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014-03-18赵兴山刘建英牛余朋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电时段心电图

梁 超,赵兴山,刘建英,牛余朋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联合同步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梁 超,赵兴山,刘建英,牛余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结合1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同步多导联心电分析仪和动态血压检测仪同步监测,分6个时段对患者病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和ST段压低的发生表现为同一时间规律。结论:通过实验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血压升高、左室压力负荷增大和心肌氧耗增加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高血压;心肌缺血

0 引言

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作为新型的临床监测技术,其联合同步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这对于了解心电图改变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2]。笔者对有心肌缺血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检查,并对131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同步监测研究(研究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项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性。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ISH)高血压分类标准[2],选择我院2009年6月以来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1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5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瓣膜病变、起搏器安装术后、严重心功能不全等。监测前未用药或停用所有降压药1周以上。

图1 血压变化、心律变化和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示意图

1.2 研究内容

1.2.1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是一种可以在活动的状态下,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活动的方法。它能记录患者24 h的心电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24 h动态心电监测的最大特点是非卧床连续记录,各个时间段的有关情况几乎全都能记录下来,而普通心电图只能记录患者检查时的心电情况。本文主要研究和利用动态心电图2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1)检查有无心律失常。①无症状患者:短暂的心脏停搏,可以不引起明显症状;风心病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性早搏,房颤合并心长间歇,因长间歇多发生于夜间睡眠时,故可无症状。②大多数心律失常为一过性,有的只在夜间出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可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确诊心律失常的起止时间与日常生活及自觉症状之间的关系。

(2)心肌缺血的确诊。心肌缺血的诊断一直是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12导联Holter系统提供符合人性化设计的ST段趋势图对比扫描技术,可动态地根据ST段幅度趋势图、ST段斜率趋势图变化情况及ST段变化列表与12导联心电图进行对比观察,能全面掌握12导联ST段变化,较好地解决了心脏前壁、侧壁、下壁及间壁等部位的观察盲区,也可观察到心肌缺血发生时各导联之间ST段抬高或下降形态及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心肌缺血发生的部位和程度。

1.2.2 动态血压

动态血压全名为无创性血压监测,是指被监测对象通过佩戴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要求测量的全天血压(白天每30 min测量1次;夜间每60 min测量1次,平均每天测量血压约40次,次数可动态设置),从而可有效避免每次血压测量之间的客观差异,有助于筛选临界及轻度高血压,同时有助于评价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及预测后期病症等。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动态舒张压和动态收缩压在24 h内的均值以及表征心肌耗氧情况的心率,分析ST段变化趋势、ST段与血压的并行性变化。采用美国生物有限公司的世纪3000同步多导联心电分析仪和美国DMS公司的美高仪动态血压检测仪,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进行同步监测,监测时间为24 h,可划分为6个时段:第1时段(6—10时),第2时段(10—14时),第3时段(14—18时),第4时段(18—22时),第5时段(22—2时),第6时段(2—6时)。监测指标分别为6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平均心率、缺血时间、ST段压低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

血压正常标准:24 h平均值不大于130/80mmHg(1mmHg=133.322Pa),白天平均值不大于135/85mmHg,夜间平均值不大于120/75 mmHg[3-4]。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15%。一般以夜间平均血压较白昼下降不小于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昼夜节律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大于20%的呈深勺型改变,有人发现,在夜间血压下降率大于20%的老年人中,脑血管疾病如静止性脑血栓发生率明显增加。小于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有心脑肾严重受损者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观察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根据动态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计算24 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和夜间平均脉压。

缺血性ST段标准:ST段压低≥0.1 mV。缺血标准:持续缺血>60 s[5]。

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氏法分级。

1.4 统计分析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6组时间段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同时对心电图ST段压低时间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通过观察和跟踪监测,得出了高血压患者6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平均心率和缺血时间变化情况,见表1;展示了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变化情况,见表2。

表1 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平均心率和缺血时间变化情况

表2 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变化情况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以下试验性结论:

(1)高血压患者血压规律呈双峰谷形,峰值(最大)时间为6—10时与14—18时,谷底(最小)为22—2时与10—14时;(2)血压高低与心率的快慢基本一致;(3)血压高低、心率快慢决定了缺血时间的长短;(4)心律失常、血压变化和ST段改变呈现出同一时间规律:即上午最重,深夜最轻;(5)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3 讨论

文章对1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步进行了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测量,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化存在一定联系。

对于特定情况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容易出现漏诊,而动态心电图则可以有效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率变化以及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等,能够很好地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提前采取相关措施。

与单测血压相比,动态血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全天的变化规律,从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血压的真实变化情况。同时,对于早期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大大提高了检出率,从而为后续的病情发作提供了治疗和药物上的准备,减少了风险。

另外,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由于其压力负荷导致心脏发生扩大及/或肥厚,最终变成心力衰竭[6]。根据动态血压可以有效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靶器官(易受高血压损害的器官)损害。实验表明,有心肌肥厚、眼底动脉血管病变或肾功能改变的高血压患者,其日夜之间的差值较小。同时发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ST段压低的出现都呈同一时间规律。血压升高引起动脉压升高,搏出量下降,使心脏舒张末期时的压力升高,导致心肌耗氧增加,则势必使心肌的氧气供需量失去平衡,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心电图的ST段改变,这与心源性猝死经常发生在上午的常见案例[7]相吻合。此时生活、工作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血浆中儿茶酚胺、纤溶活性下降,冠状动脉张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平时监测血压时,也要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不良状况,这对疾病的预防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有利于鉴别和分析临床症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8],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1]龚兰生,刘力主.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5):323-324.

[2]Uen S,Vetter H,Mengden T.Simultaneous recording of blood pressure and ST segment with combinde,triggered ambulatory 24 h devices[J].Blood Press Monk,2003,8:41-44.

[3]余振球,马长生,赵连友,等.实用高血压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BoonD,PiekJ,VanMontfransG.Silentischaemia,andhypertension[J]. Hypertens,2000,18(10):1 155-1 164.

[5]Raby K E,Barry J,Treasure C B,et al.Usefulness of Holter monitoring for detecting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nondiagnostic exercise treadmill test[J].Am J Cardiol,1993,72(12):889.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2-41.

[7]张斌.中青年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深圳医学,1999,12(6):1-4.

[8]蔡晓萍,闭嫒嫒.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3):379-380.

(收稿:2014-02-11 修回:2014-05-20)

Synchronous monitoring by DCG and ABP

LIANG Chao1,ZHAO Xing-shan1,LIU Jian-ying2,NIU Yu-peng2
(1.ECG Section of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 100035,China; 2.Medical Team,No.96630 Unit of the PLA,Beijing 102206,China)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blood pressure change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nd myocardial ischemia.Totally 131 hyperpietic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simultaneously by DCG and ABP,and the patient data were divided into six time intervals for analysis.Increased blood pressure,arrhythmia and depressed ST segment showed the identity in time pattern.Experiments show that arrhythmia relates increased blood pressure closely,and myocardial ischemia may occur in hyperpietic patients when increasing blood pressure,left ventricular load and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12):130-132]

DCG;ABP;hypertension;myocardial ischemia

R318.6;TH772.2

A

1003-8868(2014)12-0130-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4.12.130

梁 超(1982—),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

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电图室(梁 超,赵兴山);102206北京,解放军96630部队卫生队(刘建英,牛余朋)

牛余朋,E-mail:nyptg@163.com

猜你喜欢

心电时段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养阳的黄金时段到了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