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原生态音乐采访手记
2014-03-15
内蒙古原生态音乐采访手记
文/张 涛 编辑/田宗伟
内蒙古呼伦贝尔牧民演奏马头琴。 摄影/王伟/CFP
在内蒙古,我们了解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长调、马头琴、呼麦、四胡、乌力格尔(说唱艺术)、安代舞等蒙古族原生态艺术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长调和马头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在蒙古族原生态艺术中,最先走进学校的是长调。1959年,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昭那斯图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向师生传授长调的唱腔、唱法和艺术内涵。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民间大师,为蒙古族古老艺术的传承开启了一扇大门。之后,马头琴、四胡、呼麦等传统艺术形式相继登上大学讲堂。
在呼和浩特,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几位呼麦艺术家。是他们,使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古老的原生态歌唱艺术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国家艺术的瑰宝。
与其他晚会不同的是,观众一走进剧场,立刻能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草原风情和草原礼仪。在这里,也许您会接到蒙古族演员献上的祝福的哈达,品尝到来自草原的美酒、奶茶,甚至可能被热情相邀,与蒙古族演员一起载歌载舞。
800年间,内蒙古高原上流传着一种奇特的喉音艺术——呼麦,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巧妙调节出部落征战的号角声;鹰击长空的啸叫声;排山倒海的马蹄声;湍急奔腾的河流声……
据专家考证,呼麦起源于蒙古族的狩猎时期。古代先民模仿在深山之中的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声音动人心魄并传数十里,逐渐产生了一种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近年来,在“世界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人们终于从内蒙古民间挖掘出了这一神奇的天籁之音——呼麦。
那一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高楼大厦在夜晚灯火的映衬下,也显得如蒙古男人一样彪悍、威风凛凛。“来呼和浩特市,不去‘奈热’酒吧听蒙古族的‘呼麦’等于没来蒙古高原。”内蒙古《北方新报》的朋友郝连峰带我们到呼市的一家酒吧欣赏呼麦。
在“奈热”酒吧,不大的舞台上,一个身穿白衣白裙的女子,嘴巴岿然不动,竟然同时发出如猛兽低吼、松涛阵阵、瀑布飞泻等几种声音。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让我们惊叹不已。
第二天,在内蒙古饭店,我们采访了生于1983年的呼麦歌手朝鲁蒙。
阳光俊朗的朝鲁蒙告诉我们,他在大学期间学的专业是马头琴,可是毕业后,突然喜欢上了呼麦。据他介绍,内蒙古歌舞剧院在几年前请了一位来自蒙古国的资深呼麦大师来教学,朝鲁蒙和很多孩子都抢着报名了。“大家都想学会呼麦,可最后学成的人并不多。事实上,我在上课的第一天就找着了感觉。师傅说,呼麦不是每个人都能学成的,有的人学了很多年依然无成,是我跟呼麦有缘分。”
朝鲁蒙告诉我们,演唱呼麦的时候,他会利用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来同时发音,一般来说至少能发出一高一低两个声部,二者高低之间甚至能达到六个八度的距离。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部的声音,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唱法中唯有蒙古族的呼麦才能做到,这也是这种古老的艺术近年被发现后迅即称奇于世的原因。
谈到呼麦女歌手,朝鲁蒙说,呼麦的传统历来是传男不传女,呼麦女歌手即使在蒙古国也非常少见。不过现在不同了,有许多女孩子也学,而且唱得也很不错。
现在朝鲁蒙每天奔走于呼和浩特各大饭店与酒吧之间,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说:“我如果这辈子能为自己喜欢的呼麦艺术奋斗,就很值了。”
走进内蒙古,就仿佛走进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置身于由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歌舞飞扬,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民族间的和谐之美。
