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科学与人的发展——第五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论文摘要

2014-03-16

科学中国人 2014年1期
关键词:认知科学研究

本刊记者 夏 炎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特邀演讲和特别推荐

大数据的认知科学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大数据的研究已经在认知科学研究中崭露头角,以社交网站,图书、传统博客、短信以及手机App为来源的大数据,为认知科学家研究人类的文化、心态、社会、思维、情感、语言等变化趋势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和方法。但是,大数据给认知科学带来的并非只是数据量的增加与计算方法的先进,它实际上蕴含了整个学科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学科体系的倒转。传统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用样本来通过统计方式代替全体;由集中趋势来代替个体分析;必须在实验室中创设各种非真实情境;必须由研究者根据其个体经验将心理学构念转化为可以操作化的概念并代之以测量。大数据背景的认知科学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因为大数据的认知科学,样本就是总体,个性就是规律,模拟就是现实,刺激就是生活,数据就是行为。对于中国的认知科学,大数据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它不仅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重新思考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及理论体系。创建中国特色的认知科学理论,为世界认知科学的发展做出我们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科学能否解释以感受性为核心特征的现象意识?

——张学新 复旦大学心理系

意识可以区分为功能意识和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前者被认为与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关,可以由物理学和神经科学来解释,而后者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没有功能的主观体验,或称感受性 (Qualia)。如何用科学解释现象意识,构成意识的“难问题”。按照还原论,意识是脑的功能,是复杂物理系统活动的产物,现象意识最终可以还原到神经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局限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存在极限,可能永远无法回答脑的活动怎样导致现象意识这个问题。本文指出当前的物理学理论是基于一小组基本概念构建的,如质量、空间、时间等,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依赖于对相关感受性的意识体验,比如对大小、位置和运动的知觉。作为物理学理论的核心,这些感受性构成了从功能上表述其它非核心感受性的基本词汇:颜色被表述为波长的变化,声音被表述为原子的振动。核心感受性的选择不是唯一的。想象一个有智慧的蝙蝠群体,其听觉感知能力远远优于视觉,它们完全有可能构建一个蝙蝠物理学,以回声的声音感受性如响度、频率等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基元。用科学去解释现象意识,本质上是用一些感受性去解释其它感受性。由于不同的感受性不可通约(如红色是没有长度的),这样的解释必然是循环论证,存在根本性的逻辑困难。

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蔡曙山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不仅人类具有学习和认知的能力,动物和机器也具有学习和认知的能力。因此,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能够从语言、记忆、思维和创造性四个维度来识别。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而语言知识又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学思维活动课程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创新素质是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维倾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然而,以往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缺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核心素质活动课程短缺,所以我们开发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学思维活动课程。自从2001年以来,300多所实验学校的20多万学生参加了实验,本报告介绍了学思维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设计、教学原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及其12年来的教学实验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学业成绩、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创造性倾向、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结果表明:学思维活动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的LTD介导大麻素对记忆的损伤作用——韩静 刘志强 任维 张遐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大麻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大麻素对记忆的损伤作用早有报道,但其神经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们以大麻素受体CB1R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为模型,发现外源性大麻素通过激活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而不是神经元)表面的CB1R,进而诱导锥体神经元长时程抑制(LTD),导致空间工作记忆的损伤,具体为:1)在体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记录(f EPSP)表明,合成大麻素HU210可以在体诱导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谷氨酸传入突触产生LTD。2)选择性敲除海马的谷氨酸能或GABA能神经元表达的CB1R,均不能阻断大麻素诱导的LTD;相反,特异性地敲除海马CA3-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CB1R,LTD则被彻底阻断,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表面的CB1R参与了大麻素在海马CA3-CA1区诱导的LTD。3)电生理研究发现,大麻素在海马CA1区诱导产生的LTD依赖于NMDA受体NR2B亚基的激活和AMPA受体的内吞作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阻断上述过程可以显著缓解HU210对空间工作记忆的损伤,提示HU210对空间工作记忆的损伤依赖于其在海马CA1区诱发的LTD。本研究揭示了大麻素损伤工作记忆的新机制,为全面认识神经胶质细胞在学习记忆等大脑高级功能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第二部分:生理学、心理学

