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2014-03-18张文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京剧趣味趣味性

张文君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张文君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断的将音乐教学的方法进行趣味化,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的愉悦感,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音乐兴趣,正所谓“乐即是乐”。下面,本人将就此浅谈几点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趣味教学的运用策略。

趣味教学;音乐鉴赏;运用策略

一、巧设导入,激发情趣

第一、趣味性情境的创设。情境是音乐“情感化”的体现,趣味性的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还会使其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保持良好心境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感知,并保持其积极的审美热情,那么对音乐的鉴赏定会事半功倍。试想当学生进入到一种全新的环境面对着特定的审美对象,所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新异感的事物,那么好奇和新鲜感定会油然而生。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富于律动的音乐节拍,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悦,并对音乐学习产生一种强烈地期盼情绪。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音乐加以形象化,通过不同的手段,使情境的设计更富趣味性。例如,在《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以节奏感十足的南非足球世界杯主题曲《哇咔哇咔》作为教室的背景音乐,学生合着音乐进入教室,提前进入到一种较为饱满的精神状态。结合着幻灯片中非洲人土风情的图片播放,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好奇,而且为新课的引出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趣味性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是具有导入性的。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如果说每当听完一段音乐,就直接问学生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那么多半同学的回答会是“好听”“美”“听不懂”等诸如此类应付的回答。因而,问题的提出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跟着你的思路进入到课堂环节。比如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中,对京剧起源知识点的讲解。当播放完梅兰芳所演唱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学生大都是听不懂的,如果这时直接让学生谈对这段京剧的感受并对京剧起源直接进行讲解,想必大部分同学都会感到茫然和枯燥,提不起兴趣。相反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同学们是不是听不清楚这段京剧里的唱词啊?”学生立刻有共鸣似的回答:是!“那么为什么会听不懂呢?”学生便会发散思维,很积极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寻找京剧的起源,从而得出结论“京剧起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夹杂着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地方方言”从而引导了学生对京剧的起源进行探索,这样就比直接介绍京剧的起源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会加深学生对京剧起源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因而可见趣味性问题的设计必定是与学生的兴趣点紧密相连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总之,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问题的设计,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情趣,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感兴趣的东西引入到课堂中来。当然这并不指可以随意的将生活元素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进行结合。另外,导入设计的是否流畅自然,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下一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因而要切忌生硬的导入过度,使学生难以接受。

二、丰富情感,激发兴趣

第一、关注音乐本体的情感表达。音乐本体存在于音乐的表现形式中,音乐内容则有着音乐的诸多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调式、和声等,而对这些音乐要素的把握也属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范畴。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双基”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其对音乐进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如何将此部分的学习加以趣味化呢?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充分的挖掘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和展示其趣味亮点,比如在流行音乐中寻求结合点,又或用新奇音乐作对比等,运用各种趣味性手段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体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丝竹相和》这节课中,将《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作比较,让学生感受两首音乐的不同风格。这两首音乐与学生的现代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若不积极引导,学生很难真正走进音乐,感受二者的不同。前者悠扬抒情而典雅,后者热情开朗且华丽,而这些都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旋律走向、演奏器乐、节奏节拍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音乐要素上表现的不同,并感受这种差异在作品的情感表达中所产生的那种不同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自主的站在更为理性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分析和欣赏。

第二、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音乐鉴赏课堂需要师生的双方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自身情感的投入,热情饱满,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智慧鼓励学生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体验音乐中的美。譬如对音乐作品的故事背景进行生动的讲解,如鉴赏《二泉映月》时,讲解作者阿炳的生平与风格的关系,欣赏《喀秋莎》时,讲解二战时期人民抗击侵略的感人故事;或在课堂上对一些乐曲的主奏乐器进行演奏,如在欣赏江南音乐时,将江

南音乐的主奏乐器二胡、琵琶等引入课堂,并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又或对音乐作品传达的声音、人物表情、姿势、动作等进行模仿,如在《高亢的西北腔》一课中,对山歌《脚夫调》进行演唱模仿,方便学生理解跳进音程的音乐风格特点。以上这些不仅可以使音乐变得更加形象,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导学生主动体验音乐的情感,并融入自身情感,在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拉近了师生心灵距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

三、参与实践,增强趣味

在音乐鉴赏趣味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与机会,通过学生亲身的音乐实践参与,发挥其自身的才能。例如,在欣赏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时,可引导学生模仿梅兰芳大师的表演,只需模仿一小段,使其亲身体验京剧中旦角的唱、念、做、打。又如在《非洲歌舞音乐》这一课中,引导学生体验非洲鼓舞的节奏特点,可以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非洲舞蹈动作,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模仿表演。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有助于调动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且更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音乐鉴赏教学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让音乐的溪流通过心灵的窗户流入学生的心田。

四、小结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提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音乐鉴赏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日渐成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他们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不断发展,在观念上和行动上更是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高中生这种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影响了其对音乐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这就更加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要,充分了解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基本的心理需要,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积极进行趣味教学。

2.加成反应:(1)烯、炔、苯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与氢气、卤素、卤化氢、水等反应;(2)醛和酮、葡萄糖与氢气的反应等;如:

3.消去反应:(1)醇分子内脱水制烯;

(2)卤代烃分子内脱卤化氢生成烯;

4.氧化反应:(1)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强氧化剂(如KMnO4)同烯、炔及其衍生物、苯的同系物反应;

(2)加氧氧化(如:由醛生成酸);

(3)去氢氧化(如:醇生成醛);

5.还原反应:如:烯、炔及其衍生物加氢;苯环加氢还原;醛加氢还原成醇;

6.水解反应(本质是取代反应):如:酯与油脂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二糖及多糖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

7.加聚反应:(1)烯、炔烃及其衍生物生成高分子化合物;(2)甲醛聚合生成聚甲醛;

8.缩聚反应:(1)二元酸与二元醇的酯化缩合;(2)氨基酸的成肽缩合;(3)酚醛缩合。

因此,在具体学习有机化学中,一定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核心思想,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熟练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建立有机物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知识网络,另外,加上适当的练习巩固加深,相信轻松学好有机化学定不会成为难事。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有机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宏博.如何学习有机化学[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浅谈如何学好高中有机化学[J].中国化工贸易,2012年01期.

[4]中学生数理化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6期.

J605

A

1005-5312(2014)08-0237-02

猜你喜欢

京剧趣味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京剧表演开始了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