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绿色建筑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
——关于推进建筑“四节一环保”的思考
2014-03-16程志毅
程志毅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400014)
把发展绿色建筑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
——关于推进建筑“四节一环保”的思考
Ecological Road with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into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程志毅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400014)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能源、人口增长、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的瓶颈制约,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其中,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载体,在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切实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意义和影响十分重大。
1 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重庆推动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全国建筑领域能源资源消耗现状看。据统计,我国城镇既有建筑已超过200亿m2,每年新增城镇建筑面积18~20亿m2。但在同等气候条件和达到同等舒适度的前提下,我国建筑使用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2~3倍。建筑用钢占全国用钢量的30%,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用水占城市用水的47%。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耗能和碳排放领域,若加上占全社会总能耗16.7%的建材生产能耗,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近50%。
从重庆建筑领域能源资源消耗现状看。重庆地处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城镇建筑约6.3亿m2,每年新增城镇建筑面积约5000万m2,同样面临建筑能源资源消耗高的压力。据统计,2012年比2007年我市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增加30%,年均增长6%;用水量增加35%,年均增长6%;建筑能耗增加超过90%,年均增长14%,高于全市能耗总量和工业耗能增长速度。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我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还相对较低(见图1),建筑能耗刚性增长空间巨大。
图1 全国部分省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现状(2011年)
以实现建筑“四节一环保”为基础,把生态节能和绿色低碳理念体现到城乡规划、建设、运营、监管与更新改造等各个环节,因地制宜地编制并实施绿色、低碳和生态的指标体系,改善城乡用地、用能、用水、用材结构,严格保护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城乡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转变重庆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重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立足现有工作基础,深入分析重庆推动建筑“四节一环保”问题
自2008年来,重庆市城乡建委以我国第二部省级层面建筑节能专门的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为保障,建立了推动建筑“四节一环保”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业发展、实施能力和社会参与五大体系,先后承担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和低碳城市的示范建设任务,用系统工程方法扎实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和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的绿色建筑发展。建成节能建筑2.5亿m2;组织实施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3300余万m2;采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开工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600余万m2;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导社会资金约2亿元组织实施了64个约300万m2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目前重庆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已可形成年节能280万t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40万t的能力,为重庆加快城乡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还面临一定挑战和不足。
从落实五大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看。“十八大”以来,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的目标。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也确定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虽然定位差异明显,但都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而目前重庆五大功能区已建成的绿色建筑占每年新建建筑总量的比例不到5%,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的比例不到2%,且仅局限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从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数量看,重庆32个项目共计453万m2与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等省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约处于全国31个省市的12位(见图2)。因地制宜地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的任务十分艰巨。
图2 全国部分省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2013年)
从控制建筑能源资源需求刚性增长看。据统计分析,城镇人口平均商品用能是农村人口的3.65倍。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预计到2020年重庆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80万人。可以预见,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源、资源消耗总量还将持续刚性上升。
从转变城乡建设领域经济发展方式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与传统建造方式比较,建筑工业化可节水60%,节省木材80%,节省其他材料20%,减少垃圾80%,减少能耗70%。但当前重庆建筑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建筑业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推动建筑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
3 以发展绿色建筑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紧紧抓住重庆推动建筑“四节一环保”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要求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部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发展绿色建筑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17年和2020年末,重庆市建筑领域累计分别形成年节能488万t和754万t标准煤,减排当量CO21110万t和1717万t的能力,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强化对绿色建筑工作的综合统筹。根据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全市建筑绿色化发展规划,明确和分解五大功能区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区域推广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高效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整合城乡建设系统资源,加强引导,统筹推进城乡建设领域走资源整合、功能优化、高效节约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新建建筑要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因地制宜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规模化应用,并结合旧城改造,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着力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城区人居环境品质,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友好的高品质绿色低碳生态新城区。二是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要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其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注重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三是在渝东北生态涵养保护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科学引导农房开展节能绿色试点、示范,推动村镇绿色生态发展,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
完善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从建筑单体、住宅小区、生态城市三个层面,建立建筑从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市场准入标准和制度,明确推动建筑绿色化的具体激励措施,综合运用行政监管和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加快城乡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建筑绿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和超限额加价制度,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重点,启动实施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节能服务市场,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机制。
加快建筑工业化发展。把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建筑设计标准化、建筑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机械化和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切实推动建筑业向现代产业的根本转变。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2014-05-09
程志毅(1963-),男,四川南部人,研究生,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