创造力基因组学研究

——衣新发 王小娟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意识的起源是人类未解之谜,而创造力的产生及表达机制更是谜中之谜。为了解开谜题,各国创造力的研究者如高尔顿(F.Gal t on)、弗洛伊德(S.Fr e u d)、维特海默(M.Wer t h eimer)(维特海默,1987)、Campbell(1960)和Simonton(2012)等都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事实上,每一次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带来了人们对创造力的深入理解。在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基因组学的相关知识和系列研究方法显示出较强的交叉学科张力,其与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即是认知/行为基因组学。在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背景下,自2005年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九项有关创造力基因组学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多巴胺、5-羟色胺递质系统中的有关基因,与精神疾病高度相关的基因neuregulin 1的多态性和精氨酸后叶加压素受体多态(AVPR1A)等与被试的一般创造力和舞蹈、音乐创造力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创造力基因组学可能是解开人类创造力起源之谜的新机会。

早期社会经验对成年期棕色田鼠行为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邰发道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发育早期由于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动物的行为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社会经历对动物成年后的社会行为包括双亲行为的形成,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幼体发育的早期阶段,亲本舔舐和修饰行为的增加会影响动物的社会识别、繁殖行为、亲本行为及配偶关系等多种社会行为,助亲和被助亲者照顾的经历是早期发育阶段的重要的社会经历,研究还发现催产素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以我国广泛分布的社会性单配制啮齿类动物棕色田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系列不同早期社会经历的干预实验,包括早期父本、母本隔离,群养或单养,改变断奶时长等。利用行为学检测手段,观测不同早期干预条件下成年期棕色田鼠的情绪和社会行为的变化,包括焦虑水平、探究性行为、运动性、亲本的育幼行为以及同性或异性社会互作行为等,反映出后代在焦虑、抑郁、攻击性、配偶偏好、照顾后代和社交能力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双亲接触时间的延长和被助亲者同胞照顾的经历都具有增加动物社会性的作用。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早期干预过程中催产素等激素的表达变化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情况,发现早期的干预行为可以改变内源性催产素的分泌,并影响多巴胺在脑内的合成及释放。说明早期的社会经验如与双亲的接触时间延长或被同胞照顾可以促进内源性激素的分泌,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生理生化过程,最终对个体行为产生长期持续的效应,以上研究对进一步探讨早期教育及社会经验引起的学习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拔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来自横向对比的证据

——涂翠平 樊富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Rhodes(1961、1987)提出创造力研究的4P框架:创造性个人(person)、创造性过程(process)、创造环境中的压力(press)和创造性产品(product)。其中人格属于创造性个人范畴。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我国教育界关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热烈回应,全国多所重点院校加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拔尖学生的培养上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本研究以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实验班92名大一至大四学生和非实验班(来自心理公共选修课)的20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WCS),考察了实验班大学生人格在性别、年级、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并将实验班与非实验大学生以及国内2个大学生常模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如下:(1)实验班学生的乐群性有随年级增高而增高趋势且差异边缘显著,稳定性有随年级增高而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幻想性有随年级增高而下降趋势且差异边缘显著;(2)实验班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创造性倾向有随年级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创造性倾向和挑战性上年级差异显著;这种年级差异在非实验班并未发现;(3)民主型家庭在有恒性、实验性、心理健康、专业有成就上得分最高,权威型家庭在有恒性、幻想性、实验性上得分最低;放任型家庭在幻想性上得分最高;创造性倾向和各维度上从高到低依次是:民主型、放任型、权威型;(4)与非实验班相比,实验班学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忧虑性、焦虑性上相对低;在稳定性、有恒性、独立性、安详机警、果断、心理健康、专业而有成就、创造力、成长能力9个因素上相对高;与2个大学生常模和非实验班对比均一致性结果是,实验班学生乐群性、敏感性、忧虑性低,稳定性、有恒性、独立性高。结合Mar sh的“大雨小池塘效应”和Bandura的“榜样学习效应”对实验班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和实践干预提供参考。

