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17李雪菲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热门院校职业

李雪菲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雪菲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申请转专业的趋势日益明显。学校从尊重学生个性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和转专业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就高职院校该如何应对和处理转专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高职院校;转专业;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一、高职院校实行转专业工作的意义

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对专业设置不了解,盲目跟风、听从父母意见、服从调剂等原因,对专业进行了错误选择,这部分学生入学后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引发厌学情绪,进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这使得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学生拥有转专业的权利,体现了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现人才优化配置。同时,高职院校允许学生转专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考定终身”的遗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原先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同时,通过学生转专业可以促使某些相对较弱的院系开展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从而从整体上起到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改进和学风好转的作用,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良性互动[1]。

二、高职院校转专业所带来的影响

(一)导致专业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转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冷门专业转到热门专业,久而久之这就会导致各个专业间的发展出现不协调的局面。而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相比普通高等院校已相对紧张,如果出现冷门专业人数严重流失而热门专业学生爆满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会对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资源造成严重的冲击与浪费[2]。

(二)影响高考公平性

众所周知,往往热门专业在高考录取时分数较高,部分学生的分数达不到其所填志愿并服从分配的话,在录取时便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果入学后随意允许这类学生更改专业,势必会造成高考的不公平性。同时,由低分转入高分专业的学生日后能否适应新专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有待确认。

(三)增加教学管理工作难度

由于转专业需要一系列的申请流程和审批手续,而且这些工作往往穿插在开学初学籍管理部门最忙碌的时间节点,这就加大了学籍管理和电子注册管理的难度。同时在开学时大部分的教学管理工作如课表安排、教师和教室调配、教材到位等都已安排好,而由于转专业会使部分专业班级人数发生变化,有可能致使原先安排好的教室无法容纳新增的学生人数,最后不得不调整课表,重新安排教室和任课老师;有时转专业还会引起如课程替换、课程补修、寝室调换、学费变动等一连串的后续工作,这无形中就造成各个教学管理部门、后勤服务等部门的资源浪费。

(四)加重转专业学生学习和心理压力

成功转专业的学生需要尽快投入并适应新专业的课程学习,比如要填补对新专业所空缺的基本知识背景,补修转入专业所要求掌握的理论和技能课程,还要赶上转入专业所要求的正常的教学进度。除此之外,转专业学生还面临能否重新融入新班级、重新建立各种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这对于部分沟通和适应能力就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心理上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转专业现状分析

针对高职院校转专业现象呈现普遍性的趋势,本文调查了解了近年来温州四所高职院校的转专业情况,并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来转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转专业的特点和专业流向。在2010年,会计专业以绝对优势占申请人数的首位,占31.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位居第二,占14.4%,软件技术和商务英语并列成为第三名热门专业,占5.6%;在2011年,申请转入专业排前三位的专业分别为会计(占45.3%)、计算机应用技术(占10.4%)和人力资源管理(占6.6%);在2012年,会计仍为最热门的转入专业,占25.7%,信用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热门专业,分别占23.7%和10.5%;在2013年,申请转入会计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数相似并占据了申请人数的绝对优势,分别占25.6%和23.2%,电子商务专业排名第三热门专业,占12.2%;在最新2014年的转专业申请中,金融管理与实务成为绝大多数申请中的首选专业,占28%,和会计(占21.3%)和商务英语专业(占8%)一起成为今年转专业前三名热门专业,见表1。而综合近5年转专业申请情况来看,申请转出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眼视光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印刷技术等专业。

表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转专业人数前三位的专业

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转专业数据显示,金融类、财会类和信息技术类专业成为高职学生转专业的首选专业,这说明高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有社会热门趋同性,他们普遍认为学习这些“热门”专业日后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市场综合竞争力较强、工作环境较优越。而像印刷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受到了学生的冷落,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这些专业具有日后工作环境较艰苦、受欢迎程度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就业劣势。

同时,通过对温州其他三所高职院校近几年来转专业情况的调查了解到,财会类、金融类和管理类专业,如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与理财、电子商务、金融管理等,一直稳居各自院校每年转专业的热门位置,而像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也在最近几年开始逐渐受到学生们的热捧,成为转专业时的“香馍馍”。

四、高职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的125名转专业学生申请书上所填写的转专业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有72%的学生因为对原录取专业不感兴趣,而对新专业兴趣浓厚;有12%的学生认为新专业更具就业前景和竞争力而选择转专业;有8%的学生坦言是因为家庭的影响从而萌发转专业的想法;填写身体原因和其他原因的学生各占4%,见表2。

表2 学生转专业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学生填写的转专业理由,可总结分析出具有代表性的高职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如下:

(一)转专业的外因

1.家庭因素

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包办”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家长倾向于筛选出若干个他们认为最具专业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专业供子女选择,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和兴趣。因此,填报的志愿并非出于学生所愿,而更多代表了父母和长辈的意愿和期望。

此外,家庭的经济条件限制也是学生申请转专业的一大因素。对于某些经济条件较困难的家庭来说,支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在高职院校中部分专业如设计类、艺术类、烹饪类、合作办学等专业的特殊性使其学费较高,因此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不得不申请转入收费较低的专业就读。

