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

2014-03-15孟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文化产业经济

孟杰

人文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

孟杰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使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出现一体化的趋势,文化的作用凸显,各国产品和经济交流无不打上文化的印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依赖逐渐增强,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灵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人文精神;文化产业;驱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日益凸显,随着文化对政治、经济的渗透力增强,影响力扩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引起各国的重视。各国产品和经济交流无不打上文化的印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依赖逐渐增强,文化实力也与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灵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资源。

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与融合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类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这表现出马克思对生产力两个方面的区别把握,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二者的联系,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有其独特性,是思想、意识、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鲜明的物质特性,它是通过实践主体的创造,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精神方面的产品需要物质作为载体,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舞蹈,都需要物质媒介来承载其精神内涵。

马克思关于物质和精神生产力的论述,被社会发展的实际所证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文化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呈现出了一体化的趋势,使文化具有了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

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包含两个方面,即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指文化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借助经济手段,使文化具有经济力,并出现一个新的产业,即文化产业;经济的文化化指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精神、心理、科技、信息等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打上文化的烙印,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是靠的自然力,工业经济时代靠的是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成为主导力量。文化经济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非常发达,他们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用高科技手段发展文化,以文化为先锋打开世界市场。美国的经济实力全球第一,文化产业功不可没,并借助文化产业输出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将世界纳入美国经济发展体系,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发达国家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比重占GDP的比重都超过第一、二产业。美国早在1948年,第三产业比重就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之和,达到了53.96%,在随后的52年间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到2000年达到了74.45%。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在2013年才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特征,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作用的科学判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提并论,文化不再是从属地位,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打下思想基础。

二、文化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资源

1.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因

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受到人的价值观的支配,所以人的思想观念、传统习俗、社会心理等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效果,甚至影响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观念的提出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由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既需要法律、制度、规范等有形的力量,也需要诚信、道德、伦理等无形力量,随着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

2.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动力

我们所谈到的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是指精神财富,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物质之外的可以被传承的科学技术、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风俗习惯、制度规范等。由此可见,文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动力,一方面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3.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法制的强制力和道德的约束力缺一不可,道德与法制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而道德与法制是以文化为价值导向的。近些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改变重物质、轻人文的社会环境,发挥文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作用,用积极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文化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得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引导和支撑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生产经营管理、品牌的设计与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制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无不打上文化的印记和当地民俗习惯、心理及人文精神的述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现代的市场经济就是文化经济,没有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制度、经济伦理、经济规范就确立不了,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到战略高度,提升产业的文化内涵,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使文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以现代人文精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1.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构建现代人文精神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适应自身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灵魂,也就有了不同的内涵和追求。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提出是对应的自然的“天文”,对立物是自然界,而西方提出人文思想的是对应的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它的对立物是基督教的神权。由于对立物的不同,东西方人文精神内涵是有区别的。西方人文精神更侧重在“人”,强调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对抗神权;中国的人文精神更侧重“文”,强调的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思想是我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要继承和发扬“和”思想,结合新时代的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现代人文精神。

2.以现代人文精神重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带来了经济格局、秩序、话语权的的变动和调整,各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断交锋,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引起各国政府重视,并以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谁能占据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现代人文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和标志,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文化元素,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引领,发挥文化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从而提高综合国力。

3.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朝阳产业,具有依赖智力资源的明显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提高文化产业的感染力、传播力和竞争力,离不开具有丰富知识和创意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一种非物质产业,传统产业结构的演化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对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产业结构的演化已经转变为技术和文化融合趋势。

因此,大学生在未来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应当担负起历史重任,除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本领,还要培育人文精神,使中国的文化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才能具有无比优越的竞争力。

课题名称:

本文是2013年度辽宁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A2013079)的阶段性成果。

[1]林明华,杨永忠.创意产品:文化、技术与经济的融合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7期.

[2]辛世俊.经济与文化关系的新认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年第5期.

[3]许嘉璐.没有文化的经济无异于空中楼阁[J].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文化产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