空间背景扩展对9点连线问题解决的促进效应

——王墨耘 卢双双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9点连线问题(Maier,1930)是一个经典的思维定势阻碍问题解决的例子。在此问题中,呈现给被试的是三行三列等距排列的9个黑色圆点,要求被试用四条直线将9个黑点连起来,中间不能抬笔,也不能折回(Maier,1930)。一般被试由于所画直线局限于九点图内,从而导致差的解题成绩。

作者通过分析先前9点连线问题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作者猜想9点连线问题解决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在空白背景条件下,刺激范围决定了被试解题的知觉范围局限于九点图内,这种知觉范围局限导致其画线思维也局限于九点图内。基于此种原因猜想,作者假设通过设置超出九点图的空间背景扩展条件可以扩大被试的知觉范围,进而扩大画线思维范围,从而提高解题成绩。作者实验考察比较了五种不同的空间背景条件(直网格背景1、斜网格线背景、直网格背景2和灰色圆形背景)下大学生被试对9点问题的解决成绩。结果发现,相对于空白背景条件,其余四种空间背景扩展条件下被试的成绩明显提高;并且在不能解决9点问题的被试中,大多数被试所画直线没有超出9个点所组成的矩形范围。实验结果支持上述猜想和假设。这说明,在这类问题解决中,被试的知觉定势导致其解题思维定势,解题思维受知觉限制,要改善解题思维成绩就要设法打破知觉限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创伤后成长

——陈伊莎 孙时进 陶艺冬 复旦大学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学院

“任何不能将我毁灭的东西都会使我变得更强。”尽管尼采受到精神分裂症的折磨,但这句名言却一语道破创伤后成长现象。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目前主要的理论模型有创伤后成长模型、两面神模型和创伤后行为成长模型。测量工具以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最为普遍。积极认知、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情绪、积极组织以及人口学、社会文化等因素与创伤后成长有关。深入探讨创伤后成长的本质以及将理论模型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模拟火灾和真实火灾情境下迷宫学习记忆对小鼠逃生决策的影响

——李 虹 高 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探讨并比较迷宫学习和记忆对模拟火灾和真实火灾情境下小鼠逃生决策的影响。研究包括1个预备训练和3个主实验。预备训练旨在建立和测定小鼠学习和记忆迷宫路线及出口的基线水平。3个主实验均采用3(情境:模拟火灾,真实火灾,普通环境)x2(记忆:遗忘前和遗忘后)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均为逃生决策。将完成迷宫学习后的24只成年小鼠随机分为A(普通环境)、B(模拟火灾)和C (真实火灾)三组,通过观测遗忘前后小鼠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逃生时间和逃生出口来评估小鼠的逃生判断和决策,进而评估先前的迷宫学习和记忆对小鼠逃生判断和决策的影响。主要结果:(1)模拟火灾情境下小鼠的逃生时间明显。长于记忆基线参考值;真实火灾情境下小鼠的逃生时间与记忆基线参考值没有明显差异;(2)模拟火灾情境下小鼠倾向于选择紧急/陌生出口逃生;真实火灾情境下小鼠倾向于选择熟悉出口逃生;(3)在烟雾干扰条件下,模拟火灾组倾向于选择无烟雾但紧急/陌生出口逃生;真实火灾组倾向于选择有烟雾但熟悉出口逃生;(4)在其他小鼠干扰条件下,模拟火灾组倾向于选择紧急/陌生出口逃生,真实火灾组倾向于选择熟悉出口逃生。两组均无明显从众行为。结论:模拟火灾和真实火灾情境下的逃生判断和决策存在很大差异:模拟火灾组倾向于分析性逃生决策,真实火灾组倾向于直觉性逃生决策;真实火灾情境下的躯体痛苦在唤起内隐记忆中的作用比情绪更明显。

