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中心疗法疗效评估

2014-03-17卢雅王欢苗银宁

科教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

卢雅 王欢 苗银宁

摘 要 患者中心疗法(CCT)由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倡导创立。这种疗法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创造适宜的气氛和环境,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本文将在文献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CCT的疗效进行评估。

关键词 CCT 疗效评估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Patient-centered Therapy Efficacy Assessment

LU Ya, WANG Huan, MIAO Yinn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Patient-centered therapy (CCT) was creat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Humanism psychologist Carl o Rogers. This therapy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the entire treatment process of creating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atmosphere and the patient to alleviate the patient's anxiety.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document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CCT.

Key words CCT; efficacy assessment; psychology

1 CCT综述

1.1 基本理论、技术与实质

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缩写为CCT)被人们称为心理疗法的革命——从技术性的治疗转到注重人际关系。在《老子》的“无为”思想、现象学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罗杰斯发展出CCT的基本理论,包括人性观、“经验”和“自我概念”等理论。CCT的主要咨询技术包括共情、真诚和无条件积极关注。CCT认为,心理失调的原因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治疗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郭念峰,2005)。

2 疗效评估

2.1 元分析

Smith & Glass(1977)对近400份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有关CCT的60个研究的平均效应值为.63。Gibbard & Hanley(2008)发现5年里接受CCT的697个案例的效应值为1.24。而3年内等待治疗的382个案例效应值为0.24。结果表明,CCT对日常中的一般心理问题有效,如焦虑、抑郁。

2.2 实验研究

Elizabeth(1983)将30个自愿参加咨询的毕业生按性别随机分到精神分析疗法组和CCT组,四组中各有一个男咨询师和一个女咨询师。利用周末时间对被试进行42h的咨询。采用的量表有Speilberger状态焦虑量表(首次咨询结束时使用)、个人倾向量表(POI,测量前、中和一个月后的自我实现)。对19个完成咨询的被试结果分析,发现CCT比精神分析疗法在POI上的得分高,且一直维持。

李金娜等(2008)探讨了CCT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他们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干预前后用SCL-90和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估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行为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SCL-90量表各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结果表明CCT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健康行为。

2.3 准实验研究

Barkham, Mellor-Clark, & Connell(2008)分别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CT和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对5613名患者,使用Clinical Outcomes in Routine Evaluation Outcome Measure(CORE-OM)评估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的效应值为1.39,不同疗法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Gallagher(1953a)考察了显性焦虑水平是否会随着CCT的应用而变化,被试为1940-1950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咨询中心来求助的42名学生,对他们进行了5~6次的CCT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焦虑水平差异显著(p<.01)。随着CCT的使用治疗后焦虑水平降低了。

Truax(1970)考察了共情、真诚对3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所有被试在九年前住院进行治疗,且已出院。实验将被试分为治疗组(CCT,16名)和控制组(16名)。结果表明,两组之间的整体均数并没有差异。

Borkovec et al. (1987)分析了认知疗法与CCT的差异,30个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志愿者参与了研究,16个被试接受认知疗法,14个被试接受CCT,两组同时辅以肌肉放松训练,结果表明认知疗法组焦虑水平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CCT组。

Ward & Hogan(2009)评估患者中心电话咨询对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Myalgic Encephalopathy, ME)患者的效果。14名被试,对每名被试给予为期8个阶段的电话咨询。咨询前后给予被试核心测量,并在等待治疗期间进行疗效的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咨询高度有效。

2.4 个案研究

Dupont, Landsman, & Valentine(1953)用个案研究探讨了CCT对语言迟缓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治疗后该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增强了,语言可懂度也增加了。

Murphy(2009)考察了CCT对一名曾经历严重和持续的儿童虐待患者的作用,数据来自患者中心治疗160次治疗记录,结果表明,CCT的使用与创伤后悲痛的减少相关。另外,患者在一小部分非虐待关系的发展中显示出成长,并且改善了他的生活品质。因此,CCT对有严重的儿童期虐待经历的青少年有调节作用。

Stephen, Elliott, & Macleod(2011)应用标准HSCED(解释学的单个功效设计)对一个患有社交焦虑的案例在接受CCT后,分析了治疗前后患者的变化。结果表明,患者有着相当大的变化,但非实质性的,咨询对患者的改变起着很大的作用。PCT对社会焦虑患者有着重要的疗效。

2.5 文献综述

Stanley(1954)发现患者对咨询师和CCT治疗过程的知觉和态度影响着治疗的效果。Stephen & Joseph(2004)指出,CCT对有创伤经历的人有效,他们积极去寻找生命的新意义,以及感到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很多。Ward et al. (2000)指出CCT和认知行为疗法一样有效。Roth and Fonagy(2005) 指出CCT可能更加有效。Stiles et al. (2006) 比较了认知行为疗法、CCT和精神分析疗法,发现各方法是等效的。

3 总结

患者中心更加强调治疗师的素质而不是治疗方法。CCT的起点并非讨论患者的行为,而是以患者想讨论什么为起点。研究证明,CCT的核心条件是有效咨询的必要条件,但不仅限于CCT。CCT对焦虑、抑郁等症状的疗效较好,但CCT的使用及疗效是非常受争议的。 CCT一般需要与其他疗法相结合使用。CCT并不适合用严格的经验主义的手段来评估其疗效。最突出的原因可能是CCT及其人本主义根基与经验主义的实证主义传统是对立的。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李金娜,王蓉,张金惠,郑水利,龙俊宏,曹会芳.CCT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2):2341-2344.

[3] Elizabeth, P. (1983). Comparison of a psychoanalytic and a client-centered group treatment model on measures of anxiety and self-actualiz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3), 425-428.

[4] Gallagher, J. J. (1953a). Manifest anxiety changes concomitant with client-centered 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17:443-446.

[5] Gibbard, I., & Hanley, T. (2008). A five-year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son-centred counselling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in primary care.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8(4):215-222.

[6] Joseph, S.Client-centred therapy,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4.77:101-119.

猜你喜欢

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调解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美国心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