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2014-03-17吕和顺
吕和顺
2013年,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档案局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健全“三个体系”的发展思路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档案馆新馆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着力推进,努力实现档案馆新馆建设达标零的突破
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地市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指标要求,今年,在加快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区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取得了市、区档案馆建设同步推进的可喜成效。
一是积极争取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为使市领导全面了解我市档案馆建设不达标的现状和新馆建设面临的问题,多次向市委领导作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秘书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市、区县档案馆新馆建设有关工作。要求,各区县档案馆建设由各区县政府负责推进,争取在2至3年内基本达标。同时,按照“先开工先补助”的原则,由市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对各区县档案馆现有建筑面积与达标面积的差额部分按一定比例进行补助。市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
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区县档案馆建设的意见》,从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及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区县档案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市、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档案馆新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市发改委审批通过。市档案馆新馆现已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完成了新馆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招标与施工总承包招标。目前,正在抓紧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近期即可开工建设。东城、海淀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已经开工。朝阳、通州、昌平区等区新馆建设采取新建、合建等方式正在积极推进,有望明年开工。其他区县档案馆建设也提到了区县政府议事日程之中。
二、着眼未来,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建设数字档案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方向,是档案信息化的重点。
在推进档案信息化中,把着力点放在了数字档案馆建设上。数字档案馆采取“区域性”的顶层设计,覆盖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档案移交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中立足关键技术研发,通过“云计算”技术和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技术的引入,实现了从档案室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和移交到档案馆的接收、保管、长期保存、利用等的全程管理和对传统载体数字化副本的全程管理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等。经过不懈努力,《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市经信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现正式向市发改委报批。该项目获批后,按计划将在2年内完成项目建设。
为实现馆藏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了档案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在档案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到“十二五”末,市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达到100%、区县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达到50%的目标要求。市和各区县档案馆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开辟数字化加工场所,添置专用设备,或采取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加强档案数字化工作。市档案馆平均日扫描量超过5万页,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150万卷、5305万页,占馆藏的69%;区县档案馆平均累计完成量已占馆藏纸质档案的30%。
在实施档案数字化战略中,注重研究档案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7个规范化标准,形成了档案数字化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涵盖了纸质、缩微胶片、照片、录音和录像五种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标准,明确了不同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技术要求,以及数字化成果在存储和提供利用时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等,从而实现了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确保了档案数字化质量。
三、积极作为,在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中发挥档案部门的作用
一是援建工作档案应收尽收,留存完整记忆。今年是北京市第七批援疆工作及青海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收官之年。为同步实现档案工作与援建轮换工作“完美收官,系统衔接”的目标,加大了对援建档案工作的指导与接收力度。局领导亲自带队,在援建人员调整前,赴新疆和田,与指挥部领导和主管部门落实档案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抽调人员组建档案督导组先后4次赴新疆和田、青海玉树指挥部实地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和验收工作。目前,两个指挥部自机构成立之日到2012年底形成的档案已全部接收进馆。
二是档案工作与重大活动同步开展。作为园博会、京交会、平原地区造林等重大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局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全市性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在各筹备机构组建、筹备、举办、撤销等关键时间节点,多次派人员到工作一线实地检查指导,有的还直接参与临时机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保障了重大活动档案齐全完整留存。目前,园博会形成的档案正在陆续接收进馆,接收工作将在临时机构撤销前全部完成。京交会、平原地区造林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三是做好机构调整过程中的档案工作。密切关注全市机构体制改革,加强新组建单位档案工作业务指导,做到单位筹建伊始,档案工作就同步跟进。及时制定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档案工作总体方案,印发了有关档案工作文件,明确规定了体改中的档案工作的内容、方式及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及时召开协调会督促落实,保证了机构变,档案完整保存不变,档案安全不受影响。另外我们对近年来新组建和转变隶属关系的10多个市属机关进行了建档工作指导,并组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培训,从源头上规范新组建单位档案工作,确保机构变,档案工作不断。
四是探索重点工程档案科学管理方法。针对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工期长、参与的单位多、工程档案资料比较分散的特点,指导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编制《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办法》,统一了南水北调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利用、验收等标准,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研发了专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对工程参建单位实施远程监管与在线归档,实现了工程档案管理现代化。
四、抓住源头,在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推进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
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10号令为契机,全面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从源头规范企业档案管理。一是结合实际,完善内容。根据10号令要求,结合实际,对归档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招投标管理、集体合同订立实施等9个方面的内容,并于2013年1月迅速组织召开宣贯会,向列入档案接收范围的75个市属国有企业档案部门宣讲保管期限表编制方法,全面启动编制工作。二是多措并举,加强指导。采取集中指导、分类指导、点对点指导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编制工作。三是抓好典型,以点带面。督促各有关单位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完成时限,按月督办催促,确保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对各档案工作协作组对基础好的单位予以优先指导,优先审核,培育典型,加以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截至目前,75个市属国有企业均按计划完成了档案保管期限表初稿,我局同步开展了初审工作。
五、创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注入活力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持续发展,在总结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巩固创建成果、提升整体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参照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验收标准,与市民政局、市农委联合制发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相关制度,开展涉农区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互测互评,初步建立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互测互评的长效机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