基于论述心理学核心原则的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初探——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王雨晴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于认知科学的论述心理学强调:(1)论述具有建构性,信息在沟通双方设置的具体情境中,在谈论的过程中,彼此建构了知识特有的本质,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2)论述具有功能性,是成就社会行动的一种社会实践,而这是基于网络技术的网上公开课所无法实现的一种功能;(3)论述由论述资源和实践组成;(4)论述在谈话中达到建构认同。本研究以论述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将课堂看作教师和学生进行叙事和对话的特殊场所,通过“桌签”应用、“学生讲课”和“小组讨论”“课堂反思”系列活动,对大学二年级师范生在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情境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课堂干预之后,通过问卷调查了干预组(217名)和控制组(157名)共374名被试在学习情感、学习认知、学习行为和自我评价四个方面的变化,并收集了所有被试教育心理学的期末统考成绩。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经过特殊干预后,在学习情感、学习认知、学习行为、自我评价和学业成绩上均显著高于未经过干预的被试。课堂改革的实践表明,这种叙事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机能和核心控制机能,加强了学生主动进行叙事的实践和建构,提高了学习效果。

不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身心健康的不同影响:工作倦怠的完全中介作用——以电话客服人员为例

——孙时进 邓士昌 高 隽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已有研究表明,在情绪调节中,个体采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种类对其身心健康有不同影响,适应性策略(积极重新评价、换个角度思考等)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而非适应性策略(灾难化、沉浸等)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在工作环境中,个体的工作倦怠对其身心健康有十分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个体采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种类同样对其工作倦怠影响强烈。因此,在工作环境中,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工作倦怠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综合影响十分必要。以570名电话客服人员为被试,以中文版的CERQ-Short、MBI和GHQ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结果发现:①适应性调节策略和身心健康有负性相关,非适应性调节策略对身心健康有正性相关;②适应性调节策略对工作倦怠有负性影响,非适应性调节策略对工作倦怠有正性影响;③适应性调节策略对身心健康的直接影响不显著,非适应性调节策略对身心健康的直接影响也很弱,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工作倦怠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The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change in vocal and facial expressio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studies

——Xuhai Chen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haanxi Province, School of Psycholog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Despite the fact that human beings are born with competence to process emotional change in vocal and facial expressions efficiently, the underlying neural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Since it is adaptively important to detect emotional change in communication, it is highly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change. In this talk, we will report studies dealing this topic in our lab. We collected EEG data while the participant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detecting emotional change in emotional prosodies or facial expressions, which were created by cross-splicing two types of emotional prosodies or facial expressions. And the EEG data were analyzed in both time and time-frequency domain. We found that vocal emotion change was associated w ith N2/P3 complex, modulated by emotional salience and task demands (Study 1); and theta and beta band power change and ITC increase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neurophysiological source of vocal emotion perception (Study 2); sound intensity quantitatively contributed to vocal emotional change perception by modulation emotional significance (Study 3); vocal and facial emotion chang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integrated into a coherent precept, indicated by the supradditivity of both ERP and ERO data (Study 4). These finding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emotion perception by introducing emotion change and multisensory integration. Practically,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daily communication.

