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地震:灾难报道测试媒体智商
2014-03-15栾轶玫
文| 栾轶玫
(作者:新媒体专家,资深媒体人,知名博主)
7日晚21点49分,云南普洱景谷发生6.6级地震,社交媒体在地震发生7秒后就发出了第一条消息。随后中新网、新华网、荆楚网等都纷纷聚焦地震,并刊发消息“云南普洱市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此次地震。据了解,此次地震中,昆明市民提前67秒收到预警”,此消息一出,互联网上就有网友转发并问询“这是真的吗?”
其实对于任何一家媒体而言,报道按大类分为两类:“日常报道”与“突发事件报道”,地震这类的灾难报道属于“突发事件报道”,但因其一般牵涉到“生命安危”,地震报道又区别于一般的突发事件报道,有其自己的独特性。
速度:要“快”更要“double check”(双复核)
以此次云南普洱地震发生后各大网站转发“昆明市民提前67秒收到预警”新闻引发网友疑问为例,无疑,媒体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地震预警”来减少人员伤亡,我们知道,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但是在报道这样的新闻时,要“快”但更要“双复核”甚至“多次复核”,灾难报道中,由于人们“宁愿信其有”的“意识前倾”的心理状态,如果媒体对于重要信息的核实不够,又急于传播,客观上会加大谣言等不实信息的传播。在灾难面前,谣言的杀伤力是另一种伤害。媒体在此种情形下,要清醒,更要负责。
卷入:要“理性”不要“情绪”
在灾难面前,媒体除了要做好民众的情绪管理外,也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要冷静、理智,而不是一味煽情。正如网友“云南的美景”所期望的那样:“我只是想说,这一次的地震,求求中国的媒体和那些什么妇联机构有秩序有管理一些好么?请不要再像当年汶川地震那样,去了那么多的新闻媒体,去了那么多的心理辅导专家,每一组人去都要采访遇难人家属,都要去问家属是不是很难过?可不可以不一遍一遍地揭开别人还未愈合的伤口?”
也要警惕网友所反映的“各报一夜之间变画报,用地震拼创意拼版面,美编比记者忙太多”的现象,珍贵的版面应多让于实际有用的信息! 至于到各个媒体是选择“现场直播”呢?还是“集纳报道”?各个媒体要结合自身特点,并在媒体“整体协作”这一理念下分工合作,要考虑央级媒体与地方媒体、各地方媒体之间、新媒体与旧媒体之间如何分工协作,不再拼抢资源、争夺眼球,而是切实救灾,合理应用资源,起到1+1>2的作用。比如这一次微博等个人自媒体平台在交通疏导方面的倡导作用尤其明显:从灾害发生之初一直到现在,微博上大量呼吁网友尽量绕道灾区高速路段行车的帖子被转发,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雅安地区的地面交通压力。
面对灾难,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此时更需“理智”,提倡倾注感情去报道,但不能卷入太多情绪去传播,在以往的救灾报道中经常能看到电视上不断播出的“煽情画面”,新闻中为了煽情甚至加入了“背景音乐”,主持人声嘶力竭,这些过度的“情感卷入”与“情绪渲染”在很大程度上将地震中急需的“有用信息”给冲淡甚至淹没了。以日本为例,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报道中,日本媒体大量航拍扭曲断裂的高速公路、居民区一片火海,灾难片一般的残酷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定格为人们的灾难记忆,而普通的救灾场景、基本的灾难信息反倒被忽视,这样的媒体伦理问题事后遭到日本国民反感而被大量批评,于是日本媒体在此后的救灾报道中就表现得很平静:“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没有背景音乐”,有的只是现场报道主持人头顶的“安全帽”,传递一种“安全意识”与“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
大灾面前考验人性、考验救灾机制,考验公众爱心、考验社会凝聚力,而作为“社会雷达”的媒体而言,更需有很高的智慧来传达正确信息,架起各方协作的通道。灾难面前的媒体智商,说到底,是媒体对当下、对未来、对历史负责任的客观态度与专业精神,毕竟媒体承载的是我们共有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