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活动的“五个实”

2014-03-18沈斌

中国德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特长活动课体育课

2013年11月26日发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提出:“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时间,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的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切实推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对于学生品德发展、智力发育、审美素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为扎实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我们推出了“基础工作做实、特长技能夯实、社团体育务实、评价方法落实、保障机制扎实”等“五实”举措,有效保证我校阳光体育活动足时足质。

一、基础工作做实

学校体育工作有诸多难题,如教师缺编、场地不达标、器材欠缺、体育活动安全风险大等,虽然这些都不是马上就能解决好的问题,但学校体育工作不能就此不干,也不能等待,而是应该积极去面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效。几年来,为阳光体育活动能足时足质地开展下去,我们在以下几个环节把基础工作做实。

(一)杜绝“放羊”式体育课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开足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为确保体育课的质量,学校明确要求体育老师在上课时,必须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坚决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另外,在专职体育教师无法全部配齐的情况下,学校要求体育组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让他们清楚上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另外,校长室和教务处在平时也加强检查和学情调查,以督促专兼职体育老师都能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让学生们能真正从体育课中受益。

(二)大课间操活动内容丰富

学校在每天上午安排30分钟大课间操活动,一般是春秋季节做操,冬季跑步。春秋季节,我们除了统一安排做广播操外,还特意设计了符合学校武术特色的自编操,同时还安排了跳绳、立卧撑、迎面接力跑、单双脚接力跳等学生喜爱的自主活动。冬季跑步前,先安排全体师生一起伴着音乐跳兔子舞热身,然后再随着节奏鲜明的跑操音乐进行长跑活动。自主活动部分也同样安排跳长绳、迎面接力跑、单双脚接力跳等活动项目。这些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操活动,长年坚持,成效明显。

(三)午间活动不走过场

学校在每周一、三、五安排了午间体育活动,时间为中午12:00-12:30。午间体育活动也不是随意安排,同样是学校有方案、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体育组充分挖掘校内体育资源,结合学校特点和体育传统,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并将全校各班的活动场地划分好,在活动过程中,插入动感音乐营造气氛。每个班级每个月都要推出一个新的活动内容,整个午间活动,都有班主任和跟班教师共同参与,校长室和教务处进行督查,确保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走出教室,充分享受午间30分钟体育活动的快乐。

(四)班级活动列入课表

为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有足时的1小时活动时间,每个班级都安排了体育活动课。一二年级是每周1节,三到六年级是每周2节,一般安排在没有体育课的那天,同时将这些体育活动课列入学校总课表之中,要求上课的老师必须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备课方案,确保学生参加的是有质量的体育活动。另外,学校还要求体育组设计出体育活动课的上课方案,以供任课老师们参考和借鉴。目前,扎实推进的班级体育活动课,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之一。

二、特长技能夯实

我校提出了“新六艺”理念,即:礼(知书达理)、技(特色技能)、射(强身健体)、书(博学好问)、悦(快乐玩耍)、展(展现自我)。在这个培养体系中,“射”被列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学生通过小学六年学习能真正掌握几项体育技能,我们结合学校羽毛球、武术和棋类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这三项体育特长技能,中国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必选其中一项。

学校特意从每周体育课中抽出1节作为专项技能课,安排本校专职体育教师和外聘特长教师上专项技能课。具体安排是一二年级上羽毛球专项技能课,由外聘特长教师任教;三四年级上武术专项技能课,由本校体育教师任教;五六年级上篮球专项技能课,由外聘特长教师任教。几年的专项技能课制度实施下来,不仅使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三项体育技能,还为三个项目的校队队员选拔搭建了平台。可以这样说,专项技能课是真正把好事做实做好,把学生的特长技能夯实的有效机制。

三、社团体育务实

为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生活,我校利用校内现有的功能用房和活动场地,利用校内有专长的教师和外聘特长教师,组织开展了体育社团活动,时间定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3:45-4:50,每周开展5次。目前共开设了20多个项目,其中羽毛球、武术、篮球、乒乓球、轮滑、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健身舞蹈、跆拳道等10个项目成为了主角。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申报一个项目,也可以不参加按时放学。在20多个社团项目中,体育社团的报名率是最高的,羽毛球、武术、篮球、乒乓球和轮滑报名很是火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同样能参与体育活动,学到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安排专人进行社团活动管理。现在每到放学后,校园体育活动中心到处都是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他们开心快乐,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四、评价方法落实

为了让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能真正建设好,适合的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校把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将班主任、专业教师组织开展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通过教务处,组织展开每学期1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内容融入日常活动过程中,结合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等。同时在每年1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时,将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作为附加分纳入其中。与此同时,政教处根据一周2次开展的活动课及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每月组织开展1次阳光活动系列竞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1次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班级、教师的业绩考评指标。

另外,我们还对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学生,在期末各类先进评比中享有优先权。学校对积极策划、组织、参与的业绩突出者,视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的不同,给予享受课时量或其他奖励,并与奖励性绩效考核相应内容挂钩。在活动过程中表现消极,甚至不参与学校工作安排的教师,相应的绩效考核不得分,同时取消一切年度先进的评比资格。

五、保障机制扎实

有了基础活动,有了评价机制,还不能少了保障机制。为了保障校园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正常运作,学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保障机制,明确了每个责任部门和负责人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学校教务处负责方案计划制定,时间场地及内容的安排,配置活动师资,组织活动开展;政教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估;总务处负责器材设施的添置和活动场地的维护、修缮、管理的保障;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安全等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按照学校的活动规划,协调班主任组织实施,进行体育活动的项目指导;分管校长负责协调和督查。目前,这套工作保障机制已运行得高效优质,以往难以推行的午间活动得到了保证,一改以往学生滞留在教室内被补课的陋习。

实践表明,我校上述“五实”举措,真正确保我校阳光体育活动足时足质地落实,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双隐形翅膀,让我校学生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德育也更加有趣味、有魅力。

【沈斌,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宁波市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

责任编辑/李书华

猜你喜欢

特长活动课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老板的特长
活动课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特长
讨厌的理由
钱就是特长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