视频游戏的暴力性和竞争性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薛小迪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视频游戏是否引起攻击性的增加,一直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根据一般攻击模型,已有研究证明暴力视频游戏提高游戏者的攻击认知和情感,增加游戏者的攻击行为。但以往研究存在自变量混淆、因变量测量方式不当的问题。本研究改善上述缺陷,利用预备实验得到的四款游戏,以性别、游戏的暴力性特征、游戏的竞争性特征作为自变量,采取2×2×2的实验设计,让被试随机玩耍一款游戏,时间为15分钟,游戏结束后,用辣椒酱范式测量被试的攻击行为,结果如下:

1.暴力性视频游戏比非暴力游戏能引起更多的攻击行为。

2.高竞争性视频游戏比低竞争性视频游戏能引起更多的攻击行为。

3.视频游戏对不同性别玩家的攻击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4.对于高竞争性视频游戏来说,暴力型视频游戏比非暴力视频游戏引起更多的攻击行为;对于低竞争性视频游戏来说,游戏的暴力性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认知科学与心理主义的回归

——霍涌泉 吴晶 柳强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9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主战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水准的主要指标之一,更是现代心理学科发展的理论支撑。随着当前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迫切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资助认知科学的基础性学术研究,从而将心理学的研究也带进了“更深、更新的对认知活动的重视阶段”。然而,在二战以前有关“认知”和“心理”问题的研究曾经长期被视为是“心灵主义”的论域,现代哲学与逻辑学界曾经爆发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心理主义浪潮,导致心理学一度时期在现代哲学和逻辑学研究中失去了应有的重要位置。当前认知科学的发展及兴盛又使心理主义的合理性和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在哲学、逻辑学等学科领域出现了复苏与回归。回顾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论战的经验教训,总结当今认知科学引领下的心理主义回归这一新的发展轨迹,不仅能够重新评估心理主义在各学科中的普遍价值意义,而且可以为认知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提供理论上的约束和支撑。这是对心理主义抱有持续动力的前提。

Concreteness of Positive Words Contributions to Affective Prim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Zhao Yao, Zhenhong W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While previous stud ies have examined the ways in which valence and arousal of words contributes to affective priming, no study to date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word concreteness as another attribute in affective priming. In the present ERP study, we used positive-concrete words and positiveabstract words as primes in a lexical decision-priming paradigm, and explored w hether and how the concreteness of positive words influences affective priming. Behavioral results show ed that participants responded faster to affectively congruent-abstract trials than to incongruent-abstract trials, but the response times of congruent-concrete trials were no different from incongruentconcrete trials. ERP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PC (late positive component) effect of affective incongruence was observed only in positive-abstract primes, but there was no N400 difference in either positive-concrete primes or in positiveabstract primes. That is, only in LPC was affective priming modulated by word concretenes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ncreteness of positive words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affective priming and that this influence occurs in the LPC (late positive component) time window (associated with emotion code) and not in the N400 (associated with semantic processing).

第三部分:神经科学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面孔加工的认知机制

——段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注意瞬脱(AB)是近年来注意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采用改进的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RSVP),通过两个系列研究,分别考察了同一加工通道下,表情和熟悉性影响注意瞬脱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每个刺激流由13个分心刺激和2个目标刺激构成,每个刺激呈现时间均为100ms。T2和T1之间有2种时间间隔(Lag2和Lag6)。实验结果表明,ERP成分受面孔情绪效价的调节,愤怒表情比高兴和中性表情诱发了更大的N1、P2和P3波幅。但早期成分未反映出对熟悉性面孔加工的注意偏向。晚期成分中的P3能够把熟悉性面孔和不熟悉面孔区分开来。进一步说明,从注意瞬脱的时间进程上来说,在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脑在知觉早期阶段就能够实现愤怒表情和其它表情的加工分离,而对熟悉性面孔的加工分离则出现在晚期的认知评估阶段。