2.社会因素

自1999年我国高校全面扩招以来,大学的门槛似乎已不像以往那么触不可及,高等教育褪去往日的优越感也无形中和市场联系起来。大批学生涌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意味着,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也将会异常激烈。因此社会对于热门专业的趋同倾向使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加注重一个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就业前景、受欢迎程度、竞争实力等,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热门专业趋之若鹜,而冷门专业门庭冷落的局面。

3.学校因素

许多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设置滞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教学手法等综合教学实力水平都不够高、不够强,不能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原有的期待。另外,部分生源不足的学校为了保证招生率,在做招生宣传时夸大了某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就业前景而误导学生填报志愿,当学生入学后发现本专业和宣传有出入,便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二)转专业的内因

1.兴趣爱好模糊

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本人很难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和本人个性特征,也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相应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在最初选择专业时发生了偏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3]。等学生入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原先填报的专业根本不适合自己,才产生了申请转专业的想法。

2.从众心理或较难适应原班级集体

由于从众心理的趋势,当看到自己的好友或同学纷纷转到某一专业时,为了以后能继续和他们保持密切关系,自己也要申请转入同一专业。或者,由于感到在原班集体缺乏存在感,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难融入其中,在学习和生活上造成不便。因此,多半学生会希望借转到另外一个专业的机会尝试融入新的班级环境。

3.生理缺陷或疾病

有些学生患有先天生理缺陷或疾病无法在原专业继续学习,如有些有色弱的学生就不适合在一些设计类、动漫类的专业学习;有些身高条件明显不够的同学,不适宜在酒店管理类专业学习,像这类学生在入学后也就不得不转到另一合适的专业继续学习。

五、高职院校对处理转专业的应对措施

(一)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做好专业宣传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高职院校想要相对稳定各专业结构和人数,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对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等。学校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会、座谈会、校园参观等宣传方式,全面体现本专业的特色优势、课程设置、师资信息等,帮助学生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本专业的信心,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申请转专业的盲目性[4]。

(二)完善第二专业制度,增加辅修课程

由于转专业名额有限,有部分学生无法成功转入申请专业,学校可建立和完善第二专业制度或增加辅修课程,建议那些不能如愿转专业的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或特长相适应的专业进行学习。同时,学校可以建立“旁听”制度,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听课[5]。例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开设会计、市场营销等辅修专业,学生在完成辅修专业的教学任务后可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这一方面弥补了部分无法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拓展了他们在本专业以外的学习潜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三)建立转专业反馈机制,把握转专业成效

为校验转专业的成效和转专业制度的科学性,各高职院校应建立良好的转专业反馈机制,及时跟踪转专业学各方面的后续情况。首先,学习成绩是衡量转专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可以通过对比转专业学生在新专业中的成绩排名和转专业学生毕业通过率的调查来分析判断转专业的成效。其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是对转专业成效的一个有效反映。高职院校可以跟踪了解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与就职岗位的对口率以及用人单位对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认可度等情况,从这些毕业反馈信息中分析转专业实践的效果[6]。

(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配合心理健康辅导

高职院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公共类课程,指导学生科学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合理、理性的规划。避免出现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预期一片茫然而随意申请转换专业的现象。

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忧郁、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无法融入原专业的班集体而选择转专业。因此,学校应对这类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兴趣、特长,发掘自己的专业学习潜力,学会面对困境、承受压力、释放压力,而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选择转专业来逃避问题。

(五)做好转专业后续工作

对于成功转专业的学生,转专业后如何认定该学生已取得的成绩和学分是转入院系应当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这涉及到转专业学生是否需要重修课程或延迟毕业。同时,转专业的学生可能在转专业前就已在原专业选好课,这就需要教学秘书协助转专业学生完成退掉原专业的所选课程,重新选择新专业的课程等问题,必要时还需转入院系协助完成各项后续工作。

[1]方惠圻,郭宇.高校转专业政策制定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35-36.

[2]刘小莲,刘康.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热”下的“冷”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41-44.

[3]柯琼莺.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7):234-235.

[4]刘超.高校大学生转专业问题探析[J].电大理工,2012(4):57-58.

[5]黄宝宽.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3):57-59.

[6]刘雄,熊辉.当前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8(8):23-24.

(责任编辑:张俊平)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Phenomenon of Changing Majors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aking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for Example

LI Xue-fei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

In recent years,there is an apparent tendenc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apply to change their majors. Higher colleges attempt to put the growth of talent of students at the first place to repect students'personal choices and encourage students'individual development so as to work hard to provide every student with appropriate education and satisfy students of different potentials.This article plac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changing majors and the influences brought by it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with lastly coming up with providing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 how to cope with changing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hanging majors;analysis of reasons;corresponding measures

G718.5

A

1672-0105(2014)04-0032-04

10.3969/j.issn.1672-0105.2014.04.008

2014-11-07

李雪菲(1987—),女,浙江温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籍管理、对外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热门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