王们对温泉的喜爱之情有增无减,我国的温泉文化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骊山温泉宫经过历代修建。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建“汤泉宫”,历时四年竣工。唐太宗李世民率文武百官亲临新宫,亲笔御书《温泉铭》来颂扬骊山温泉:“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原来,李世民患风湿病多年,正是在骊山泡温泉不治而愈的。李世民以帝王之尊而如此隆重地亲自为温泉立铭宣传,足见当时世人对温泉的重视。

之后,唐高宗将其更名“温泉宫”,唐玄宗又在天宝六年将其改名为“华清宫”。到了此时,华清宫已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雄伟富丽的宫殿建筑群,而骊山温泉也得名“华清池”,因为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在此一濯芳泽,以及他们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

华清池中现存的唐代汤池中,有一名为“海棠汤”,池内平面宛如海棠绽放,据说是唐玄宗赐给杨贵妃的礼物,因此也称“贵妃池”。据记载,唐玄宗极为迷恋华清池,几乎每年冬天都要携杨贵妃来此游宴、沐浴,其在位44年,游幸华清宫的次数达41次之多。诗人白居易的在名诗《长恨歌》中生动地写到:“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生动的描述,使杨贵妃从温泉水中出浴的娇憨之态简直呼之欲出,“贵妃出浴”也成了历代画家争相勾勒的题材。endprint

康熙与温泉的不解之缘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我国温泉文化的第二个高峰。据说,这与一个与满族起源的神话故事有关。

在我国东北名山长白山中,有一座红色的布库里山,布库里山下有一个圆形的水池,叫做布勒湖里泊,也叫天女浴躬池,传说这里是三仙女降浴的地方。

有一次,三仙女中最小的仙女佛库伦在布勒湖里泊沐浴之时,衣服被仗势欺人的天狼星偷走了,佛库伦只得蹲在水里不敢上岸。这时从林中飞来了一只神鹊,嘴里叼着一颗红果,给佛库伦送来了。佛库伦吞食了这颗朱果,竟然感而受孕。由于羞愧不敢回天宫,白山老祖将水烧热,被罗汉倒入山中,变成了一片温泉群,佛库伦正是躲在这温泉中才得以度过寒冬,生下了一个降世能言、相貌异常的男孩,姓爱新觉罗,名布库里雍顺。男孩长大后,遵从母命,乘船顺流而下,抵达鄂谟辉地方的鄂多理城,调解三姓纠纷,被推为首领,与百里部落的女子结为夫妻,国号称满洲,布库里雍顺成为了满族人的始祖。

由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将长白山三仙女的故事及先祖的最初活动载入《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等官修史书卷首,因此,清朝皇帝多对温泉怀有恭敬之情,每次去清东陵必先去沐浴“汤泉”。

康熙大帝从小就听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讲三仙女的故事,耳濡目染,三仙女的故事深深印在康熙的脑海中,所以康熙一生更是笃信温泉神,还专门把泡温泉定为爱新觉罗的家训。御医也认为温泉沐浴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功效。因此,在孝庄皇太后晚年多病之时,康熙亲陪她到距张家口70公里的“关外第一泉”赤城温泉洗浴治疗,长达五十天。

此外,康熙大帝是一位极其具有生活情趣的帝王,对于泡温泉,他不仅恭敬,还极其喜爱。他曾一边泡温泉,一边批奏折,“工作”和“休闲”两不误,还做诗赞美道:“汤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遥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踪峥。”在一次东征归来之时,康熙在河北省发现了一处白雾腾腾的温泉,那里风景优美,康熙帝十分高兴,亲自规划开发,将温泉命名为“热河泉”,也成就了举世有名的承德避暑山庄。

选择温泉因人而异

从秦始皇用温泉治疗创伤的传说,到唐太宗李世民赞扬温泉“蠲疴荡瘵,疗俗医民”,再到清圣祖玄烨认为承德汤山温泉“浴之蠲烦除疴,导和怡性”,古代帝王对于温泉的神奇功效具有广泛的认同,并予以神圣化,因此在古代文献中,提到温泉,多用“能治宿病”、“疗治万病”等词汇予以描述。

从张衡游骊山温泉吟咏的《温泉赋》,到苏东坡借温泉抒发出“沐浴于汤泉,希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的诗人情怀,再到蒙古族诗人伊志杰为汤山温泉而写的《热河泉》,这些著名诗人词者的诗歌作品极大地增加了温泉的知名度,也提升了温泉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使得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追趋逐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指出温泉并非人人适宜,泡温泉是具有一定的禁忌的。到了今天,温泉已经被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分类得越来越细化,开发得越来越多元。研究人员发现,温泉的不同来源决定了它不同的温度和成分,从而导致了温泉的功效具有不同的针对性,也因人而异适宜不同的浸泡方式。因此,现在我们去泡温泉,虽然选择的范围更加宽泛,但是还是应该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宜的温泉和泡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泉水神女泡温泉
神女游
含西藏温泉水的修护霜对敏感性皮肤辅助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温泉水输送管道设计工程实例分析
亲近神女(组章)
喝温泉水不如喝直饮水
画中有话
泡温泉
泡温泉
穿衣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