吗啡慢性作用对伏隔核中型棘突神经元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吴小波 师梅梅 任 维 刘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物质依赖是依赖物质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为的是体验它的精神效应(欣快感)、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感。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催眠和镇痛药物,但反复使用容易导致药物成瘾和滥用,尤其是吗啡和其衍生物海洛因。近年来,大量证据都表明,中脑皮质边缘多巴胺系统神经环路的适应性变化是奖赏效应和药物成瘾产生的心理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这种经验或药物导致相关环路的神经适应性改变在细胞和分子机制上几乎都涉及神经可塑性(包括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兴奋性可塑性)变化。伏隔核(NAc)是该系统中参与控制奖赏效应以及药物成瘾相关的动机和情感活动表达的中继站。其中,90-95%的神经元都是GABA能的中型棘突神经元(MSN),它主要接受来自于前额叶皮层,杏仁核,海马等前脑的兴奋性谷氨酸能传入,以及来自于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能传入。NAc区MSN内在兴奋性和谷氨酸能传入突触的适应性变化,在药物成瘾相关行为的形成、维持及表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场电位记录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吗啡反复使用后(每天两次,持续5天),急性戒断(停药12小时后)和慢性戒断(停药10天后)对NAc壳区MSN内在兴奋性和谷氨酸能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吗啡慢性戒断后NAc壳区MSN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增强,而急性戒断后对MSN突触传递强度无明显影响;吗啡慢性戒断通过下调突触前II类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2/3的功能,引起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多,同时通过突触后含NR2B亚单位的NMDA受体增强突触后反应。另一方面,吗啡依赖从内在兴奋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同类型神经元,即选择性增强I型MSN的适应性,增强II型MSN的兴奋性,超极化激活的钾离子通道功能下调是MSN内在兴奋性改变的原因之一。

实验室任务夸大了阅读大脑神经回路的跨语言特异性

——杨剑峰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不同书写系统具有跨语言的差异,阅读时大脑是否具有跨语言一般的功能结构是研究者长期争论的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阅读理论、教育策略以及阅读障碍的矫治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阅读神经回路的跨语言差异,本研究分别收集了汉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在完成词汇判断和自然故事阅读任务下的大脑激活。结果发现了前人研究中汉字特异性激活脑区,在词汇判断任务中表现出显著的汉语和英语加工的差异,然而,这些脑区激活的跨语言差异在自然故事阅读任务中消失,表现出语言和加工任务的交互作用。据此,我们认为书写系统的差异体现为完成元语言学任务时所涉及的加工策略差异,而不是认知和神经机制上的差异。该结论对于理解阅读及其障碍的跨语言差异具有重要意义,表明跨语言阅读可能涉及相同的大脑神经回路,跨语言差异是脑区激活量,而不是质的差异。

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的神经机制 ——神经递质失调与神经可塑性

——安书成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近年来应激假说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应激对HPA轴的启动与调控、HPA轴激活与前额叶、海马、杏仁核等情绪行为高度相关的脑区突触可塑性的关系及其机制仍然不清楚。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脑内定点微量注射给药,药理学研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进行蛋白定性与定量分析;HPLC法、ELISA分析脑组织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在体电生理方法检测神经元与突触功能及行为学方法的研究方法,达到从单胺类递质与谷氨酸能突触的相互调节及其与神经元可塑性的关系对应激性抑郁发生提出新的解释,揭示递质受体失调与神经可塑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对应激导致抑郁发生的机理提出新的理论认识,为研究抑郁症防治对策提供新的思路的研究目的,得出结论应激性抑郁发生,单胺类递质及受体失调是一个基本问题,谷氨酸及其NMDAR/AMPAR失调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了递质量的变化,受体数量、受体亚基重建、相互作用。Glu过量释放,NMDAR过度激活是一个核心问题。胶质细胞在Glu及其NMDAR/AMPAR调节可能具有重要作用5-HT/DA影响Glu及其NMDAR/AMPAR,Glu及其NMDAR/AMPAR过度激活减少NPY表达,促进SP表达神经肽,尤其是NPY、Kalirin-7能抑制iNOSKalirin-7可能在应激引起神经递质失调,导致神经元可塑性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第四部分:信息科学