不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出租车上,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深情而悠扬。
大街小巷,《鸿雁》的歌声唱出了草原儿女的好客与豪爽,“酒斟满,再喝干,今夜不醉不还”……
酒吧里,蒙古族少女曼妙的舞姿更让远道而来的我们为之陶醉。
内蒙古,大草原,天歌云舞,原生态音韵源远流长。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间音乐是蒙古族文化中最丰富且最为绚烂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族音乐文化包括了英雄史诗、马头琴、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呼麦、潮尔、潮尔道、劝奶歌、安代、佛教音乐、长篇叙事民歌、说唱艺术、萨满歌舞等多种题材,具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些音乐形式与蒙古族特有的历史、环境、语言、风俗习惯等紧密交融维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草原文化的特色与特征。
呼麦歌手朝鲁蒙。 摄影/张涛
在呼和浩特市,一家宾馆陈列的由大师制作的马头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些马头琴琴身为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有的马头琴琴柄顶部还雕饰了五六个小马头,色彩绚丽。马头琴在蒙古语中称“绰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年)已流传民间。所演奏的乐曲深沉、粗犷、激昂,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在呼和浩特,我们所到之处,马头琴表演无处不在,马头琴那深情悠远而又热情奔放的演奏,犹如天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们又采访到了中国著名的蒙古族女呼麦歌手苏依拉赛汗(汉语名字叫文丽),她的呼麦演唱工夫已经达到了同时演唱4个声部的境界,用机器测试时发现有8种频率同时存在。
文丽一副典型的蒙古族扁长脸型,短鼻、阔嘴,细长的眼梢直飞鬓角。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文丽和其他蒙古族姑娘一样,爽朗大方:“可以这样说,大自然创造了呼麦,因为它原是我们的祖先放牧或者打猎时发出的一些实用性的声音。可现在我们是在舞台上表演——呼麦已经上舞台了,它是一种艺术,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更多的人认识呼麦,并了解呼麦的神奇与神圣。”
我们一致要求亲耳聆听文丽的呼麦演唱,文丽清了清喉咙,此时的她神情庄重、肃穆,低眉颔首,开始发出一种连美声歌唱家都难以模仿的粗音。从她的声音里时而能感受到群马奋蹄辽阔草原的雄浑力量,时而又能听到风啸莽莽山林的那种尖利之音。
草原马头琴手。 摄影/张涛
文丽原是内蒙古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的成员。科班出身的美声唱法演员第一次接触到呼麦,是在悉尼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外国歌唱家当场表演了呼麦,并说这种艺术起源于蒙古族,这让年轻的文丽和她的同事们非常震惊。2001年,内蒙古请来蒙古国专家敖德苏荣办起了呼麦学习班,文丽和团里的演员们也去了。也许是生理结构的原因,男演员们陆续掌握了发声方法,而女演员们却怎么也发不出这种多声部声音来,好多人因此打起了退堂鼓。但文丽没有退却,她坚持不懈地仔细琢磨,有一天,灵感突然袭来,她一张口就是汹涌澎湃的呼麦之音。我们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对呼麦的抢救发掘、保护整理,向蒙古国老艺人学习等,呼麦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生机盎然,焕发新芽。一大批青年演员喜爱并掌握了这门绝技。作为我国当代第一个从事呼麦艺术的女歌唱家,文丽已经把“呼麦”唱到了世界各地。
目前,内蒙古已有几十名呼麦手,他们都是通过呼麦训练班培养出来的。其中,仅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培养的呼麦手就不下40名。
文丽说,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演唱的呼麦达到了什么程度,直到后来到蒙古国参加国际呼麦大赛,她作为唯一的女呼麦手获了奖,才知晓了自己演唱呼麦的功力。现在,不管在国内还是到国外,不管是比赛还是演出,文丽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高度的赞扬。专家们这样评价她:“文丽的演唱壮阔激荡,时而号角齐鸣,时而风吹草鸣,时而牛羊欢叫,仿佛能感受到科尔沁草原上奔驰的骏马,阿尔山上飞泻的瀑布,额尔古纳河上奔腾的河流,贺兰山上的雄鹰展翅,山鸣谷应……”
临别,文丽告诉我们,她即将出版自己的呼麦专辑,这也将是内蒙古第一张呼麦女歌手的专辑。