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4-03-18朱发雄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职高幼师幼儿园

朱发雄

(甘肃省金昌市理工中专,甘肃 金昌 737100)

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朱发雄

(甘肃省金昌市理工中专,甘肃 金昌 737100)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是幼师专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一直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机制,进行音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幼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职高幼师专业现开设音乐、舞蹈、琴法等课程,其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在本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现在幼儿教师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但因为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深深渗入学前儿童学习生活,许多学前儿童已在学习器乐、声乐、舞蹈等课程,所以对幼儿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幼师专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内容等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进行音乐课程改革的重点。

目前我国的幼师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2、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培养学生创造力及专业技能不够。3、忽略教学活动实践等,致使多数学生不能胜任音乐教学工作,不符合幼儿园的教学需求。针对于此幼师专业音乐课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整与修改:

一、增减理论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因为职高幼师专业大部分生源基础大不如从前,许多学生学习能力弱,学习适应性差。相比起语文、数学,乐理相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在考试时成绩不理想是经常现象。现乐理教材基本上是遵循师范院校教材模式,其中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复杂,而课后练习则太少,教材上的有些内容过于深奥、枯燥,无法理解,与实际运用联系不大。而与钢琴配弹紧密联系的和弦连接及终止式等内容却毫无涉及,导致许多学生不会配弹儿歌。以上弊端已严重影响了幼师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为了尽快解决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内容的各种问题,增加音乐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联通环节,应建立一套适合幼师特点音乐理论教学体系,对幼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修改,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

二、调整课堂模式,增加分层教学

1.首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体音乐素养的差异,教师必须在兼顾“普遍性”的基础上,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许多幼师专业声乐、钢琴课都是采用的“大班”教学,一个班上三十多学生,无法做到“因人施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特别建议:第一学年,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及个体差异,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并侧重基本技能的练习。第二学年,通过考核,按照学生的声乐基础以及弹奏能力分小组(5-7人)、小班(10-12人)教学,第三学年,分专业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能力选择主修及副修专业(声乐或钢琴),主专业每组3-5人,副专业每班10-15人。如表1所示:

表1

这样将小组课和小班课完整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找到最好的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因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尽可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技能素质。

2.其次要建立严格的选拔考核制度:传统专业考试一般为学生唱(奏)一首曲目,学生单独考试,成绩的优劣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采用分组教学后,则按期分层选拔。每期考试以汇报演出形式进行,统一测试,专业教师集体打分,优胜劣汰,确定小组小班人员。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小组上课,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上小组课。这样既能满足教师“教”的成就感,又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三、重视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针对幼师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低下,教育观念淡薄之特点,首先组织幼师音乐教师去幼儿园观摩考察,了解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师所需的艺术技能,将学生与幼儿园紧密连接在一起。其次,平时应在学习中加强与幼儿园教学模式的联系,定期期安排专题见习,让学生多实践,在幼儿园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环节活动,提前了解幼儿园常规教学,做好记录和分析,结合自己进行反思,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再者,学生要选择实习方向,在指导老师与原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对其所选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进行说课;分小组试讲,相互听课、评课;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活动的成功和失败,不断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自身专业能力及幼儿园人才需求标准有客观的认识,发现其中差距,加强学习,得以更大的进步。

四、拓宽想象空间,培养创编能力

针对幼师专业进入工作岗位后的特点,要重点培养学生能够将音乐知识很好地融入到音乐游戏中的能力。所以在音乐教

学过程中,要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比如学生可以根据曲目要求,模拟包括演奏、演唱、舞蹈在内的综合性形式的音乐情景表演。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融入欣赏内容,提升审美情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引入音乐欣赏方面的内容。因为音乐欣赏教学本身是审美的训练,审美训练队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等各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师专业的学科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中外著名音乐家,中外音乐简史,音乐小典故,经典音乐欣赏,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欣赏等。教学方法以欣赏为主线,通过讲解、欣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把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拓宽知识层面,提高素质修养。

总之,幼师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点就是从传统型到实践型的有效转变,更加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从实际操作表演中感受音乐、提高素养,增强学习的独立性。我们必须立足实践,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幼师音乐教育,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G61

A

1005-5312(2014)08-0240-02

猜你喜欢

职高幼师幼儿园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我爱幼儿园
男幼师荒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