耦合不连续映射系统中的同步斑图

——王新刚 杨科利 任维 屈世显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最近在耦合不连续映射系统中所观测到的几个新的同步动力学现象,包括同步集团的竞争,斑图的呼吸现象,以及同步斑图的初值敏感性。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将上述现象归结于不连续映射系统所特有的连续吸引域分布,并给出了产生各种现象的必要条件。此外,利用该系统中斑图的动力学敏感性,我们分别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能够有效影响和控制斑图的方法,并得到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最后,我们将研究发现进行了推广,分别在不同映射周期、不同振子模型,甚至复杂网络中观测到了同步斑图的上述现象。鉴于不连续映射系统在神经元放电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希望上述理论发现对于大脑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动力学机制的揭示能够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基于信息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科学认知:势科学暨信息动力学视角

——李德昌 西安交通大学

一、时代困惑·学习风险·应对战略

二、信息概念及其认知意义

三、势与信息

四、信息与力

五、信息与能量

六、信息量与信息势

七、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八、认知过程中的编码与抽象

九、认知过程中的理性与感性

十、认知过程中的人才素质及其形成机制

十一、信息作用中的创新过程与教育创新

十二、信息作用机制与对称化教育战略

十三、信息作用机制与集约型教育的可操作性

十四、势→信息→对称→群—和谐

十五、信息化社会的竞争素质与素质和谐的理论模型

十六、认知过程中的科学与艺术

第五部分:语言和文化

语言与认知的空间性及其时间拓展 ——从认知语言学到神经语言学的转向

——齐振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人们对于空间的认知应始于格式塔心理学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特定的知觉范围内,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分明,凸显为图形;而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则不那么明显,呈现为背景。Talmy率先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Langacker使用“射体”与“界标”术语来表达与Talmy相同的意义,Levinson把空间表征参照系分为内在、相对和绝对三种,推动了语言与认知空间研究的进程。本论文试图运用图形-背景理论、空间参照三分说,阐释时间认知的空间表征,拓展空间域向时间域投射的研究视野。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he Construct of Creative Personality in

Adolescents

——Li Xiying, Jiliang Shen, David Yun Dai, Heinz Neber, Ikuma Joji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inc e the 1950s, research on creative personality highlights three them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creative people, the construct of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c reative personality. However, that literature reveals little cross-cultural research, particularly comparing Asian and Western samples. We conducted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dolescent creative personality using the recently-developed Chinese Adolescents’ Creat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 (CACPI), based on a threefactor (external, internal, self) latent variable model of creative personality, with 1416 adolescents (717 Chinese, 159 Japanese, 234 American, 306 Germa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three-factor model gave acceptable fits for adolescents from all four countries, suggesting the model has a reasonable degree of cultural universality. ANOVA results on factor scores, however, indicated some differences among nationalities.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collective vs. individualistic cultural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personality.

A sustained anterior positivity related to the complexity of argument structure: An ERP evidence from the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applied-object structures

——Changyin Zhou, Chen Bai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enter for Language and Cognition,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enter for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Verb-argument re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of syntaxsemantics interaction in sentence processing. Previous ERP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studies in this field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relation betw een the verb and its core arguments.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ERP pattern of Chinese applied object structures (AOSs),in w hic h a p erip heral argument is promoted to occupy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object,as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 object struc tures (POSs). The ERP data w ere collected w hen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perform acceptability judgments about Chinese phrases. Our result show s that,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number-ofargument violations, Chinese AOSs show a bilaterally distributed N400 effect. But different from all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verb-argument relations, AOSs in our study also demonstrate a sustained anterior positivity (SAP). This SAP, w hich is the first report in the relevant studies, ref lec ts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well-formedness checking 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ntactic computation i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OSs.

第六部分:哲学及其他

认知神经科学的自我研究

——刘高岑 洛阳师范学院政管学院

最近10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深入,随着哲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的深层交融,以及各种心脑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自我问题再次成为西方各相关领域着力研究的核心问题。认知神经科学是当代研究自我问题并取得诸多重要成就的学科之一。认知神经科学家巴尔斯(Bernard J. Baars)和盖奇(Nicole M. Gage)曾指出:“讨论过去十年的认知神经科学,使用‘非凡的’、‘革命的’之类语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革命性发展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以前被回避的一些论题,诸如意识经验、无意识过程、心理意象、自愿控制、直觉、情绪、乃至自我,现在都被确定了似乎合理的脑中的关联物。”

认知神经科学从“神经是一切的基础”为出发点来探索认知和自我问题。所以,它首先从生物学层面来追溯自我的其生物学起源,认为自我是从类似于细菌对异体物质的辨识之类的现象起源的,是在生命体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种生物性现象。按照认知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A. R. Damasio)的说法:“从生物学上讲,我们称之为自我的这一部分心灵建立在一系列无意识的神经模式基础之上,这些神经模式代表我们称为身体本身的有机体的一部分。”沿着这样的探索进路,达马西奥开展了深入研究,并系统地提出了一种“原始自我——意识——核心自我——自传式自我”的自我理论。所谓原始自我就是生命体一系列相互联系和暂时一致的神经模式,人意识不到这种层次的自我。意识则是对有机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部建构和展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灵的那些性能(诸如表征、记忆等等),自我感在意识之上产生。所谓核心自我就是通过对表征本身再进行表征而形成的(达马西奥称之为二级表征),核心自我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可以意识到的自我。自传式自我则以自传式记忆为基础,由包含许多实例的内隐记忆构成,并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增长。自传式自我类似于社会建构论所说的那种叙述性自我。

据达马西奥的研究:特定的无意识神经活动模式是自我得以产生的基础,人们通常称之为自我的那种精神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特定的表征方式(二级表征)。特定的神经模式是我们称为身体的那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而在神经活动模式和一级表征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二级表征,则既是对特定神经活动模式和一级表征的升华,也是最终产生令人难以琢磨的自我感的开端。所以,自我并不是神秘的东西,也不是虚无飘渺的灵魂物质,而是可以在整个脑装置中被发现的。需要指出的是,认知神经科学的这种研究并不是还原性质的研究,也不是把自我还原为神经活动,而是探索神经、认知和意识的非还原性统一这种新的进路。

论B. Libet的意识理论

——李恒威 浙江大学哲学系

里贝特是人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实验研究领域的一个先驱性神经科学家。一个完整的意识研究必须兼具广义现象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层次。里贝特的意识研究工作包括:(1)意识研究的认识论;(2)对意识现象本性的界定;(3)意识的时间机制;(4)自由意志;(5)意识“难问题”的解决。就当代意识研究的完整性而言,里贝特的意识研究独树一帜,尤其在实证性和预测性上。里贝特在意识时间因素的实验发现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意识的指控理论,并阐发了时控因素对人类心智功能的广泛影响。部分基于意识的时控因素,里贝特对自由的自愿行动的序列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对实验结果解释后,他提出:自由的自愿行动是无意识启动的,但却可能遭到有意识否决。里贝特为解决意识体验的统一性和因果作用构想了有意识的心智场(Conscious Mental Field,CMF),但CMF实验检验不可能获得肯定结果,因为在CMF的界定中存在一个先验矛盾。这个矛盾是科学物质论与二元论混合的产物。

展望合作学习研究的新趋向

——刘伟萍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回顾以往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对合作学习的关注点在经历着不断地演化,由最初对其积极功能的关注,到对其结构及其结构设计、合作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主客体的不断变化、时空系统的动态、学科交叉,直至演化到综合各个相关学科的优势,围绕合作学习这一主题将要出现一个新的学科的趋势。

猜你喜欢

认知科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语言变异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让认知科学降落凡间
让认知科学降落凡间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